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延熙十月,冯大司马上《三出师表》,以示继先帝丞相遗志。

之后,大汉全国上下,闻风而动,特别是各部将士,厉兵秣马,整军待发。

正当大汉抓紧时间准备与魏国决战河北的时候,由两宫之争引起的吴国内部动荡,终于在孙权召大军云集建业的威压之下,暂时得出了一个各方妥协的结果:

太子孙和再次被禁足于东宫,不得与外臣交往。

鲁王孙霸同样被禁足于鲁王府,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孙权亲自派出了禁军守鲁王府,不让任何人随意进出。

可以说,孙权这一次,大概是动了真格,对两个儿子的处罚,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他生怕两个儿子再这么争下去,会动摇到吴国的根基。

召大军聚于建业,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也可以说,孙权是真的老了,玩到一半,发现自己有可能控制不住局面,所以没有胆量再玩下去了。

而两宫之争的影响还不止于。

吴郡四姓元气大伤,特别是代丞相陆逊在这场党争中被骂死,终于给了孙权重新平衡各方势力的机会。

他很快下诏,任命步骘为丞相,朱然为左司马,全琮为右司马。

同时分荆州为两部:

以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督右部,镇守襄阳;以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督左部,代陆逊镇守武昌。

唯有原骠骑将军朱据,依旧在府中反思,尚未恢复原职。

“孙权玩这一手还是可以的。”

冯大司马在为出征做准备的同时,还抽空看了一下糜十一郎从吴国发回来的紧急消息。

抖了抖手里的纸张,略有佩服的说了一句。

不惜以两个儿子作饵,赌上国运,只为保孙氏的皇位稳固。

不得不说,孙权此人,军事能力不行,但搞政治,确实有一套。

从这些朝中军中最重要的职务的调整,就可以看出,在献祭了陆逊之后,吴国三方势力,又达到了一定的平衡。

这些任命中,有两个江东本土代表:全琮和朱然。

但全琮是出自吴郡钱唐,又与吴郡四姓的政治倾向不同。

朱然出自丹阳故鄣,持中立态度。

唯独没有一个是出自吴郡四姓。

至于丞相步骘,则是出自淮泗集团。

地方上,吕岱是淮泗集团的人,而诸葛恪是荆州派。

可以说,这一次,孙权当真是不给吴郡四姓一点面子。

宁愿扶持江东其他势力,也不愿意给吴郡四姓一点机会。

倒是右夫人,听到冯大司马对孙权有如此评价,表示有些嗤之以鼻:

“孙权掌江东也有四十多年,近五十年了吧?”

“统业数十年,欲平衡朝堂,犹需如此费尽心机,乃至不惜动摇国本,甚至召集大军于京城。”

“那他这数十年都在干什么?这也叫手段了得?依妾看来,彼不过是目光短浅,不知规虑之辈。”

“只求苟且一时之安,一遇变故便出此等下策,闹得举国不宁,岂能叫可以?”

言毕,她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冯大司马。

凡事就怕有个对比。

掌权四十多年,都没想着如何解决世家掣肘的问题,死到临头了,才想着用这种办法来搞平衡?

看看冯鬼王,一出山就立刻给蜀地的世家立了规矩,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心狠手辣,什么叫深谋远虑。

魏也好,吴也罢,谁都知道世家之患,但谁都不敢公开说什么尾大不掉。

因为它们立国的根基,就是世家。

唯有汉,不但摆脱了世家的控制,而且还反过来驱世家为己所用。

作为鬼王的妻室,特别是这么多年来,一直给鬼王出谋画策。

右夫人的眼光,已经高出这个时代的那些所谓英才不止一点半点。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事实,不是口号。

所以右夫人有足够的底气看不起孙权的这些所谓手段。

在她看来,就算是孙权使出如此手段,仍不过是能苟得一时之安。

待他死后,吴国表面上的这点平衡,迟早也会跟着消失。

到了那个时候,若是孙权没选好继任者,后人压不住现在这些重臣,吴国朝堂十有八九又要动荡一番。

而且作为江东地头蛇的吴郡四姓,又怎么可能就此罢休?

必然是要寻找机会翻身的。

所以孙权眼下所为,看似为后人消除了隐患,实则同样也为后人埋下了祸根。

得失之间,目前还难以评价。

冯大司马捕捉到了右夫人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觉得她话里有话。

但还没等他口味出其中的意思,右夫人后面的解释,已经让他的目光变得惊讶无比。

虽然他对孙权之后的吴国朝堂权力争斗记得不太清楚——反正肯定没有司马懿对着洛水放屁那么清楚。

但总还是知道些大概。

因为老话常说,相比于魏吴惨烈流血的政治斗争,蜀汉简直就是一片净土。

所以结论可知:

孙权之后,吴国的政治斗争,就算没有魏国那么有名,但一个“激烈无比”是跑不掉的。

别看现在两宫之争暂时被孙权压了下去,但实际上,两宫之争,只不过是才刚刚拉开了吴国权力斗争的序幕。

序幕,懂什么叫序幕吗?

这样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原历史上的三国中后期,虽然刘阿斗的治国能力差了点,耳朵耙了点。

正所谓“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说白了就是没有什么主见。

但人家治下的蜀汉在政治斗争方面,简直就是一朵世间少有的白莲花。

冯某人出山之初,还是个小郎君的时候,受尽诸葛老妖的压迫,也没想着要逃到魏吴去,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

下有保底啊!

这个底,很重要,非常重要,只要不作大死——比如在先帝或者丞相的坟前蹦迪——就可以性命无忧,大不了一个流放。

怕毛?

所以知道历史大概走向的冯大司马,在听到右夫人一语道破了吴国后期的朝堂形势,又怎么会不惊讶无比?

感受到冯大司马意外而又惊讶,甚至有些惊骇的目光,右夫人皱皱眉:

“你这什么眼神?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不是。”冯大司马深吸了一口气,真诚地说道,“其实我想说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四娘所言,甚得吾心。”

女英雄也是英雄。

右夫人听到冯某人这个话,心里微微一甜,然后又故意白了他一眼。

两人那点小暧昧才刚起来,然后就被一直背对两人看地图的左夫人掐死了:

“既然阿郎和四娘都说吴国的两宫之争告一段落,孙权也重新平衡了朝堂。”

说着,左夫人转过身来,似乎没有注意到俩人背着她的小动作:

“那他聚在建业的那些大军,会不会趁着我们与魏国决战的时候北上?”

“不会。”冯大司马的目光,也落到墙上的地图上,嘴角挑起一抹鬼王独有的微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孙权现在能解决吴国内部的粮食问题,就已经算是难得,大军出征,他哪来的粮草?”

在外,大汉虽说没有完全断了荆州的粮食供应,但收紧那是肯定的。

苦一苦荆州的百姓士吏,骂名由孙大帝来承担。

在内,孙大帝虽说打压了江东本地势力,但与此同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粮草是从地里长出来,不是凭空生出来的。

江东本地势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就是垄断了江东最多的资源——包括土地和人口。

江东本地势力的最大代表是谁?

吴郡四姓。

没了吴郡四姓的支持,孙权在一时间,能掏出多少钱粮?

就连冯大司马,前番几次征战,都得向关中并州河东这些世家做pY交易(画大饼)。

冯大司马画的大饼,好歹有计划书,有失败后的补偿方案,甚至还有朝廷的财政背书。

最重要的,是有这么多年以来的金字招牌赋予信心。

孙权有什么?

孙十万的名声?

还是合肥战神的称号?

除非孙权有胆量赌一波大的,压上吴国的全部国运,赌自己能攻下合肥,进而吞并江淮一带。

只是一想到合肥对孙权特有的诅咒,饶是虎气逼人的关将军,设身处地稍稍代入一下,也只能作罢。

诅咒啊气运啊等等这类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想到这里,关大将军的目光,再次落到地图上。

如果真的换成她,虽说确定无法攻克合肥,但也不能错失此等良机而不顾吧?

若不然,等大汉拿下了河北,那吴国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所以得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东边合肥这个关口拿不下,但西边的南阳,除了一座孤城宛城之外,可是什么也没有。

大汉举兵攻河北,司马懿又非易与之辈,所以大汉即使不是举国而战,也必然会调集大部分兵马。

剩下的兵力,则是以守好关中为要务,不可能冒险分兵出武关。

这就是吴国最好的机会。

从襄阳北上,横扫南阳,只要动作够快,甚至可以在河北战场结束之前,兵锋直达许昌。

毕竟河北多大?

南阳郡才多大?

只是嘛……

关大将军的目光,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冯大司马。

荆州早就被大汉渗透成筛子了,吴国真想要从荆州方面北上……

说实在的,那还不如直接去打合肥!

想到这里,关大将军的心底,蓦然冒出一个词:深谋远虑。

吴国的国运,貌似已经被冯大文和打了个死结?

冯大司马感受到了左夫人的目光,心头疑惑更甚:

今天两位夫人的目光,怎么都这般古怪?

只是还没等他品味出两位夫人目光里的意思,就有下人来报:

“大司马,镇南将军求见。”

“哦,伯约终于来了吗?快请他进来。”

出征在即,诸事繁琐,大司马夫妇三人各有职务在身,随时要召见各处官吏将领,自然不可能腻在后院商量国家大事。

所以占用了作战参谋处的一个值守室。

不一会儿,姜维很快大踏步进来,当他看清屋内三人时,神色稍稍一愣,但极快地回过神来:

“末将拜见大司马,见过镇东将军,见过大秘书。”

镇南将军这个位置,本是陈到的。

只是陈到前两年卒于任上,再加上姜维收复旧都雒阳的功劳,故而由他接替了镇南将军这个位置。

至于永安都督,则是由江州太守领安南将军张嶷兼任。

所以说,姜维这个镇南将军,看起来是与镇东将军平起平坐,但无论是资历还是军功,都要位于镇东将军之后。

主动向镇东将军行礼,也是常情。

至于大秘书的说法,那也不是姜维胡诌,更不是拍马屁,而是张小四本来就担任着大秘书的职务。

秘书监,后汉延熹二年(195年)初置,专典司图籍,后撤销。

并非冯大司马首创。

不过大司马府的秘书处终究不是朝廷的秘书监,所以张小四是当不成秘书令了。

为了区别大司马秘书处的其他秘书郎,同时也是因为张小四总领大司马府秘书处,所以就成了大秘书。

这是朝廷认可的,光明正大的,完全没有什么见不得人。

所以叫顺德君为大秘书,合情合理,名正言顺。

当然,如果大司马真要想和大秘书做点见不得人的事,那也是人家夫妇的事,轮不到别人指指点点。

见过礼,又让人端茶上来,寒喧了一番,冯大司马又问起了雒阳那边的情况。

姜维一一答来。

雒阳作为旧都,如今又是处于汉魏前线,姜维作为前线总指挥官,一是要守好河南这个突出部,二是要做好对魏国的宣传。

宣传大汉的新政,十税一,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男女老幼按人丁分田地,吸引劳动力去各地的工坊做工……

总的来说,就是要把关东的人口尽量吸走。

一来是进一步削弱魏国的战争潜力,更重要的是为了以后的东部棉花种植园做准备。

人没了,地自然就容易空出来了嘛!

至于开了种植园以后,劳动力不足怎么办,那是种植园主所要操心的事情,关冯大司马什么事?

当然啦,如果诚意到位,冯大司马也不是不可以帮忙。

毕竟兼任大汉劳力公司总裁,冯大司马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办法的。

什么叫一鱼多吃?

这就是了。

这一次叫姜维回来,除了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河北战事,也是为了让他回京顺便述职,汇报一下今年的工作成果。

如今大汉肉眼可见的强大,而魏国则是肉眼可见的衰退,就算地头的庄稼汉,都知道这是个事实。

再加上从南乡就开始组建的宣传机器不要命的宣传,现在雒阳每个月都能组织一批百姓到关中来。

听说连汝南的屯田客都有偷偷跑过来的,而且还是三五成群,结伙成队。

曹操施行屯田的时候,汝南就是重要的屯田区。

直到曹叡时代,各地屯田败坏,唯有汝南因为有满宠这个酷吏坐镇,豪右不敢乱伸手,所以屯田仍称得上是完好。

待曹大将军上台,朝政败坏,台中三狗及亲信疯狂敛财,连洛阳皇家园林都敢下手。

区区一个汝南的屯田算得了什么?

更别说现在雒阳丢失,许昌一日三惊,襄阳也被吴人夺去,南阳无险可守。

许昌旁边的汝南终于也跟着彻底崩坏,屯田客逃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虽说雒阳与长安之间的公文从来没有断过。

但冯大司马管着大汉东南西北的整个大摊子,须得高屋建瓴,不可能专门去了解雒阳方面的点点滴滴。

而且公文里也不可能把方方面面都讲得清清楚楚。

所以姜维这一次过来,才算是真正详细了解一番。

听到雒阳那边的招工,已经开始影响到汝南民间了,冯大司马很是满意。

如果河北战火再起,说不得,还能把北边的百姓,至少也是河内的百姓,再往雒阳赶一赶。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虽说这一次,没有往雒阳大规模运粮,但雒阳方面,也是要配合冯大司马在河北方面的军事行动。

“如果冬日渡河北上,兵围温县,雒阳的粮草,能支撑多长时间?”

大河冬日里会结冰,只要冰层够厚,人马通过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冬日里攻城,完全就是脑残行为。

就算以现在的汉军而言,冰天雪地里打野战,完全没有问题。

偷个城的问题也不太大,只要能找到机会。

但面对面攻城不行。

不说军中冻伤的问题,单单说冬日里穿得那般臃肿,外面再套个铁甲,光是想想就美得很。

怎么挥动兵器都是个问题。

如果守军再从城头浇个水下来,简直不敢想像。

就算是有攻城利器石炮,那也得有石弹,冰天雪地里,光是刨雪寻找石头都是个力气活。

化雪再重新凝结冰弹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威力不太够。

所以冯大司马问的是围住温县,而不是说围攻。

至于为什么是温县,因为温县是司马氏的老巢。

好巧不巧地又是离大河不远。

从孟津渡河北上,遇上的第一个县城,就是温县。

看到大司马终于提起战事,姜维精神一振,然后又有些忧虑:

“禀大司马,雒阳的粮草并不充足,若是大军渡河北上作战,最多只能维持一个半月。”

长安往雒阳运粮确实不易,但从雒阳渡河北上却是要比翻过太行山容易多了。

姜维不明白的地方也在于此:

为何大司马这一次,看起来宁愿强攻太行山关隘,也不愿意从雒阳出兵。

“一个半月够了。”

冯大司马点了点头,看向姜维,“伯约回去,就做好准备,随时听令,渡河北上。”

“温县嘛,能拿下来最好,拿不下来,也无所谓,反正就是要逼一逼司马懿。”

“当然,我也会让河东方面配合,看看能不能趁机拿下一两条陉道。”

同时还嘱咐道:

“若是战事不利,不得恋战,及时退回雒阳为上。”

姜维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同时也有些失望。

看来这一次,大司马是真没有想着从雒阳主攻。

“大司马,太行山险峻,强攻关隘的话,怕是将士会有不少伤亡。”

“行军打仗嘛,哪会没有伤亡,慈不掌兵。”大司马似乎是看出了姜维的心思,“放心,我心里有数。”

“这一回河北战事,雒阳方面,主要任务就逼一逼河内,让司马懿不能专心防守太行山。”

顿了一顿,又给姜维许了一个承诺:

“你是镇南将军,目光不要老是放在北边,南边才是你要注意的,比如说许昌,才是你需要考虑的。”

“末将明白了!”

姜维立刻满脸喜色地站起来,抱拳行礼。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