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六十五章 到春时欲睡(三)

第二天各位宰相到政事堂。

这一次李治很巧妙地用了人,让裴薛崔三人谨见,因此诏书得以通过。若是喊了刘仁轨与李义琰,此诏就不会通过了。

何谓平章事,李治作了解释,为了破格提拨贤能,对资历浅与四品以下者,迁为参知政事的名号。破格提拨贤能,刘仁轨与李义琰不会反对的。但破格拨宰相刘仁轨与李义琰那就反对了。

不是他们熬了很久,才做了宰相,别人也一定要熬一熬。何是宰辅,那是决策国家事务的,没有多年的打熬,就没有相关的经验。没有多年的察看,就不能断定他有没有才干。有了这个平章事,好了,以后说不定是猫是狗,也能做宰相。

这可是宰相,处理国家的所有事务。

但是二人力微,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发生。

几位宰相落坐,裴炎说道:“各位相公,这里有几份关于西北边陲的军报,西突厥人一直不得安宁。正好裴行俭回京,因此,我想起奏,请两位圣上,让裴行俭担任安西大总管,将西北彻底平定,各位意下如何?”

这项提议本身没有错的。

唐朝发展到现在,在李治手上就出现了许多弊端。第一个就是对人才的任用,李治能为了平衡朝堂,来了一个平章事,可是一直没有真正任用人才。所用的人才,要么是名门世家子弟,要么是官宦人家子弟,真正从普通老百姓提拨出来的人才,在朝堂上十不足一。包括狄仁杰,与魏元忠,同样是官宦子弟。

这些都是唐朝的权贵阶层,不能说这些权贵子弟不好。多出纨绔子,或者仗着父亲的力量,喊我爸是李刚之流的败家子。但他们家世好,受父母亲薰陶,有一些优秀的弟子,能自幼就开始接受学习,并且不愁经济。因此,同样也多出精英人士。按照比例分摊,出精英人士的概念,会是平民的多少倍。甚至因为家世好,不会贪污受贿。

咱不缺这个钱,何必贪?

当然,不是一概而论的,有的家中钱再多,还会继续贪污。

但无论他们出精英人士概率是多少,可是代表着总是他们这一阶层,也会替他们这一阶层说话。比如各个大户的并吞,朝堂坐而默视,正是因为官员的默契。可作为封建帝王本身,却不希望这种贫富两极严重分化。不然何必来一个均田制。就连论氏父子,同样也学着唐朝来了一个均田制。这就是化解贫富巨大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

底层没有人为官,自然没有人替底层说话。

而且作为一个国家,本身应当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样才能搜罗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效力。同时使用一些贫民人才士子为官,也是多少化解社会矛盾。看到没有,只要你们有出息,朝廷依然让你们担任官职。大家不要抱怨了,好好努力。

所以魏元同曾上书论选举,对门荫入仕的亲贵子弟“课试既浅,艺能亦薄,而门阀有素,资望自高”,对“刀笔以量才,按薄书而察行”,对以文学进身的庶民出身的官吏不得升迁,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魏元忠也曾上书,说“当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弟,亦有死士之家而蒙抽擢者”,选不到真正有用的将领。又说“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可是李治皆不听。

最明显一个例子,薛仁贵立下多少战功,正是因为农民出身,居然让一个郭待封不服,有什么资格不服,正是因为薛仁贵老子是一个普通人,郭待封老子是李刚。

另外就是府兵制。

不是李威带着穿越的知识看到的,刘仁轨在李威穿之前,就在***说过,认为府兵制和临时募兵制都不能适应国家的军事需要,如果突然发生战争,唐朝将是没有兵备的国家,一蹴而倒。看一看,大规模出征一次,动作慢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将兵员召齐,动作快,也需要几个月时间。

实际上府兵制开始在崩溃。它建立的机制,就是有足够的永业田,又免税,让府兵本身一家不愁温饱,所以自备武器物资,甚至自备粮草牲畜,到了战场上也会勇跃作战。

然而现在田地不够,甚至某些官员照样征税,有的官员将士前面一死,后面将分封的永业田收回。在这个情况下,将士会不会再不顾忌自己生命去作战?况且都征了税,就是没有征税,还不知道家中能有三亩地,或者十亩地,少了自己这个劳力,家人会有什么情况。况且还要自备武器物资粮草。所以许多府兵纷纷逃亡。

咱为了家人,宁肯做逃户,也不去当兵。

因此,大规模作战,只好临时募兵。实际上迫于无奈,朝廷也渐渐主动提供物资武器粮草,减轻府兵的负担。

但刘仁轨看到了这条弊端,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威在青海屯田,似乎是一条道路。但也不能让士兵一驻扎就是十年八年不回去,所以让一部分将士家属迁移到青海,然后让一些光棍娶羌女胡女为妻,安家立业。这解决了两万多将士的永久屯边的难题。家就在青海了,可以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又有充足的永业田,将士不怨。然后今年秋后,粮食丰收,再迁一些家属过去,再召一些贫困人家,但子弟强壮的百姓到青海为兵。以熟带生,反正吐谷浑与羌人打废了,有一个活靶子。这样一步步将不愿意留在青海很长时间的将士替换下来。

但还是没有解决,现在战场只是放在河湟九曲与积石山一带,最远的地方不过几百里路,多是骑兵,不耽搁行程。一旦青海拿下来,最远的到了柏海乌海伏罗川,如何驻守?

边将又怎么办?时间长了边将有野心,手中有兵有粮,会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

这是青海,西域与漠北又怎么办?驻兵少了不管用,有可能一败,连同家属都遭到胡人的杀害。驻兵多了,那个愿意到西域与漠北垦田?再说漠北又能种什么?

不但府兵,因为这种制度,朝廷也渐渐缺少将才。

西域大战,薛仁贵等人暂时驻守在青海,是不敢离开了。刘仁轨年已高,又不好前去,也不能让太子再行出征,也只有裴行俨一人适合。

但建议没有错,可说话的方式是错误的。

朝中肯定不止一名宰相的,真相使相,大多数在五六人,六七人之间。可总有一个为首的,原来是阎立本、张文瓘、戴至德、郝处俊轮流为首相,几人先后去世,或者年老,转到郝处俊为首相。现在又轮到了刘仁轨。

然后在政事堂发言,第一个发言的皆是首相。就象早朝一样,皇上会让太监宣奏一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大臣们举着牙笏,开始进奏事务。没有那一个还没有等皇帝没有开腔,就开始说道:“臣有本要奏。”

武则天这一手很是漂亮。

李治让刘仁轨做首相,可是刘仁轨因为青海之事,多少背上一些污点。功劳大,可因为这个污点,有的大臣也是不耻的。但是裴炎呢,家世、政绩、作风、学问,无一瑕疵。

而且此人做得很高明,暗中投奔了自己,明面上却没有流露出来,只有少数人知道,裴炎相帮皇后的,可具体地说,又说不出来。武则天对他也容忍,放纵他做出这种假清高。

因此连李治都认为裴炎,有可能倒向武则天,但倒得不厉害,能顾全大局。甚至裴炎正是李治一手拉上来的,心中对裴炎还抱着希望。李治这个想法,更不要说其他大臣。

郝处俊一退,裴炎的名声已经凌驾于刘仁轨之上。

裴炎说完了,看着众人。首先眼睛盯着薛元超,薛元超会意,心中苦涩,刚刚象皇后做过表态,只好无奈说道:“裴相公言之有理。”

不是说裴炎话说得对,是支持裴炎来抢班子。

这二人表态,郭待举与郭正一也跟着表态,甚至他们才来政事堂,恐怕这中间的关门过节,都不清楚,稀里糊涂地说了对。

于是又将眼睛盯向魏玄同与岑长倩。

魏玄同与裴炎关系莫逆,人称耐久朋,也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他们还是朋友,只好说道:“裴相公言之有理,但裴侍郎刚刚回来,也不能立即就离开……”

这是委婉的点醒裴炎。

为了国事,让裴行俭平定西域可以的,若是为了削弱太子的势力,刻意为之,恕我不能赞成了。咱朋友归朋友,可不能因私废公。

“只是安排一个人选,不是让裴侍郎走,再说,还在征兵,谋划,也要过一段时间。”

这一说,魏玄同没有反对,默认下来。

又到了岑长倩,五人往一起一站队,岑长倩只好说道:“我也同意。”

崔知温不会理睬裴炎的,皇后拉了我一把,我不反对就是。但你这个裴炎,休想我站队。不吭声。可这已经足够,至少以后在议论政事时,证明了裴炎,比刘仁轨掌控更多话语权。

这一次裴炎在政事堂成功地抢到了班子,终于流传出去。

当时只是眨眼之间的事,岑长倩都没有时间来想明白,回想过来,已经晚了,身上打着裴炎的标记。

可是传出去,朝中的重臣就有时间慢慢细想,细分析。一想,立即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太子虽然回来,可是朝堂上的风向,并不是刮向太子的,而是多半刮向皇后的。

这不是行军作战,再会用兵,到了朝堂上,也没有作用。

朝堂上要会权谋。太子无论怎么聪明,权谋之术不及皇后的,再加上皇后手中掌控着批阅政事的实权,又掌控着内宫。太子无法掣肘。

于是在面见李治时,李义琰数次欲言欲止,又不大好说清楚。然而李治半昏半明,此时忽然变得昏庸起来,居然没有听出李义琰的话音。倒是不想给她听的人听了出来。

几相退出,李治困乏,到后面休息。

武则天对李首成说道:“这个李义琰不简单哪。”

“天后,不必担心,他不及郝处俊远矣。”

“派人盯一盯,有此人在,以后我们母子必然不和。”

“喏。”李首成下去安排了,不是跟踪李义琰,是找李义琰的把柄,将李义琰也顶下去。

郝处俊听了心急,然而他罢了政事,却束手无策,找到了刘仁轨,问道:“刘相公,为什么你居然让裴炎策反了几位平章事?”

李义琰和郝处俊很急的,刘仁轨却是不急,说道:“那也未必。几位平章事才来政事堂,不大懂规矩,四人当中,魏玄同、郭正一与岑长倩对太子同样抱着好感。就是郭待举与太子没有来往,可他对皇后也没有多少好印象。裴炎此人虚伪无耻,但现在披着道德的外衣。一旦真相揭破,就是魏玄同也会与他割席而分。再等等吧,马上太子就要回来,太子一回来,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但是郝处俊不相信。

纵然太子回来,捡的也只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正在说话间,仆役进来禀报道:“郝相公,阿郎,太子殿下到了东都。”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龙吟壮歌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俏女警穿越卷入皇位争夺战:刁蛮王妃(全本)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