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六十三年,暮春时节,草长莺飞,京城内外一片春和景明的祥和之气,京中上到世家贵族,下到市井百姓,无不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色彩秾丽的春衫出门踏青。
豪门大户的各种宴席也频繁起来,沈云章这几日苦不堪言的,自从二哥承了爵,母亲把中馈也交给了二嫂,越发有时间操心自己的婚姻大事,从开春衣裳首饰就置办了一波儿又一波儿的,隔三差五就带着她盛装赴宴,她觉得自己跟个提线木偶似的,只需端着架子露出个笑来任人评头论足的打量就行,这让她无奈的很,但看母亲迫切的模样又不忍泼她冷水。
“今个儿又是谁家宴请?!”
唐悦一边翻着账本,一边看小姑子长吁短叹的冲她抱怨,见她郁郁寡欢的模样,心里也有些不忍。
“是太后的娘家王家,王老夫人今个儿六十大寿,母亲同王太后在闺中时是手帕交,两人婚前多有往来,所以王老夫人也给母亲下了帖子,母亲如今恨不得让我多露露脸,自然要带着我去。”
沈云章一脸生无可恋的。
王家老夫人?!那岂不是王太后的母亲,新帝的外祖母?!那这门第可是不低,配镇国公府绰绰有余,这世家大族,讲究的是多子多福,想来适龄的儿郎总不会少,想必自家婆母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就算唐悦有些不赞同赵氏这么急吼吼的要把小姑子嫁出去,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找到门当户对又知根知底的佳婿最好的方法。
“做甚垂头丧气的,就算你知道母亲的意图,你只当去游玩便是了,听母亲说你先前在京时最是喜欢热闹,如今也是去凑热闹,怎么就不喜欢了?!”
唐悦开解她道,想来是沈云章无形中有了心理压力,再没有先前那般单纯的快乐了。
沈云章闻言心里一顿,是啊,做甚如此抗拒,别管母亲怎么想,她只管凑热闹便是了,如此想着,心里轻松了不少,眼见翠萍过来唤她,这回倒是不抗拒了,高高兴兴的跟着赵氏出了门。
路上赵氏还一脸稀奇的,先前每次都是愁眉苦脸的,今个儿倒是高兴,还以为她想通了,心里欣慰不已。
王家作为如今新帝的母家,自然是如日中天,王家府邸很大,布局规整,端方有序,亭台楼阁,飞檐青瓦,曲折回廊,典雅精致中又不失大气磅礴,加上如今春色如锦,柳绿含烟,放眼望去,奇景佳色,仿佛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让人叹为观止。
同王老夫人拜完寿后,赵氏留在了厅堂同妇人们说闲话,沈云章由王家姑娘领着去了王家的花园锦绣亭。
“如今园里百花齐放,虽不是什么名贵的,但红啊黄啊的,凑在一起开的热闹,尚能入眼,我领着各位姐妹去看看。”
领头的是王家大房的嫡长女王璧君,她的父亲同当今王太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她也是新帝嫡亲的表妹,她生的姿色平平,胜在未语人先笑,极具亲和力,让人如沐春风般,招待起诸位贵女来也是落落大方,让人忍不住想亲近。
“王姐姐说笑了,听闻王家种了一园子的牡丹,如今只怕都含苞待放了吧,若是能一观牡丹的国色芳华,咱们也算开眼了。”
王璧君身侧一个妆容秾丽,云髻高耸的贵女夸张的奉承到,牡丹倒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想养的好却并非易事,像王家这样养了一园子的,在京中的确屈指可数,是以这姑娘此话一出,就惹的王璧君露出个浅笑来。
“白家妹妹说笑了,只因我姑母喜欢牡丹,所以家中的花匠下了些功夫,此时已经开了大半了,正是观赏的好时候,诸位姐妹随我来吧。”
此话一出,引得诸人一阵骚动,沈云章也生出了些兴趣来,一般这牡丹到了四月初才能完全盛放,如今才三月初,提早了一个月,这倒是稀奇了,她见众人都一脸好奇的,也随着大家往那锦绣亭而去。
这王家是新帝外祖家,今个儿来赴宴的自然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姑娘们争奇斗艳的,却不敢乱生口舌。
沈云章不过离开了一年,就被贵女圈排挤,离京时众星捧月的场面没有了不说,少不得还会被落井下石,初始自然有些失落,如今她却是落得清净,见众人都围着王家姐妹,她心如平湖。
到了锦绣亭,果然是一派姹紫嫣红,惹的众人无不啧啧称奇,王家好歹是世家,接人待物一方面自然做的不错,就算沈云章被其他贵女冷落,王家姊妹也没有冷眼旁观,反而王家大房的幼女王怜君见她一人,还主动过来搭话。
这小姑娘不过刚刚及笄,一派天真的,同沈云章一拍即合。
“今个儿沈家姐姐打扮的甚是素净,不过沈家姐姐生的好看,如此打扮倒把咱们衬的都像庸脂俗粉了。”
王怜君见沈云章不过一身天水碧的茉莉烟罗软纱长裙,纤腰束素,婀娜多姿,脸上也只是薄施脂粉,却衬得她眸含春水脸如凝脂,同那大红大绿的秾丽之色比起来她清新的仿佛菱塘里初绽的青荷,让人观之忘俗。
对于沈家的遭遇她自然知道,她好奇的是一年的流放生涯竟然没有对眼前的姑娘造成什么伤害,甚至还让她带着一股其他贵女都没有的松弛感,让她诧异不已。
“让王妹妹见笑了,先前流放时布衣荆钗习惯了,如今反而喜欢这样简单舒适的装扮。”
沈云章见王怜君话说的真诚,不似在嘲讽她,当下也打开了心扉,只是今日其他贵女的确是在打扮上隆重了一些,倒比寻常宴会来的重视,她初始没太在意,此时听王家姑娘提起,不免有些好奇。
“沈家姐姐竟不知吗?!今日我皇帝表哥也要来!”
王怜君吃惊的睁大了眼睛,她还以为这事大家都知道呢,如今新帝后位空虚,这些贵女们打的什么心思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