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秀刚刚走出废品站,迎面走来一男一女。
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脚上都是小皮鞋,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人。
“你有没有在附近见到大概这么高的小男孩?”男的比划了一下自己腰部的位置。
王秀强装镇定,摇了摇头。
说话的人看王秀穿的如此破烂,也没有什么和王秀说话的欲望,摆摆手让王秀赶紧离开。
自己小声嘟囔了一句,“这破孩子跑到哪里去了。”
“要是让别人知道,我们家的脸都要丢没了。”
王秀不敢往废品站里看,担心让两人看出端倪,只好脚步匆匆地离开这里。
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大队长正用喇叭喊着今晚开会的通知。
王秀没有在意,以为是为了红薯粉坊这件事情而开会。
毕竟这件事情早前已经确定了,连人员都已经选好了。
只不过因为粮食减产,这项工作不得不暂停。
村子里有不少人都对这件事情怨声载道,大队长自然要开会敲打一下。
结果开会的内容却并非如此。
“城里有知青要来他们李家村,大队长召集众人是想给知青安排一个住的地方,让众人投票。”
知青下乡这件事,大队长用村子里的喇叭和村民宣传过。
知青下乡的目的是让在城里受过教育,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人来到农村,帮助农村发展。
知青下乡这事情已经在广播中听说很久了,只是他们村子一直没有这样的事情,有不少人都感到好奇。
村子里对知青的看法不一,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知青是城里人,来他们村里,是带着知识帮他们发展来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对待,让城里来的知青感受到他们村子里的热情。
从而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教给他们,这样说不定他们以后也能变成城里人。
但还有一部分持反对意见,认为城里来的同志,根本不会做农活,来到村子里别说教育他们知识了,别给他们添乱就是好的。
尤其是这次来的知青,一共四个人,两男两女。
估计来了村子里就会抓瞎,何必给他们特殊照顾,随便找个地方住就行。
王秀站在人群中没有表态。
而是想起自己之前在现代刷视频看到的一些东西。
她虽然有些抗拒从李雯雯身上,得到李雯雯记忆中,自己的生活经历。
但是她从视频中其实了解了不少这几十年的历史。
现在知青下乡不过是个开始,主要还是围绕在对农村感到好奇。
或者是被新闻激发,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自己主动报名,得来下乡的机会。
但是再过几年,知青下乡的活动,将会从主动变成强制。
家里只要有没结婚,不上班也不上学的孩子,至少要有一个下乡的,这是制定好的指标。
而知青下乡后,有的因为结婚生子,永远都扎根在农村的土地上。
也有人抓住了后来的机会回到城市,两者的境遇千差万别。
下面吵成一锅粥,基本上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终于选出了一座宅子。
是姓李的一个老头。
李老头有个女儿嫁出去很多年,前两年经常会回家看看,并且承诺以后会给李老头养老。
但是这两年来李老头家里的次数越来越少。
偏偏李老头现在这个年纪,已经是力不从心。
女儿不来,只能自己去女儿那里。
李老头去了女儿那里一天,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能看出来,李老头越来越沉默。
而现在在一片争吵声中,李老头主动站了起来,他可以分出家里的两个房间,让下乡的知青住下。
但是同时村子里也必须承诺,会管他的养老。
不至于让他这把年纪,活活饿死自己。
村支书没想到李老头会把事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得这么清楚。
因此看向大队长时,眼中难免有些幸灾乐祸。
用辈分来说,李老头是大队长的长辈,即便是李老头不主动说起来。
大队长身为晚辈和队长都要好好对待李老头。
可是这话说得这么明白李老头显然是不信任大队长。
村支书在村子里的威信不如大队长。
现在能看大队长吃瘪,他很乐意。
不过大队长也算是久经风浪了,只当看不见村支书的目光,一口气答应下来。
关于知青的安排算是结束了。
王秀和李成祥回了家,正在对着手机视频中的步骤,一点点整理塑料薄膜。
这是王秀专门从现代买来的。
他们学习了好几天蔬菜大棚的技术,决定自己搞一搞试一试。
为了不引人注意,王秀和李成祥决定先将大棚搭建在自己院子里。
城里的知青来得很快,第三天一早,大队长便准备去县里接这次的知青。
顺带叫上了王秀一起。
村子里基本上都知道王秀每隔几天就会上县里,经常会去找自己姐姐,有不少人拖王秀用鸡蛋换盐或者火柴,王秀从来没拒绝过。
连大队长都不得不承认,王秀对县里的熟悉程度,是高于他的。
和王秀一起,是想要王秀带路。
县政府,一早就送来了四位同志。
县政府的人帮忙办了手续,最后一次对着四个人确认,“你们确定要下乡?最后地点是李家村?”
“红章没落下之前,你们还有反悔的机会。”
两男两女分立在两侧,“我们确定。”
盖章的负责人,看了一眼四个人中看起来最娇滴滴的小姑娘,用眼神示意,但小姑娘仍旧坚定点头,没有一点反悔的意思。
倒是身旁的另一个人,眼中有着明显的不耐烦。
张口想要拒绝,但看身旁三人都表情严肃又激动,将自己的话语吞了回去。
换了一副笑脸,催促盖章负责人,表明他们四人的决心。
“看起来情况比我们想想中好多了。”四人办好手续,在县政府门外,等着来接他们的人。
“希望这次我们能做出一点成果。”一个皮肤黝黑的高个男生扫了点点头,应和着方才说话之人。
本来他们的下乡选定地并不在这里。
只不过在听到洪水的消息之后,几人换了原本的地址,决定来这里试试运气。
“村子里人生地不熟的,等我们到了,就少说话多做事,先不要急。”年龄最大的男生赵成开口叮嘱。
方才不耐烦的女生翻了个白眼,只当做耳旁风。
赵成皱起眉头,但想起离开之前老师的话,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其实王秀也是第一次来县政府这里。
毕竟她倒腾货物这件事情,政府虽然不怎么查。
但是也没人敢胆子大到来政府这边达成交易。
看着大队长满面笑容和几个知青交接,王秀功成身退的离开。
今天来县里没带货物,她准备再去一趟废品站买车铃铛。
今天废品站很清闲,听到王秀要找的物品后,废品站的负责人,弯腰从自己的桌子底下拿出了两个。
“这都属于好东西,我们仔细放着呢。”
王秀拿了东西准备付钱走人。
旁边传来一个小孩儿的声音。
“阿姨,这些书称重能卖多少钱啊?”王秀好奇地看去。
小孩儿也看见了她,急忙低头。
但王秀已经认出来了,是昨天在废品站见到的小男孩。
她的视线又从那些书上滑过。
这些书少不得有十斤,也不知道这小孩儿是怎么拿过来的。
书面封皮上都是英文书,让人看不懂。
“这些都要卖?你家大人知道吗?”
废品站的负责人和王秀一起看着小男孩儿。
“知道的,只不过我家大人要上班,所以才让我过来卖。”小男孩一口咬定,催促着废品站的负责人快点称重。
说自己家里还有个三岁的妹妹在等着自己,要快点回去才能安心。
王秀看着英文书,很好奇,只是她也看不懂,并没有开口说自己要买下来。
小男孩在拿到钱之后,抓着钱一刻不停地跑了出去。
王秀也心满意足地拿着自己的铃铛,已经想象到自己骑自行车来县里的模样了。
王秀走在路上忍不住晃了晃手中的铃铛,叮铃铃的响声,让王秀大感高兴。
但她也没有多耽误时间,加快了脚步。
她还接了隔壁村的一个喜宴,今天下午还要过去商量结婚那天的菜单呢,可不能耽误。
在喜宴上掌勺,王秀其实赚的并不多,但王秀现在挺享受在厨房挥斥方遒的感觉,想更锻炼自己的厨艺。
而且王秀心里其实还有一个谁都不知道的梦想。
等周边大家都知道她做菜好吃的时候,说不定她的名声就能传到公社乃至县里。
这样等以后哪家厂子或者是国营饭店需要厨子的时候,自己就能多一次机会。
这个年头城乡差异是巨大的。
农村户口在招工方面,甚至都不具备同等参加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厂子招人,都是要城里户口,然后卡一卡学历,再加上工厂子弟的考试,根本轮不到农村户口的人来竞争。
所以王秀一直觉得自己想去国营饭店当厨子这个愿望,可以说有着巨大的鸿沟。
毕竟光户口这一项,就把她卡得死死的。
虽说王秀心里也清楚,只在村里做菜,虽说能经受周围村民的夸赞。
想要真的将自己的名声经营到县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王秀没有别的路径,她的起点太低了。
这是她目前能想出来的最适合她的路径。
而接下来,王秀也准备在王芬这里使使劲儿。
王芬已经开始上班了,认识的同事将会越来越多。
如果王芬能在上班间隙帮自己宣传厨艺,等县城里的人结婚,也让她来做主厨。
那她厨艺的名声才会传播得更快。
王秀心里想着事情,走路自然慢了一些。
再加上隔壁村子里的路不太熟悉。
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她竟然又一次在隔壁村的村口看见了之前在废品站的小男孩。
小男孩买了大白兔奶糖,正一颗颗分给一个三岁大的小女该。
小男孩自然也看见了王秀。
看到王秀后,下意识地将妹妹挡在了身后。
恶声恶气地问:“你是谁?你来做什么?”
小男孩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你收了他们多少钱?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王秀听着小男孩恶声恶气地问着,小女孩从后面偷偷探出头来观察。
王秀挑挑眉没有理会小男孩儿的话,反而等在了一旁。
这个村子她不熟悉,她已经和人说好了,对方会来村口接她。
小男孩见王秀不作答,整个人更是高度警惕起来。
身体微躬,像是即将发怒的小狼。
“他跟你说了什么?你为什么跟着我?”小男孩一句接着一句,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我们只是碰巧遇到。”
但小男孩对王秀的解释完全不信。
他两天之内,接连碰到了王秀三次,坚持认为王秀一定是在跟踪他。
因此语气越来越凶。
“小强,你在做什么?”不远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住着拐棍走了过来。
“不能随便对着别人大喊大叫。”老太太对着王秀抱歉笑笑,低头教育自己的孙子。
“奶奶,她不是个好人,这个人是那个坏蛋派来的,她是故意的。”
“我们应该把她赶出去。”小男孩放低声音对着奶奶解释,但看向王秀时,依旧龇牙咧嘴,做出一副自己很凶的模样。
老太太本来神情和煦,听到小男孩的解释之后,表情变成了警惕的打量。
催促着孙子带着小孙女离开。
“我不是,我是来和陈家商量喜宴的菜谱。”王秀解释了一句,低头去看小男孩。
小男孩神色有些尴尬,张张嘴,没出声音,对上王秀的视线后,低着头跑开了。
“这孩子心眼不坏,就是容易多想,给你添麻烦了,真是对不住。”老太太看着孙子跑开,对着王秀解释了一句。
王秀想起在废品站外面见到的那对男女,心里清楚这位老太太可能并没有骗自己。
但也明白,依照今天小男孩卖书的行为,估计小男孩也不是个真正吃亏的人。
因此没准备同老太太多交流。
但老太太不知是不是平日里没人说话,太无聊。
反而和王秀站在一起,同王秀讲起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