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交战激烈的前线,双方还在手上的武器批判对方,回到武器批判阶段。
会战早已来到绞肉机阶段,双方士兵在城镇和村庄打巷战,又在丘陵和平原麦地打野战,还有装甲战空战,双方在此共襄盛举。
大地在燃烧,攻守双方的激烈交流,让这片土地受了很多灾。
(下述图片是参赛双方)
Guo fang军
背面
审判军
背面
双方高层就已经为战事发展而烧脑脑,就更别提基层士兵,他们是战争熔炉中最基本燃料,伤亡一天天变高。
会战已经过两个多星期,战场上到处都是坦克装甲车残骸,双方士兵尸体毁烂程度已经到达无法辨认的地步,不通过衣服会很难分清是哪个国家。
随着战争时间的推移,双方赌注越来越大,战车和士兵投入越来越多,一支又一支预备队奔赴前线,无数箱弹药运往前方。
前线的一天消耗量,相当于一两天就发起一场中等规模战役,这场会战看不到结束的尽头。
此时,双方指挥高层都萌生出想撤退的打算,会战的惨烈程度已经超出预算,视角先来到防守方。
莫de尔:man shi坦因,你来的正是时候,我的西部防线每天都在报销一个团的人,我们本国的补充力度越来越低,现在都是靠着卫星国支撑,我想撤退,我们的血快流干了,而对面的血,我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流干。
man shi坦因:不行,撤退是不可能的,坚定守住就一定会有办法,当初你在堡垒行动北部进攻就很保守甚至干脆不打,现在到防守了,你又想撤退了?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不能说让就让!
两者为此吵了起来,相信我,这绝对不是最后一对。
审判军一处指挥部,针对突出部西面和南面的进攻指挥官已会面并展开讨论,说是会面,其实是要人。
丁晨静:西部战线还需要三个合成师,根据无人机侦察,我们在突出部西方已经突破敌军一半防御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部队,我要扩大对面的防线缺口,一举打穿冲过去,恢复对峙局面。
陈天华:我知道你的需求,但是我们抽不出人了,我对正面的进攻更需要人,你就算问我要机步旅我也没人,你那边稍微进展慢点吧,不要太激进。
丁晨静皱起眉头,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躁。
丁晨静:你听我说,如果我们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对面防线一旦重新稳固,我们就再也没有突破的可能了,他们的预备队已经在调动了,我们的信息部队已经发现这趋势,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陈天华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表示拒绝,你要等到下个星期的后续援军到达,现在只能暂时慢推了,别步伐跨得过大,不然容易被捅腰子。
丁晨静脸色变得阴沉,他知道陈天华说的是事实但他不甘心。
这场会战已经持续太久,双方损失都超出预期,而胜利希望却依然渺茫。
其实从理论上来讲,时间并不是很久,但是双方投入的交战火力密度已经超过很多战役,许多地表已经被炸成大坑洞区。
他咬了咬牙,又砸了一下桌子,却因气血上头,咳嗽咳出了血。
南面和西面战事胶着时,东面此时正处于不温不火的交战规模中。
bao卢斯和史玉柱展开激烈对峙战,除了上来的一个星期大规模交火,在往后的时间,双方都只是发生很局部的战斗。
两个人都在试图摸清对方的底,一个在警惕对面的进攻力量部署,另一个在警惕前者占据的天然防御工事,强攻会付出很多代价。
bao卢斯站在东线指挥部沙盘前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形图上缓缓移动,试图从错综复杂的防线中找到一丝破绽。
现在就看谁先撑不住气,发起主动进攻,让对方一头撞死在自己的阵地前,现阶段双方更多的是展开远程炮击,消耗着对方实力。
东部战事陷入了雷大雨小的状态,但双方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宁静。
bao卢斯和史玉柱都在等待对方露出破绽,这场心理博弈的胜负,将决定突出部东面方向的命运。
与此同时,西部丁晨静并没有放弃他的计划,尽管陈天华拒绝他的增援请求,但他决定利用手头有限资源,再发动一次坚决的突袭。
夜幕降临,丁晨静部队再次发动决定性攻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有的时候晚上打的比白天还激烈,审判军可以利用科技优势,在夜战中取得更好的杀伤效果,但就是被防守方Guo fang军死死拖住。
最后是对面的大批装甲预备队来到该方向,在发生一场夜晚装甲大战后,审判军没有前进多远,Guo fang军又稳住了局势,防守方战线依旧固若金汤。
战场的另一端,即使到了晚上,莫de尔和man shi坦因的争吵仍在继续,只不过是一边吵一边提出防御方案,做到一心二用。
莫de尔坚持认为,继续坚守只会让部队陷入更大损失,而man shi坦因则坚信,只要坚持下去,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双方士兵在血与火中挣扎,而战争的尽头依然遥不可及。
战争的激烈程度也让外界对这里的讨论越来越大,让联邦de国军事顾问团为此很担忧,如果卫煌倒下,那他们当前所面对的敌人一旦扩大起来,早晚会祸及到欧罗巴。
他们一边尽己所能帮助当地指挥战事,准确来说是提供意见参考,一边向本土发去最新消息,表达世界另一方局势。
此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星期,联邦de国已经通过几场特别军事行动,与隔壁邻居bo兰达成停战协议,但有着随时会被撕破的风险。
很多联邦de军驻守在东部前线,盯着对面动向,以应对随时可能会发生的新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