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之后,结果出来了,
除了一个倒霉的大学生脑袋上被掉落的树干砸了一个大包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受伤。
“还好,只是一次小地震。”张潇松了一口气,对宋长安笑道:“宋教授让你见笑了,我们这地方,每年总要震个三五次,我们都习惯了。”
宋长安面色凝重:“张队长,这是这个月第几次地震了?”
张潇一愣,回忆着说道:“好像是第三次了,说起来确实有点奇怪,以往地震倒是没有这么频繁。”
宋长安眉头紧皱。
往年四川虽然也是地震高发地带,但是一年也就两三次、。
但是这样一个月就出现了三次地震,说明地壳内部的压力已经到了非常庞大的地步,随时有可能喷涌而出。
联想到王杰之前说过的,超级大地震和大海啸,宋长安心中顿时一凛。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张队长,我们得抓紧时间了。”宋长安凝重的对张潇说道、
张潇看着宋长安的表情,同样神情一肃。
“是!”
“全体都有,继续警戒前进!”
在张潇的命令之下,战士们带着研究员们再次出发。
一晚上时间很快过去,等到黎明的破晓冲破昏暗的时候,一座奇骏的山峰出现在宋长安等人的眼中。
宋长安山壁上敲下来一块花岗岩,检查了一番里面的成分。
“是磷沅矿,我们到了!”
宋长安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足足一千万吨的稀土资源,足够祖国建立更多的应对灾难的设施了。
……
另一边,燕京香山。
最高行动组科技部的大楼。
王杰几人一宿都没睡,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黑眼圈,看着面前造型奇特的就像是个毛线球一样的机器。
这就是仿星器,也就是未来可控核聚变的孕育仓。
“组长,仿星器真的能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反应吗?”肖剑有些忧心忡忡的问道。
虽然有王杰的一再保证,但是他心里依旧有些担心。
倒不是怀疑王杰,实在是这个仿星器太过简陋了。
将仿星器外部的电磁线圈剔除之后,这东西就像是个煤球一样,和他们在米国使用的集合了全世界最先进科研成果的托塔马克装置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放心吧肖教授,这个仿星器改造完成之后就能用了。”
王杰对肖剑笑了笑。
现在这个仿星器是岛国制造,是七八年前的老机器。
不过研究仿星器的国家一直很少,所以这个仿星器已经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只要将外部的电磁线圈全部换成碳纳米管材料的,就能产生足够强力并且稳定的电磁场。
“阿杰,碳纳米管制造出来了。”
这时,郝仁兴冲冲的跑过来,手里拿着个玻璃容器,里面有很多黑色头发丝。
这些都是碳纳米管。
在他将第一根碳纳米管制造出来之后,最高行动组再一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工作力。
科技部,材料部两大部门合作,一晚上时间就将足够的碳纳米管材料制造了出来。
不过同时,这也代表着好几亿美金的消耗。
不过这都是值得的。
只要可控核聚变装置制造出来,那就代表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个社会,能量就是财富!
接过碳纳米管,王杰就开始重新布置仿星器外部的电磁线圈。
仿星器的结构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外面的电磁线圈结构复杂。
每一个电磁线圈的布置角度都要经过严密的计算,以保证内部产生的磁场放心精准。
而这电磁线圈的角度安放则需要异常精准的计算,一旦出现一丁点偏差,可控核聚变没有完美环形磁场的约束,顷刻便会从可控变得不可控。
那将是一场真正的大灾难、
不过还好,前世王杰早就已经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过相关数据的计算,这一世他更是早早将计算结果写在试卷上、
而在经过天河计算机的连续三次演算之后,证明了王杰计算数据的精确。
“王组长,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点火试验?”
在知道仿星器确实能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控制器之后,肖剑便一刻都闲不下来了,时刻等着点火试验的开始。
即便是杨忠华和叶南庚,此时也难以抑制的兴奋。
现在,华夏距离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就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王杰刚准备说话,忽然,实验室的大门被打开,一个研究员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组长,宋部长他们遭遇地震了。”
“什么?”
杨忠华当即面色一变,急忙担忧的问道:“宋部长他们没事吧?”
研究员急忙说道:“宋部长刚刚打来电话,他们没事,他们现在正在四娘子山地区,已经找到了稀土资源,正在准备开发。”
“呼,没事就好。”闻言,杨忠华和王杰都松了一口气。
一直到现在王杰才想起来,前世这段时间四川确实发生过一次地震,不过因为震中恰好在深山里,而且地震没有造成任何伤亡,所以他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谁能想到,宋长安刚好带队在四娘子山寻找资源。
不过还好,地震震级不大。
不过这次地震倒是给王杰提了个醒,地壳之上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
接下来,就是压力要释放的时候了。
“杨教授,可控核聚变交给你们了,明天我们开始点火试验。”
杨忠华一愣:“组长,你不弄可控核聚变了?”
“该做的我都已经做完了,点火试验的时候我在就行了。”王杰笑呵呵的回应了一句,然后差人将王剑锋喊了过来。
作为王杰的贴身护卫,王剑锋现在也是最高行动组数一数二的大忙人,很多事情王杰不能出面的,都会交给王剑锋处理,所以现在即使是在最高行动组,依旧有很多人不认识王杰,但是每个人都知道王剑锋是谁。
“组长,你找我?”王剑锋匆匆赶来。
王杰道:“王队长,现在撤侨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了?”
王剑锋立刻说道:“大部分海外华侨已经成功撤离,不过因为运力不足还有一部分人还在等待,我们已经调集了所有民航飞机轮船,以及私人飞机快艇,预计三天之后就能完成撤侨工作。”
“规模呢?”
“最终撤侨人数应该能到三千五百万左右。“
“三千五百万,够了!”
王杰心里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海外华侨的总人数也不过四千万,而他们本来预计撤侨成功的人数应该是在两千万左右,现在足足多出来了一千五百万,而且是在米国等国家的重重阻碍之下。
足以见得大家都对最高行动组的行动是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