“元宝哥哥,你竟然拿煽风点火来形容我,是变心了吗?”借题发挥,萧琮开始使小性子。
王博递过来的状元糕,一口也不愿意吃,甚至还意图从王博怀里离开,整个人身上氤氲上莫大的委屈。
自然,意图只是意图,稍微折腾几下就鼓着腮帮子生闷气。
“我在夸哥哥厉害,不过几句话,就彻底动了晏淮保命的根基。”
这些四海而来的举子,会带着他们在京城的所见所闻,回到各个地方。
自此次科举之后,世间再无天下文人之首。
“你别生气,等回宫了我就把你给我理出来的书全看了,好不好?”
王博还能不知道萧琮的小心思?
不过就是怪他不好好念书,如今连个成语也用不好。
“当真?”王博不爱看那些之乎者也,萧琮现在一有空便在王博耳畔读史书。
读着读着,王博一犯困,萧琮便需要割地赔款。
这都多久了,半本书都没读完。
“哥哥愿意赏脸原谅我,我自然得好好表现。”
一小块状元糕总算喂进了萧琮的嘴里,王博这心总算又放回了肚子里。
就算萧琮只是佯装生气,在王博这里也是天大的事情。
因着目标达成,萧琮愉悦的在王博怀里换了一个姿势,两只脚都开始上下踢着,整个人鲜活的倒像是越活越年轻。
“元宝,我和你说哦,大瑾皇朝境内,就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我要的从来不是天下文人之首。”
在萧琮看来,用来统治大瑾文人的,可以是永垂不朽的英烈精神,也可以是人定胜天、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但绝对不能是坐在丞相之位上的这个人。
“自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盛世。”
王博和萧琮有着足够开放的心态,来谱写这个盛世的主旋律。
“欸嘿,你近些日子背着我,在书房偷偷摸摸画什么?”
出了皇宫,耳边的百家争鸣,眼前的热闹非凡,让萧琮还真生出了些许盛世之感。
京城,成为第一座走出大楚留下数年阴霾的城市。
“哥哥今日用膳乖,便告诉你吧。”王博在爱萧琮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最是大方。
“宿斗从商人手里收集了离我们更远一些国家的疆域图,我在试着将他们都画到大瑾的地图之上。”
疆域越画越大,视野也在逐渐变大。
他送给萧琮的疆域,本当不止于此。
“小将军的野心,不小啊。”
萧琮并不觉得王博看见更宽广的世界,生出征服的欲望有和不妥。
将星,生来不仅是为了守卫疆土,更要在国有余力之时,将会影响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的威胁,一一铲除。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并未豪情万丈,王博只是平静道出真相。
“今日我不一统山河,来日他们羽翼渐丰,必然会如漠北王庭一般,屠戮我边境百姓。”
永远不能被满足的欲望,注定了纷乱与战争不会停歇。
“元宝,但凡你攻占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来还他们以安宁。”
这是萧琮许下的承诺,一统,意味着同享盛世。
没有人喜欢杀戮,王博亦然。
但铁岭百姓被他族凌虐的画面,近来总会浮现在王博脑海。
下巴在萧琮的侧脸蹭着,王博柔柔的说道:“我不能让我们的百姓,在旁人铁骑之下,苟延残喘。”
“嗯。”转身捧着王博的脸,萧琮看的很认真:“只要你在我身侧,我们就给这大瑾皇朝未来的百年千年,荡平坎坷。”
“以后我也不会去打仗了,时时刻刻都陪伴在你身侧。”
若没有动摇大瑾皇朝之根基的事情发生,王博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萧琮。
一天也不行。
他不在,萧琮会害怕。
“好,说话算话。”于萧琮而言,永远陪在他身边,比永远爱他,更深情。
他的小将军一直都陪着他,这皇位,这万人之巅,才有了温情。
.
因着萧琮针对科举考卷提出了新的建议,李珍在皇宫改完之后,再次交给萧琮过目已经是第二日午后。
回到丞相府之后,便带着流芜闹了一会。
而状元街闹的这一出,是在次日晚膳之时,才传到了李珍耳朵里。
嘴里的饭食都来不及咽下,李珍将几个候在门口的举子送走,稍微跟流芜交待了几句,带着两个小厮就朝着晏淮府邸走去。
李珍想过晏淮可能会为了银子,泄露些许信息。
可如今从他收到的信息来看,花不皖手里拥有完整的科举考卷。
这天下举子对大瑾皇朝的信任才堪堪恢复,李珍必然不能让晏淮将这来之不易的信任,直接毁掉。
出乎意料,李珍入了晏淮府邸之后,不但无人阻拦,甚至还有人帮忙掩护着,带到了一处偏厅。
“李相,老身等你很久了。”
李清颜看到李珍走来,由着丫鬟搀扶着起身,嘴角的笑容慈厚又亲切。
多行不义必自毙,属于晏淮的报应,总算来了。
“李夫人,多有叨扰。”无需多问,李珍便能看清眼前这位夫人之大义。
“李相稍坐片刻吧,你等的人估摸着也快来了。”
为了掩人耳目,花不皖一贯都是晚膳过后,日头彻底落下才来这相府。
但花不皖这人的确不够聪明,又或者说过于虚荣,几经显摆之后,落到如今,只掩住了晏淮的耳目。
两盏茶饮尽,李清颜眼见时辰差不多了,便打了个哈切。
“老身困了,就不多留李相,请自便。”
“多谢李夫人的茶水。”
未以晏淮之姓冠之李清颜,李珍将他和萧琮的态度摆在明面之上。
连坐这一套,他们在晏淮这件事情上,并不会做。
李清颜只是李太傅唯一的女儿。
抑或是,李清颜只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