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也不知是赶路真的饿了,还是这店里的面食确实好吃,老冯一家老小,都是吃得不亦乐乎。

就连李明,都忍不住地捧起碗,把整个底汤喝了个精光。

甚至那妇人,也是拿了个汤勺,一口一口喝了大半碗汤。

客人的这个吃相,就是对主人家最大的赞扬。

老魏乐呵呵地问道:

“怎么样?没有骗你们吧?在这一片,把郿城都算在内,我们这店里的吃食,也是拔尖的。”

老冯打了个饱嗝,翘起大拇指:

“这手艺,当真没得说!比当年在军中,不知强了多少。”

“嘿嘿!那可不,为了开这个店,可是特意回南乡学了不少东西呢!”

吃饭喝足之后,腿脚最利索的老魏带着一行人从后门离开。

约莫走了一柱香之后,来到一个依山而建的村寨。

“看到那个山头没有?”

老魏指了指东边,可以看到,有一个山坡,准确地说,是一个高塬,突兀地拔地而起。

其势如卧虎,正虎视眈眈地看着这边,似乎下一刻,就要起身,跃过武功水。

老冯怎么说也是领兵的人,看到这一幕,不由地赞叹道:

“好一处兵家必争之处,扼褒斜道之险要,若是屯兵于此,则汉中……”

然后想到了什么,又有些皱眉摇头:“不对,可惜了。”

老魏本意不是说这个,但他终究是从军中退下来的人,此时听到老冯这么一说,不由地好奇问道:

“可惜什么?”

“可惜处于武功水西岸。”老冯指了指那高塬,“若是居于东边,屯兵其上,则褒斜道兵不能出矣。”

“但它处于西岸,作用未免就有些鸡肋。”

老冯继续解释道:

“因为隔了一条武功水,真要屯重兵于其上,则极易被敌军利用武功水和渭水断绝与东边的联系。”

武功水东边有什么?

有郿城。

过了郿城,顺渭水而下,就到达长安。

那高处看似险要,实则对于关中守军来说,是半个死地。

因为那里南有秦岭,东有武功水,北有渭水,屯重兵于其上的话,真要被断了东归之路,那就只能向西了。

如果敌人利用地利看住五丈原的兵力,再分一部分精兵往东面而去,那可真是要命的事情。

“可以啊老冯!”老魏赞叹了一句,“当年这么多兄弟,就你被提拔领兵去了,果然是有道理的。”

在自家兄弟面前,老冯倒也不用太过谦虚,他只是看了一眼自家的儿子。

发现他也在认真地听着,这才暗自点头。

他说了这么多,自然不是故意要表现自己,而是借机在教自己的儿子。

此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要不然读书人怎么会有游学一说?

心头一动,老冯再次抬头向西看去:

“如果我猜得没错,那里就是五丈原吧?”

丞相驻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武功水相峙,拖住魏贼大军。

君侯率铁骑越万里,席卷九原并州河东,一举奠定战局。

此战彻底扭转了汉贼强弱之势,天下何人不知?

“冯将军就是冯将军,不服不行。”

老魏再一次赞叹,也没有再卖关子,指了指村寨后面的高坡,“当年贼子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与丞相隔水相望。”

村寨后面的山坡也是一个高塬,虽说没有五丈原那般气势逼人,但已经是东岸唯一能与之抗衡的高点了。

“所以我们这个村寨,其实利用了贼子的营寨建起来的,倒是省了许多力气。”

老冯点了点头,怪不得村寨的布局,看上去颇类军营的布置,连了望塔都有。

老魏他们所在村寨,自然不可能占了当年司马懿二十万大军的营寨,他们这个村只是占了一小部分。

“那边,”老魏指了指山的另一边,“就是会里所建的客舍,再往北,直到渭水边上,就是仓库了。”

所谓仓库,自然是说兴汉会的仓库。

“不过这一次肯定不能让你们住客舍,就住在村里,晚上把老兄弟们都叫上,聚一聚。”

村里的道路被收拾得挺干净,完全没有普通村落那种脏乱。

路上经过的人家,可以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都养了一些鸡鸭鹅等家禽。

时不时有看家的狗跑出来,隔着篱笆,冲着这一行陌生人汪汪地叫。

有几户人家,还可以看到有妇人蹲在院子的菜圃里清理杂草。

偶尔有几只蝴蝶飞过,引得孩子们追逐嬉戏。

也有妇人是坐在门口的荫凉处,一边看着四处乱跑的孩子,一边熟练地织着毛衣,手上的针线在空气中舞动,如同飞蝶穿花。

还有老人坐在村子的树荫下,轻轻摇动着扇子,给围在身边的孩子们,讲述着故事。

身处如此安宁祥和的村寨,几乎能让人忘掉外面战乱仍频,叛贼四起。

李明跟在众人后面,远远经过时,还能隐隐听到老人在讲着什么:

“冯君侯拔剑高呼:吾之大旗,就竖此处,不退半步!贼至,吾便提这三尺剑,与贼同归于尽。北伐以来,吾从未闻军中有大将殉国者,若有,请自永始!”

“但见贼军一齐拥至,冯侯披甲骑马,手持倚天剑,寒光乍起,手起剑落,衣甲平过,贼子血如涌泉,老夫紧随冯侯之后,杀退众贼军将,直透重围……”

“哇!”

只听得众孩童忍不住地发出惊呼,皆是露出仰慕崇拜之色。

路过的李明身子略略一顿,脚步就是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心下疑云顿起:

那冯某人,当真如此厉害?

冯某人在街亭一战激励军士之言,早已是传遍天下。

不得不说,任谁听到这个话,都会气血翻涌,意欲长呼。

而李明的姊夫是从南乡出来的,平日的言语中,对冯某人的推崇,自然也是无以复加。

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他对自己那个武夫姊夫一直有所偏见,

更别说蜀地李家有不少人,视冯某人如恶鬼猛兽。

所以李明从来不相信他对冯大司马的评价。

冯某人的武略肯定是少有敌手,这个不用怀疑。

冯某人带兵多年,征战沙场,从无一败,这个也是事实。

真要说身上没有武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要说什么轻摇羽扇,坐镇帅帐,就能运筹帷幄,决胜阵前的屁话。

这年头,书生都是佩剑行走江湖的。

常年领军四处征战,要是没有一副铁打的身体,哪能吃得消?

更别说冯某人可不是决战千里之外,而是率军转战万里。

但如果真的如那老卒所言,披铁甲,举倚天,冲阵杀敌如摧枯折腐,丝毫不逊五虎上将……

李明不禁就是有些恍惚,眼前似乎闪过一个人影。

凉州考课,同时也是大汉的首届考课,开创了大汉选拔人才的先河。

李明在那一次的考课中,以优秀成绩的毕业。

而那一次考课的主考官,正是冯某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冯某人站在高台上,俯视诸多学子。

他的身后,立着刻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石壁。

这一幕,特别是那道身影,让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记忆犹新。

那道身影,是那么地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甚至让人升起一股不可抗拒的无力感:

山门子弟,难道真的就可以这么文武皆备到为所欲为的地步?

身为蜀地李氏子弟,面对李氏眼下的境地,要说对冯某人没有一点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更别说自己的阿姊,被迫嫁给了一介武夫。

换成以前,这等武夫,莫说是娶阿姊,能见到阿姊一面,说上几句话,就算是祖坟冒青烟。

更别说让阿姊给他生儿育女。

只是每每想起冯某人,那个笼罩在世家大族头顶上永不散去的阴影,李明又是有些心悸不已,泄气不已,甚至绝望不已。

李氏或许还能有机会再起来,但那又如何?

也不过是按冯某人指定的道路起来的。

这简直就是从根子上,断绝了世家大族的心气。

世家大族想要复昔日之盛,除非,除非,再来一次天地翻覆,刘汉不兴。

只是一想到如今的天下,还有季汉境内的林林种种,李明又是摇头苦笑。

世家子弟在世人眼中,或许可谓英才尽出。

但比起能逆转天下大势的山门子弟,却又是逊色许多。

如何能与之争锋?

想到这里,李明暗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这等关系到天下走向的大事,本也轮不到自己操心。

还是安安分分地过好眼前的日子吧,毕竟只要愿意低头,季汉留给自己这些人的路,还是挺多的。

这么多年的磨练,他早已不是昔日只有血气之勇的愣头青。

自己这些年也算是为季汉效力,正是因为身在局中,见识到季汉发生的种种。

他才越发明白,天下大势,几乎已是再无逆转的可能。

现在他已经看得很清楚,自己这个姊夫,正是顺了大势,这才有机会娶了自己的阿姊。

眼下大势已成,难有再变,罢了,罢了啊……

李明的这种心理变化,并无出奇之处。

因为时至今日,就算是蜀地李氏子弟,怀有这样心理的,也大有人在。

而蜀地李氏,不过是大汉,乃至天下世家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

“阿弟不喜欢?”

阿姊的声音,叫醒了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李明。

他蓦然抬头,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跟在众人后面,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里。

这个小院,和村里其它农家小院基本无二,很干净,也很清静。

甚至不用收拾,连家什都不添加,就能长住下去。

不但老冯,其妻亦是满意得很。

却是没想到李明会摇头。

迎着众人的目光,李明顿时就是些尴尬,连忙摆手:

“没有,没有,方才一时走神,想到别的事,阿姊喜欢这里,我又怎么会有二话?”

老冯这才点了点头,开口道:

“住旅舍可比不过住这里舒心。”

以他的身份,自然也能住进兴汉会的内部客舍。

但不管内部客舍比普通旅舍怎么怎么好,那也是左右皆有生人同住。

哪有自己独占一个院子来得自在?

没有过多理会李明,老冯把自己的妻小安顿好,再烧水洗漱沐浴一番,也没见有多忙活,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吃了老魏等人送过来的吃食,安排一家人睡下,老冯这才趁着夜色,出了小院,辨认了一下方向,然后迈步前去。

这个时代,除了富贵人家能通宵达旦地玩乐,就算是土财主,多半也是天黑了就搂着妻妾睡觉——油灯不费油啊?

不用人带路,远远就看到一个亮着灯火的地方。

推门而入,一股夹着酒气肉香的热浪就扑面而来。

“老冯来了。”

“来了?来,坐,就等你了。”

面对里头有些乌烟瘴气的味道,老冯非但没有皱眉,反而是闭眼深吸了一口。

就是这个味,老怀念了!

上前挤到人群里,一把夺过不知道谁手里的碗,咕咚一口喝干:

“彩!”

酒其实算不上好酒,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劣酒。

虽说这些从军中退下来的兵卒,都有些家底,生计不愁。

也不是说没有门路买好酒,好歹也是奉命在这要害之地开店呢。

但这好酒,它得花大钱啊!

毕竟是贵人才能享用的好玩意。

“还以为你喝不惯呢。”

老冯“嗤”了一下,斜眼看了一下说话的人:

“你家阿翁现在还在军中领兵呢,再难吃,能比得过马勺煮出来的饭食?”

众人皆是哄然大笑起来。

军中马勺煮出来的玩意,那是真的是就只求填饱肚子。

汉军衣食自然是不缺的。

但再高明的伙夫,也不可能在行军间隙中,有时间有心情给成千上万等着吃饭的军士,煮出美味佳肴。

一勺烩煮,填饱肚子就行。

军中有机会吃上好伙食,基本都是在要上阵杀贼的时候。

所以军中大部分时候的伙食,与眼前的酒肉相比,说是天壤之别,一点不过分。

老冯进来后这一番言语和动作,在无形中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老冯还是以前的老冯,没有把同袍之谊丢掉。

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又热烈了几分。

几碗下肚,酒酣耳热,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聊起以前军中之事,这个说我一刀砍死十八贼,那个说我一枪囊死二十八贼……

看得老冯眼里都有些羡慕,有些感慨地对身边的老魏说道:

“我听说,南中的老兄弟,从军中退下来以后,有些人还不乐意从南中搬过来,如今我看啊,你们这小日子过得,弄得我都羡慕。”

老魏咂了咂嘴,神色也是有些复杂:

“可不是?若是换成了别人,说不得就要闹到长安去了,幸亏大伙都是跟着君侯从南乡出来的。”

“君侯说一,咱们不会说二,君侯让咱们向东,绝不会有人向西。”

南乡系的老卒,可不是一般退伍老兵。

那可是受过一定教育,走南闯北,东征西讨,见识眼界都不缺。

最重要的,是一个同时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团体。

南乡再繁荣,范围和地界就那么大,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接收那么多的老卒。

朝廷也不可能让这么一个团体抱团在同一个地方。

所以尽量把他们打散,那是必须的。

这个时候,冯君侯在南乡子弟心目中的无上威望就体现出来了。

南乡的官府敢说让退伍老卒举家带口离开南乡,官府的大门就算不被拆了,也要妥妥地被泼大粪。

当年南乡被称为群魔乱舞之地,真当白叫的?

但如果官府拿了中都护府下发的公文(当时冯某人是以中都护身份平尚书事),上面还有冯某人的假·亲笔签名(关将军代签)。

那这些刚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兵,就能立刻回家收拾行李出发。

只因为他们相信,君侯从来不会亏待南乡子弟。

事后证明,君侯确实是为了大伙好。

因为他们前脚刚走,天子后脚就迁都长安,南乡的学院工坊等等,基本也跟着迁走了。

接着,朝廷在关中分田分地。

更别说搬来这里,平日里几个过命的老兄弟还能凑到一起吃吃喝喝。

还图个啥?

老魏也是喝了酒的,听到这个话,斜眼看向老冯:

“要不你现在也退下来?”

日子确实过得不错,但比起老冯来,就算不是天上地下,也是相差甚远了。

毕竟老冯可是能领军镇守一方了。

再努努力,说不得能凭军功荫妻封子——就算是保送一个孩子入皇家学院,那也已经算得上是封子了啊。

“君侯无令,吾岂敢轻言退?”

老冯拽了一下文,然后看了一下酒意上来的同袍,“其实我这一次过来,除了看望一下老兄弟,也是有一事想问问大伙的意见。”

“嗯?”

老魏酒意,似乎顿时就消失了,连身子都坐得板直,眼睛贼亮:

“可是上头,又派活下来了?”

当初大汉收复关中时,丞相骤然病逝,君侯临危受命,虽说稳住了阵脚,但关中各地,大乱没有,但残兵乱民寇匪那真可谓是多如麻。

那个时候,不说什么乡长亭长,就是敢受命去地方出任县令的人,那都要豁出命才行。

所以这些来到关中定居的老卒,说是从军中退下来了,但实际上可是帮了地方官府不少大忙。

这本也是朝廷的另一个用意。

不让这些兵卒在南乡抱团,但以当时关中的情况,这些兵卒却可以帮助地方迅速稳定局面。

正是有了这个缘由,所以此时一听到老冯的话,老魏立刻就问出那句话:

莫不成是上头又有活派下来了?

派活好啊!

当年协助地方稳定局面时,但凡手脚灵便的,运气好点,混个县尉,运气差点,做亭长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没办法,从军中退下来的南乡子弟,就是这么吃香。

受过教育的,和没有受过教育的,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朝廷同样很乐意让他们分散到地方发光发热,只要不是在南乡抱团就行。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老冯又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了一大口,斟酌地说道:

“朝廷有意在各郡成立统军府,郡中有志从戎报国者,可编入统军府,免税赋及徭役,专以军事……”

“朝廷又要改军制?”

“不能说是又要改,”老冯摇头,“前番改军制,只是改了中央诸军,现在应该是想改地方郡兵之制,这一次,应该算是接着继续改制。”

“那这与吾等又有什么关系?”

有人插嘴问了一句。

老魏却是一个激灵,猛地盯向老冯。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