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02章 省试!我王宽,要做官!

熙宁六年春二月。

科举第二场考试,礼部省试即将开始。

为此,王宽早在前些日子里向桂州府那些府衙官员们讨教完应试学问后没几天,然后就快马加鞭直接踏上了赶赴广南西路省会贡院。

在路上。

王宽心中也是不断思考着自己此次参加科举第二轮省试的诸多要注意事项。

毕竟宋庭的科举考试。

原本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973年)初次殿试,试题仅有一诗、一赋,赋题是《未明求衣赋》,诗题是《悬爵待士诗》开始,就一直相当看重注意诗词歌赋。

这种情况,一直到宋太宗赵光义上位后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才逐渐开始有所改变。

宋太宗赵光义当时下旨曰:

“三年九月,上御讲武殿,试礼部贡士、举人,进士加论一首,自是以三题为准。”

此言意思也就是说。

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开始,在之前宋太祖赵匡胤所定下的科举殿试一诗、一赋基础上,额外还要增加策论一篇,以看考生治国才华。

这也就意味着考生要在一日内,接连殿试诗、赋、论三篇,难度不可谓不大。

而宋庭科举制度改这一年,赵光义所亲自定下的赋题为《不阵而成功赋》,诗题为《二仪合德诗》,论题则为《登讲武台观习战论》。

至此以后。

足足二十九次殿试。

至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时,殿试进士依旧保持着一诗、一赋、一论三题不变。

虽然增加了一论,但是诗赋的地位仍是进士最重要的内容。

然而这般光以诗赋能力取士的方式,即便在诗词大兴的宋庭,亦是遭到了许多有识之士批评,他们认为考诗赋于治国无益。

换句雅言,则是:

“进士所试诗、赋,不近治道。”

“天子临轩策士而用诗赋,非举贤求治之意也。”

如司马光就极力反对以诗赋取士:“国家设官分职,以待贤能,大者道徳器识以弼谐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县,其次方畧勇果以扞御外侮,小者刑狱钱谷以供给役使,岂可专取文艺之人,欲以备百官、济万事邪?”

比如当今宋庭名臣。

这个年仅六岁时就以砸缸救友人而闻名京洛。

然后又在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年仅虚岁二十就荣登新科进士甲等,然后一路经过仁宗朝、英宗朝、直至眼下神宗朝的司马光,就非常反对科举以诗赋为主这种选材形式。

他在主考一些地方省试时,就常以阴考策论定去留,不专决于诗赋。

这般直到眼下神宗朝时期,因为当今宋官家(皇帝)正式开始对国内科举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于是熙宁三年,取进士叶祖洽等二百九十五人。

是岁,殿试罢诗、赋、论三题,始以策论决定殿试进士名次。

由此。

北宋科举重诗、赋之取向,到神宗时期,终于成功转为重策问。

在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比较后

在科举科目方面,宋神宗最终采纳了去年才从宋庭众执政之一,一跃升至宋庭同中书门下省平章事(位同宰相)的王安石意见。

就此终于将科举完全取缔了明经科,转而只设立进士科,原来诸科都被并入进士科。

以罢除诗赋、帖经、墨义,改用大义、论、策取士。

每个考生要在《易》《诗》《书》《周礼》《礼记》五经中选治一经,此外还要兼治《论语》《孟子》。

这其中考生所选治的一经称根本大经,兼治的《论语》和《孟子》称为兼经。

科举解试、省试前二轮,每试四场。

初始解试:

第一场试大经大义十道,第二场亦试兼经大义十道,第三场试论一首,第四场试策三道。

至第二场礼部试策,则增第四场试策二道为五道。

就连最后决定进士名次的殿试。

也完全一改以前试诗、赋、论三题的做法,转而只试策一道。

而殿试策问的题目,一般也都比较长。

如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八日的殿试,因首次以策试进士,这道策问题目就相当长,其全文如下:

“朕德不类,托于士民之上,所与待天下之治者,惟万方黎献之求。详延于庭,诹以世务,岂特考子大夫之所学,且以博朕之所闻。

盖圣人之王天下也,百官得其职,万事得其序。………(这里省略数百字)

其详着之,朕将亲览焉。”

在这一道策问题目中。

宋神宗的这道策问用词较为简洁,几乎没有用典,但其中题目所蕴含的变法意思却是十分鲜明。

明显就是这位大宋新官家在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圣人对天下的有序治理不是天赐的,而是通过后来有所作为、有所变革而成就。

毕竟“革之而无不服”六字,其声音振聋发聩。

根本就是为神宗根本政治方向,直接给彻底定下了调子。

只要宋神宗自己不改变想法,或者因故退位。

那变法一事,就注定将成为神宗朝最大政治风口方向。

而当今宋神宗之所以任用变法急先先锋王安石主政,也明显是为了给变法找一位勇猛激进主持者。

………

这般及至王宽参加科举第二轮省考考试的熙宁六年春二月。

王宽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考试。

也是从这一天起,所有的考官、考生都将被完全困锁于贡院之中,直到二月初十礼部试开始。

毕竟科举一事,简直就是除了历代新皇登基、老皇薨以外,天下朝臣读书人最为看重之事。

为了防止舞弊发生。

就与后世高考一般,所有在考试期间能够接触到考生试卷者,在考试未全部完成前,那都是绝不允许外出的。

哪怕就算是由于对这一项规矩的执行过严。

而导致历朝历代每隔上数十年、百来年时间,都会因此而发生几件惨案,此规矩依旧绝不容改!

比如大概四百年后的明朝天顺年间,明英宗在位时。

此次会试当天,明庭顺天府贡院因意外失火,偏偏当时士子进了考场后为了防止随意走动按规定都被锁在号舍里,结果这次失火直接导致被锁在考场里的二百多名考生未能逃脱出来,当场烧死九十余人。

《明史》记载:

“二月戊辰,会试天下举人,火作于贡院,御史焦显扃其门,烧杀举子九十余人”。

《万历野获编》则指这场火发生在“首场”,也就是会试第一场,“焚死举人九十余人”,由于火灾太过严重,所以试卷也大多被焚烧,万不得已改成当年的八月再试。

为此明英宗还给每个被烧死考生都准备了一口棺材,将这九十多人埋在了朝阳门外,称其为“举人冢”。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此事发生以后,不到百载光阴。

明万历年间。

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为防止再有此等惨事发生,特意将所有贡院的木质结构改为砖质结构,以增强贡院的防火性。

可奈何历年来有关于科举惨事的情况中,除了火外,还有雨。

比如明孝宗弘治年间,浙江乡试,“首场遇大雨”。

而以明朝乡试场地那粗陋的考棚,又哪里能遮得住雨。

没多久,当时浙江整个乡试考场积水不仅没过了膝盖,甚至就连考生桌椅都漂浮了起来。

别说是坐着,根本连站都站不稳。

于是士子哗扰,竞散而出,约束不能止!

而这还是好的。

毕竟光是碰上考场积水,虽然耽误了考试,但至少还不会丧命。

可等到再后来清朝时期。

1864年,江南乡试,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由原定八月考试时间拖到了秋末冬初十一月,正赶上大雪纷飞的寒冷天气。

由此这一场考试下来,硬生生有数十位体质孱弱的士子因受不了严寒直接被活活冻死,当真凄惨。

这些考试时关于贡院的问题。

也是历朝历代科举考生们,除了背诵明悟经书难点外,必须要面对的另一难点。

所有科举考生在考试期间,都只能在考场内分配到一平米大小的考场场地,然后之后足足三天两夜都得在这片区域内完成吃饭、睡觉、排泄诸事。

………

不过这些事情。

对于王宽这样一位身具高深内功,身强体壮者而言,倒是并不算难点。

甚至于若要王宽戏言,这种贡院考试条件还是有些过于优越了。

如果此次省试贡院考场条件能比现在再艰苦几倍的话,这反倒是能够帮助自己,直接一举淘汰绝大部分对手,轻而易举步入第三轮殿试,稳稳一个进士身份到手。

自二三十年前发生西夏国师张元一事后,自此宋庭殿试再也不黜落一人。

就算犯了杂讳,也不过降至最低一等的同学究出身,照样给官。

另外还有特奏名进士,也是为了安抚屡考不中的贡生而特加拔擢。

西夏太师张颜元其人。

说起来当真是宋庭极大耻辱。

此人原为宋庭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今陕西华阴人),本姓张,名不详,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

在仁宗年间累试不第,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决心叛宋投夏。

大约在宋仁宗景佑年间,也是西夏开国国君李元昊建国前,其与好友吴昊听闻李元昊有立国称帝大志遂投奔,由此颇得李元昊信任。

等到元昊称帝建国后不久,其即任命张元为中书令,后来吴昊也被重用。

这般于宋仁宗延祚四年(公元1041年)的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西夏开国君主元昊一举大败完胜韩琦等人所统领宋军,宋军此战仅阵亡就足足高达七万多人,好水川内遍布宋军尸体。

也正是因此。

身为这一战指挥军师的原宋人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题诗一首曰: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借此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并于同年,一举官至西夏国相。

而也正是因此。

在如今的宋庭,只要考生能够通过科举第一关解试,第二关省试。

一举从大宋天下四百军州的数千近万名贡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省试三百名过关成员之一,那进士资格就完全确定了。

因为被张元一事刺激后,大宋后来历代官家都不会最后殿试再黜落考生,只是决定名次高下的考试,以免再次引起人才外流。

………

“不想那些陈年旧事。”

“那个西夏太师张元,虽然天下间常有科考举子笑说要谢谢他,但如此投敌卖国之人,若放眼后世,却怎么都逃不出一个大汉奸名头。”

“我王宽虽然于桂州府内手下势力也有不少,眼下一身也不算是完全纯白,可对于这般汉奸贼子,却终究不屑为之!”

摇了摇头。

在省试贡院考场内,那半新不旧的几案前。

王宽屁股下端坐着一张老旧、掉漆、不知被历代考生用过多少年的小圆凳,一边摇着脑袋,一边也开始认真研墨、书写起自己眼前考卷来。

毕竟在眼下大宋朝内。

无论是什么开疆破土,横扫外敌之唐汉不世功劳,说起来都抵不过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故而即便事先已有诸多准备,但这会儿功夫,王宽依旧丝毫不敢分心。

毕竟在过了初始解试后。

眼下省试,淘汰率同样极高。

往往每届是从数千上万人只挑选出三百人。

就算今年省试人数较少,那也有足足五六千之多,淘汰率高达十五、二十选一个。

加上之前第一轮解试,难度简直比后世公务员考试都还要难出数倍不止。

以至于就算“两世为人”,身为桂州府地下主的王宽,这会儿功夫,照样忍不住心绪紧张。

但好在再怎么说。

王宽终究也是在桂州府境内执掌偌大地下权势,手头沾血诸多。

因此仅仅是小半炷香功夫过后,王宽心思便再度变得很是冷静,手中考卷书写也逐渐开始运笔如飞,落笔间笔迹亦是清秀工整、颇有神采内蕴之意。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我的金毛空军男友快穿:恶婆婆她善穿越成国公府表姑娘后开始摆烂了八零大院当后妈糟糕!禁欲的霍先生坠入爱河了莺时记盗墓:开局抱大腿认爹夷陵老祖重生之学霸手册白月光回归,夫人又夜不归宿了囤万亿物资,孤女魂穿七零少年白马:温家毒剑仙,震惊天启你也想要打怪兽吗锦鲤福宝下凡被团宠,宠物成精了乖宝一撒娇,糙汉魂会飘综影视快穿作天作地小妖精综穿之我是你妈HP:亲爱的教父,欢迎回家傻了吧,我家师妹是天道亲闺女美人在怀,少帅夜里红了眼恐怖复苏,我以身饲鬼只为活下去绝美权臣勾搭疯批帝王后逃不掉了如何拯救龙族的未来最后的龙嗣人牢娇养福星后,太子长命百岁了系统给我金手指,我替国家争荣誉我先天枸杞树,开局截胡羲和打入敌人内部后:我嘎嘎乱杀分家后顿顿大鱼大肉,极品急眼了四合院:小透明的逆袭之路军婚:被猛野兵哥读心,她赚翻了我一个显眼包,误入规则怪谈星穹铁道:双生同源天网之双世的犯罪动机燕中乱怕了!易孕体质!八零军官撩上瘾开局化婴,拜九叔为义父!女尊之娇夫太爱我了怎么办穿越之你是我的劫数美食:过气女星再就业馋哭所有人别管!我只想和姐妹一起搞钱诡异降临?听说过无限回档吗?茅山道士传奇2仙起源帝灵境皇叔,请旨吧兽世独宠萌妻万万岁斗罗大陆:龙影新生将军八百个心眼子,都想哄我生崽碧蓝:像你这种指挥官活该被逆推快穿之逆袭指南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逃跑后携崽归来,渣男大佬争红眼凡人通仙录傲世剑尊风云传穿越兽世:带着超市养兽夫!第五人格:记者小姐重生后南宫紫菱追夫路漫漫小少爷重生七零,厉少狠狠宠倾雪皇妃以智破灵大乾三皇子:父皇求我快称帝时光缝隙里的约定修仙界超强逆袭离婚后天塌了!毒舌骚爷哭红温!从落魄特种兵到商界大佬再到高官高级修仙界快没了?青春繁花,岁月无悔一不小心穿越地生世界女主杀疯了冷面傅少的甜宠婚途都市隐修人综漫:技能越来越离谱宿主有孕,绝嗣男主乖乖站好受罚傅诗淇你活该奥特:燃烧黑暗守护甜心之白鸟京僵尸世界巫法巫天被琴酒盯上后,我大佬马甲暴露了系统随我心之大佬们都要罩着我九世轮回的大地荒野大镖客之墨染异世影源世界轮回后,你成深空5男主的心尖宠无启猫之茗之百万吨魔力成为意志统括者的琪亚娜重生八零,带着前世父母发家致富大剑Claymore阴年初见倾世皇妃回来了不是死遁,我只是冲业绩!顶流男团ACE的养成方法七零给女主下绝嗣药,她嫁糙汉初入职场:第一次当养成系老婆那跨越时空的回家路穿越后一言不合就搬空敌人库房娶宿敌做老婆,婚后被钓成翘嘴了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俞先生,你可以再混蛋一点行尸走肉:我在末世卖军火当老六吻星唇!禁欲大佬夜沦陷七零军婚,牺牲的老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