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行政主官裴行俭,得知皇上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去太尉府拜见长孙无忌。

凑巧中丞袁公瑜,也坐在边上。裴行俭忍耐不住,不顾忌有别人在场,开口便问长孙无忌:

“皇上要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这是真的么?”

长孙无忌说:

“确实有这样的打算。”

裴行俭说:

“武昭仪若立为皇后,必为国家大祸,太尉不可不抗争。”

长孙无忌说:

“不是不想抗争,但恐怕抗争也无效,怎么办?”

裴行俭又恳求了几句,就起身离开了。

在太尉府已经聊天好大一会的袁公瑜也起身告辞。

袁公瑜一走出长孙无忌家门,便令仆人赶着马车去了武昭仪母亲杨氏住处,向杨氏密告了什么。

杨氏深夜去女儿武昭仪住处,把这些密告又告诉了武昭仪。

第二天,皇帝颁布诏令,贬裴行俭为西州长史。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清晨入朝,正值昭书下来。

长孙无忌对褚遂良说:

“又一个被贬了,我们怎么办?”

褚道良说:

“愿意履行昨天的约定。”

长孙无忌放眼一看,等待上朝的百官都在,只是不见李绩,便说:

“李司空今天为什么不来?”

正说话间,钟鼓楼的景阳钟响了,天子临朝时间到。

长孙无忌等排列长队、按顺序入朝议政。

李治看见群臣期待地站在两侧,便说:

“朕决意废去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新皇后。”

褚遂良跪下启奏说:

“如果陛下必须更换皇后,也应当另换别人。

武昭仪过去侍奉过先帝,朝野人人皆知。

今天如果立为皇后,难道不是让子孙后代嘲笑么?

臣如今违背陛下的心意,罪当万死。”

褚遂良递上上朝言事的笏板,并且磕头磕得额头流着血对李治说:

“如今还给陛下笏板,乞求放我回家种田去。”

李治又害羞又愤怒,喝令左右侍卫:

“把褚遂良拖下去!”

褚遂良正要起身自己退出,忽听到李治身后的帷帐内发出一个女子的声音说:

“为什么不扑杀这头野猪?”

长孙无忌听见了,料定是武昭仪在帷帐后面说话。

他便从群臣队列里站出来说:

“褚遂良是先帝托付的顾命大臣,就算有罪,也不应该加刑。”

韩瑷、来济也哭着劝阻说:

“陛下,不可以对褚遂良加刑。”

李治才说:

“让褚遂良自己退朝回去吧,别抓他了。”

说完,李治自己也退朝回到后宫。

这天晚上,李治特召李绩进入内宫。

李绩本来自称有病,白天不去上朝。

武昭仪猜出李绩托病不上朝,目的是不支持长孙无忌。

她劝李治秘密召李绩入宫,和他商量更换皇后的事。

李治问李绩:

“朕打算更换皇后,你怎么看?”

李绩从容淡定地说:

“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拿到朝廷上商量来商量去?这事得由陛下自主决定。”

李治点点头说:

“你说得太对了,朕的主意早就拿定了。”

朝臣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忠臣许善心的儿子。

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许敬宗辗转入唐。

因他从年少就颇有文才出了名,得选为文学馆学士,逐渐升迁到礼部尚书。

武昭仪得宠,许敬宗乘势讨好巴结,甘心给武昭仪当心腹。

武昭仪谋求皇后位,这事快成了。许敬宗在朝堂上对群臣扬言说:

“种地的农民多收了一千斤麦子,觉得自己过得富了,还要盘算着更换妻子呢。

皇帝拥有整个天下,废一个皇后,再立一个皇后,也是很平常的事,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议论纷纷呢?”

李义府随声附和说:

“本来就是皇上家事,外人干预不得。”

他俩一个鼻孔出气。

李义府这个人巧言令色,见人就脸上挂着微笑,但城府很深,笑脸只是表面,不知道他内心盘算什么。人们称呼他“笑里藏刀”,也叫他“笑脸老虎”。

他本是东宫食客,李治的奴仆。李治当了皇帝,任他为中书舍人。

长孙无忌恨他奸诈卑劣,上奏章弹劾他,请求把他贬为壁州司马。李治命人写好了给他贬官的诏书,只是还没传达。

李义府得知了这个消息,特别心慌着忙,跑去许敬宗府上,跪在许敬宗面前求救说:

“我要被长孙无忌弹劾贬官外放了,还有什么办法避免吗?”

许敬宗的外甥王德俭,素有小智谋,说:

“我教你一个方法,不仅不会贬官,还会一路升官。”

李义府说:“你真有这么好的办法么?”

王德俭说:

“眼下皇上要更换皇后,武昭仪要当皇后,但是群臣都反对,没有赞同支持皇上和武昭仪的对不对?”

“对”。

“你如果跟群臣态度相反,深夜去敲宫门,急切请求改换皇后,保证你从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李义府依计而行,匆匆写了奏章,夜入宫门,请求更换皇后。

李治看完奏章,顿时大喜过望,可算有赞成的大臣了!

当场命赐李义府珍珠一斗,提升为中书侍郎。

李义府不仅避免了被长孙无忌弹劾贬官 ,还升了官。

随后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一唱一和,支持李治把武昭仪抬升为正宫。

加上李绩那两句话,也让李治不再在意群臣反对不反对。

李治先是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以威慑群臣,吓得没人敢再反对。

侍中韩瑷,上疏争辨说:

“褚遂良是朝廷忠良,他为国尽忠,不顾个人家安危得失,不应贬逐。”

李治不听他的,韩瑷就接连上疏,说武昭仪就是当今祸国殃民的苏妲己、褒姒。

奏章里慷慨陈词,说得非常痛彻,但是李治将奏章留在宫中,不批示不处理。

永徽六年(651年)十月,李治下诏废皇后王玉燕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

武昭仪成为皇后,她让李治再下诏说:

“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

她们的母亲及兄弟,一并除名。”

王皇后和萧淑妃一同被关押在冷宫别院。

李绩、于志宁为册封皇后礼仪大使,他俩恭敬捧着印玺绶带,献给武昭仪。

武昭仪头戴镶珠金冠,脚穿缀珠锦鞋,身穿满绣五彩的皇后礼服,装束如天神下凡。

披金挂银的她映衬得脸如粉嫩桃花。她两道柳叶眉微弯,一双丹凤眼闪亮,一抹樱桃口嫩红,整个人整整齐齐,袅袅婷婷。

武昭仪由众侍女簇拥登上宫殿座位,行过了受册封礼。

李治心花怒放,为武皇后开一特许,她可以乘坐车辇,直达肃仪门。

诏命文武百官,及四夷酋长,都在门下朝拜新皇后。

武皇后下车辇登上城楼,开窗向下一看,只看城楼下无数官员,齐来参拜,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武皇后不由得眉飞色舞,心满意足。

拜谒礼结束,武皇后下楼回宫,李治又诏命所有被朝廷赐与封号的大小官员的母亲、妻子都来拜见武皇后。

唐朝此前立皇后,甚至皇帝登基都没搞这么大的排场阵势。

当下宫廷内外,一律赏赐参加庆祝宴会,大家开怀畅饮美酒,直到半夜才尽兴,各回各家休息。

这天晚上,武皇后己安居正宫,李治也在正宫安歇。

武氏格外献媚,枕席上万千风光,不可描述。

第二天起床,武皇后当当面请求加授许敬宗、李义府官阶。李治欣然同意。

武皇后又笑着说:

“陛下以前打算立妾为宸妃,韩瑷、来济曾经拉下脸来反对,这两个可都是忠臣,不可不赏。”

李治知道武皇后面话中带刺,一笑置之。

李治从后宫上朝,令许敬宗为待命供奉内廷的官员,升任李义府为参知政事。

从此内外政事,李治大多让武氏参与裁决。

武氏还没当皇后时,一心揣摩李治的意图,多方迎合。

她就算是进谗言,也是旁敲侧击,慢慢施加影响,从来没有严厉的脸色,从来没有话语急燥。

立为皇后以后,要与李治争夺决定权,有时免不得语气严厉。

李治也有些不满,转而回忆王皇后、萧淑妃的贤淑温柔。但因武皇后派耳目看管得严密,不方便亲往探视她俩。

有一天,武后回家拜谒娘家祖庙,李治趁此机会前往冷宫探视。

李治走到冷宫门前,只见两扇门紧闭,一把大铁锁,挂在门环上锁住了门。

冷宫里面空间狭小,幽闭不通风,旁朝只开一个小窗口,往里递送吃喝。

一位前皇后,一位前爱妃,眼下是这样的处境,李治不由得哀怜同情,几乎要掉下泪来。

李治在门前站了半响,朝里面喊道:

“王皇后,萧淑妃,你们平安无事么?我来看望你们了。”

话刚说完,只听里面两人,哀伤凄切地说:

“我俩被定为有罪被废了,不配你这样的尊称了。”

李治说:

“你俩虽己被废,可我还忘不下你们啊。”

里面有低声哭着的声音传出来说:

“陛下如果还念旧情,让我俩还有活路,请求陛下把这儿改名叫回心院吧。”

李治说:

“我回去自有处置,你们也别过于悲伤。”

说完,李治就离开了。

他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帮她俩改善悲惨处境。

没想到武皇后回来,早有人向她报告了李治探望王皇后、萧淑妃的事。

气得武皇后双眉紧锁,瞪着眼睛质问李治:

“陛下不分是非对错,同情奸邪坏人吗?”

李治说:

“我只是路过那里,出于好奇过去看了看。”

随后武皇后下了一道伪造的诏书,令行刑吏用木杖打王皇后、萧淑妃每人二百下。

又命人把她俩双手双脚全砍去,几个刑吏一起动手,把她俩分别投入两只大酒瓮中。

她俩疼得绝望地呼叫,呼叫声越来越小,过了两天,哭喊不动了,才慢慢断了气,命归黄泉。

萧淑妃还能忍痛发声时,痛恨地骂武氏:

“姓武的奸邪恶毒,把我害成这样。

我死了托生成一只猫,姓武的是只老鼠,我时时咬往姓武的喉咙,方泄我心头痛恨!”

武氏问左右侍从:

“那两个贱货,他们骨头碎了吗?”

左右随从说:

“已经死了。”

“她们死前说什么了?

“我不敢说。”

“重述无罪,说就是。”

“萧庶人说,她死后托生为猫,武皇后是老鼠,她要咬住老鼠的脖子不松口。”

武皇后越发仇恨说:

“传令鞭尸!直至抽碎!从此禁止宫中养猫!永远!”

过了两天,武皇后逼迫李治下诏,把皇后王玉燕的母亲、哥哥,萧淑妃的娘家人发配边关。

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这时已革去任何封号,又被流放岭南。一个老人被几千里流放,存活下来的可能不大。

许敬宗尊奉武皇后的意思,向李治启奏说:

“王庶人(指王皇后,已贬为庶人,故称王庶人)父亲王仁佑,本来没有什么功劳和才能,只因女儿当了皇后,才成了高官显贵。

如今王庶人谋乱国家,罪该铲除家族,王仁佑应该劈棺切除头颅。

如今陛下不惩罚已经死去的人,并且对活着的罪犯也没惩罚到位,这是执法不严。”

李治看了奏章,本想扔在一边置之不理,怎奈武皇后在一边看着呢。

武后说:“皇上爱屋及乌舍不得么?”

李治只得下令:

“剥夺王仁佑一切官爵称号,砍棺碎尸就不必了。”

武皇后又令改王皇后姓氏为“蟒”姓,改萧淑妃姓氏为“枭”。因为王和“蟒”是近音,萧和“枭”是同音。

武皇后让她们用这两个字为姓,为了表示对这两个姓的鄙视,聊解心头之恨。

随后,武皇后怂恿李治改立新年号为显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