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百五十七章论菊

但狄仁杰却又是一解。w

本来四件大事,件件是大事,件件是善政,水利又衍生出来一些善政。太子监国多次,一直缄默少言,这一次颇有些象楚庄王,齐景公,无论象谁,都表明太子将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

有作为,又仁爱,又到了二十多岁。皇帝陛下身体不好,时常生病,连奏折都需要皇后读给他听,甚至索xing让皇后代为批阅奏折。不是皇帝年老无用,病情拖着,已经不是刚继位时的皇上了。不比较罢了,一比较,皇上如何自处?

因此,得要有争议,有了争议,这几件事,看起来就不完美。不完美对太子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当狄仁杰将个中原委一说,李威啼笑皆非。

其实这样做,想得没有那么复杂,也不想有争议的。只是看到杨徐二人之死,心中不快,某种意义,二人是李威的未来准丈人,恼恨父亲做得太薄了,反击一下。

李威又开始关注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威力很小的,所以称火药,一个是火药,一个是炸药,这中间有很大的区别。不过黑火药当作烟花爆竹,倒是可以。想提高威力,配方更要精确,以及更精纯的硝石与硫磺。询问了一下将作监与工部的官员,一个个莫明其妙,但有官员提醒李威,其中硫磺多用作药方,可以询问宫中的御医。

询问了一下御医,御医又说硫磺多用,硝石用得很少,皆是从民用所得,想要纯度的硝石不知,只知道士炼丹时,使用了大量的硝石,以及硫磺,甚至都是他们自己所配制。

李威呆了一下,才想起一件事,火药岂不正是道士炼丹时所发明的?也不能说发明了火药,只用来做烟花爆竹的,宋明同样有许多火药武器。不过对匠人的轻视,技术进步缓慢,才让西方人超越。

想到这里,再次来到大明宫。虽然说李治不重方士,可十分着重道教,只与李世民与李渊不同,李治将佛道二教摆在平等的位置。最好的炼丹道士,还是在皇宫,比如长安城中大明宫的三清殿。建筑气势宏伟大,也是大明宫中唯一一处从平地起筑高台的建筑物,里面就供养了无数的道士。有的精通“法术”,有的精通道家真义,有的就善长炼丹。

但无论道教还是佛教,总体来说,现在只是满足人们的一种向往,甚至某种意义上,也是教化百姓,并没有发展到干涉政治的地步,更没有什么国师天师,出现在朝堂之上。因此,李威到来,这些道长们都很惊讶。

李威说明来意,几个道长不敢怠慢,将几个炼丹的道士请了出来。李威看了看,点了其中一个岁数最大的道长,问了他的名字,回答道号叫清虚。李威这才询问硝石与硫磺的事。

找对了人,清虚立即做了祥细的解答。

硫磺在医疗上有很多作用,比如镇咳祛痰,消炎缓泻。不过无论是炼丹或者医疗,认为硫磺是金石之药,与砒霜一理,皆有巨毒。因此,在使用之前,用烧灼的形式伏一下,又叫伏火,使毒xing失去或者减低。fqxsw名医孙思藐在丹经中也刻意提及此事,用硫磺与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砂罐子里,掘坑与地平,一段时间后,掘起放在砂锅里用木炭炒。李威听得冷汗涔涔,估计那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否则这一炒绝对会出事。等烧不起焰火了,取入混合物。但这些炼丹家已经知道这三样东西混合后,会有剧烈的反应,用了一些措施,控制反应速度。

攀谈时还让李威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南北朝时候,北齐四面被围,形式困窘,又失去了火舌的来源,于是宫女想出一个办法,用柴bāng沾上硫磺,放在火刀上划,可以划燃,名曰发烛。一度因为生活艰难,某些后妃们刻意经营发烛,改善生活。因此,提炼硫磺很早就在为之。只是关中硫磺产量很少,大多数在温泉与火山口才有,但有。清虚也有一套完善的提炼纯净硫磺的办法。毕竟想炼好丹,也需要各个材料纯净的。

硝石又叫土硝,产地很广,并且也知道将土硝,提炼硝酸钾含量很高的水硝之法。

准确说,黑火药各项技术,已经成形,离黑火药出现,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比李威想的还要乐观,李威这才开口,说出自己的请求。当然,不能在三清殿试验,弄不好让三清殿出现火灾,又要招惹口舌。还有,试验时量不能太大。虽然威力小,可只要量足,炸死人,还不成问题的。又再三警告,不能接近火源等等。

总之,李威心情大好,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一下清虚的炼丹过程。又发现了清虚所用的两个小炉童竟是两个十三四的少女,长得眉清目秀。不由多看了一眼,心里在猜测这个牛鼻子,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女童。

两个小姑娘正在用扇子扇丹炉,让他看得不好意思,扇子都扇偏了。

……

算是新政,可是冰火两热天。网

新粮仓反对的人很少,而且就近运粮,节约了大量开支,又让百姓少了许多徭役,甚至因为朝廷出了重资,阻止了粮价下滑,爱益的人多,受害的人少。又不是谋利,上下一片赞成之声。

可是几个蕃市引起的弹劾比较多了。李威倒是听到另一种声音,原来唐朝立国之初,战争很多,又因为突厥强大,西域以及灵武之地,有许多落在突厥人手里,战马一直不足。所以下令禁止贩马。这些年,这条禁令松驰,不是经商的百姓都不知道此事。直到这道诏书下达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大型牲畜是禁止私人贩卖的。

儒生们十分反对,认为朝廷是夺利。可百姓都很是赞成,边塞的胡人将马牛羊当饭吃,放在中原多好。别的不说,就说长安郊外,多少户人家合伙养一头大牲口,都当作了宝贝。马牛可以用来耕地,骡子与骆驼可以用来拉货。一旦放开,价格会下跌,也是便民。只可惜北方放牧的是黄牛,江南迫切需要的水牛依然很罕见。

到了海市与出海,老百姓不懂,一个个缄默不语。但大儒们反对的人更多,远远超过上次议授几个商人爵位之事。商人自己表现同样不是很热烈,对海外的种种不熟悉,虽然也看到听到一些胡人与大食人靠丝绸之路与海运赚了许多钱。然而对大海陌生,怕有风险。又是为新渠筹款的,出的钱少,得不到名额,出的钱多,自己又拿不出。能拿出的又不想谋这个财,居然僵持下来。最主要是看到众儒群情激愤,那个所谓的岛主,只是虚衔,连一个正式的品阶也没有。朝廷又制订了许多框架做了限制,让许多人打退堂鼓了。

询问的人有,有动向的人却是很少。

这让李威感到郁闷。

秋天又深了一分,风一吹,已经听到沙沙的落叶声。

李威正在崇文馆,听大儒们讲解经义。策划是他的,具体执行,不管了。再说,也吵得狠,不大想听。于是继续代父亲“监国”,甚至有意识尝试批阅一些奏折。但也感到自己还是有缺陷,因此,批阅得不多,多是以学习为目标的。有时候也回到东宫,甚至继续在崇文馆学习经义。

这也是身体慢慢强壮起来,精力好了。换作前年的身体,绝对承受不起。

一个太监走了过来,说道:“殿下,皇后请你去大明宫。”

将李威引到蓬莱山脚下,紧挨着太掖池有一个凉亭。太掖池里的荷叶全部开始渐渐枯萎,但凉亭东边却有许多菊花,开得正是浓烈。武则天就坐在凉亭里,品着茶,看眼前的秋景。李威走过去,行过礼问道:“不知母后喊儿臣前来何事?”

“本宫好久没有看到你了,喊你过来陪本宫说说话。”

“儿臣不胜荣幸,”李威答道。

随便聊了几句,武则天便询问起他的几项新政进展。

经过这么长时间,老谋深算称不上,但对政治懂了许多。也看出来了,现在母亲权利是在内宫之中,朝堂上的基础却是很薄弱。对朝堂的影响是寄附在父亲身上,父亲不给母亲处理政事的权利,母亲依然只是一个纯粹的皇后。又因为母亲这段时间,做人低调,几乎朝堂上的所有重臣都将母亲遗忘了。

但李威不敢疏忽母亲的,小心地将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说了出来。

武则天只是聆听,一直没有说话。等到李威说完了,才说道:“好久没有听到你写的诗了,这四周菊花皆已金黄,可否为本宫作一首诗?”

更不明白母亲心意,心情又不大好,随便拣了一首诗yin了出来,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武则天道:“这首诗中略有肃杀之气。”

不过每人喜欢的花卉皆是不同,这个儿子多半喜欢的是荷花,自己却是牡丹,又说道:“自从陶渊明一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皆以菊花雅淡。其实本宫不是很赞同,菊绽放在秋天,是他花凋零之时,孤芳自傲,xing格泼烈,不能算作雅约。一到了秋天物开始凋零,正是冷肃之季,虽然开得芬芳,更不能说是淡然澹泊。”

不知道母亲是随口而说,或是另有所指,或者对陶渊明没有好感,李威应了声:“是。”

“你既然作出这首诗,心情大约不快。其实驭人之道,亦同驭马,一味软弱,便是可欺了。”

武则天语气很柔和,可话音里分明带着浓浓的杀戳之气,话音刚落,四周一片金黄的菊花,都仿佛害怕地低下头去。

然后又说道:“去吧。”

李威云里雾里,不可能母亲喊自己前来,询问几项新政进展,其实不问,想母亲在大明宫估计都清楚地知道了。又不可能与自己谈秋天谈菊花。或者另有所指,想不出来。于是到了傍晚时分,来到狄仁杰府上。老奴端上了茶,李威喝了一口,道:“狄卿,今天孤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

没有办法了,想不明白,只好询问狄仁杰。

“臣不敢,殿下请说。”

李威将母亲传唤自己的经过说了一遍,狄仁杰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道:“皇后昔日驯马之举,殿下可听说过?”

“听过,”岂只是听过,这则故事在将来源远流长。

“皇后与殿下交谈时,臣不在场,也不敢妄自揣测,可能皇后想法……是想殿下对言官态度稍作强硬?”狄仁杰拧着眉头,不大确定地说着。

“对言官强硬?”李威惊讶起来。

言者无罪,比如朱敬则对自己父亲发飙,父亲虽恼怒,仍然给予奖励,也就是鼓励大臣进谏的。确实,某些儒生与言官的进谏与上书,给几项新政执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甚至打消了商人的积极xing。

但不能说言官不好,没有言官的进谏监督,君王就会自大妄为,下面的大臣也会欺上瞒下。良xing作用远远大于负面作用的。对言官的进谏,采取强硬的态度,就是父亲,也不敢。

不过又狐疑地问道:“母后是帮助我?”

这一句话外之音,狄仁杰都没有听出来,小心地答道:“毕竟事关关中漕运未来,甚至可以为国家带来大笔的赋税,殿下几项议事,利大于弊。即使是皇后,也不想因为言官进谏,使几次新政最终取缔。”

也不是很肯定,对言官肯定不能采取强行措施,不让他们进谏。皇后难道还有其的话外之音?又或者是皇后随口说说,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可又不大象。因此又猜测道:“或者皇后,不是指言官,只是提醒殿下,做事要果断一些。”

连狄仁杰都不能肯定,只有一点可以确定,说这句时皇后对太子没有恶意。

第二天,韦弘机送来了广通渠图纸,这是初步的图纸,正式开挖时,还要作进一步调查考证。李威看了看,再次找到几位宰相。李敬玄等人看着图纸商议,忽然李威灵机一动,让太监将一些言官喊进来。上书反对的人很多,有言官,还有朝野的儒生,儒生没有办法了,只好动言官的主意。

几十名言官一会儿走过来,李威说道:“你们立即去三门峡看一下,看完了回来,写一份上疏给孤,孤对祖皇帝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民是何民一直不解,你们看过后,回来顺便也告诉孤……”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一品萌宝痞妃娘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