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仔细挑选了新鲜的食材,仔细询问摊主每一种食材的来源和特点。他挑选了一些新鲜的海鲜,配上刚刚采摘的蔬菜,还有几根上好的香料。他知道,这次的菜肴,除了需要技术上的展示,更要在口感和呈现上都有所突破。
当他回到院中,开始准备晚餐时,四合院内的气氛变得格外静谧。晚风轻轻拂过,院中的几盏灯亮起,柔和的光线映照在桌面上。石桌依旧稳稳地立在那儿,仿佛它也在等待着这一顿盛大的晚餐。
雨柱开始熟练地切菜,炒锅上冒出阵阵热气。随着食材进入锅中,香味渐渐弥漫开来。他的动作越来越迅捷,心中的焦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一刀,每一勺,他都用心去做,仿佛在这片刻的专注中,他与这座四合院,甚至与那张石桌之间,都产生了某种无形的联系。
他已经不再担心石桌会坏掉,也不再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他知道,正如那句老人说的,物品有它的生命,而人的生命,是无法被这些外物束缚的。他会在每一顿饭、每一道菜肴中,注入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菜肴的完成,雨柱端着最后一道菜走到石桌前。他放下盘子,望着眼前的餐点,心中升起一股自信和满足。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做饭,更是他对自己厨艺的一次突破,是他对生活的全新理解。
“今晚,终于能好好享受这一切了。”他喃喃自语,心情轻松愉快。
坐下,品尝第一口菜肴时,雨柱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每一口都充满了他努力和专注的味道,仿佛每一道食材,都能与他的心跳同步,和石桌上的纹理共鸣。
晚饭后的气氛依旧平静,但何雨柱的心情却有些复杂。石桌上依旧摆着他精心准备的菜肴,那些食材在热锅中翻滚的声音似乎也已成为背景音,但他却一点也没有感受到以往的满足和舒适。餐后,坐在院子的角落里,阳光已经完全消失,空气渐渐有了寒意。他的心头却仍然浮现出一个令他烦躁的念头。
刀功太好了。
他抓紧手里的茶杯,望着杯中的茶水,眼神却飘忽不定。今天做菜时,他的动作一如既往地迅捷,刀法精准,丝毫不拖泥带水。切菜时,那些食材被他处理得干净利落,连最硬的胡萝卜也被他刀刀分明地切成细丝,极具美感。
然而,这一切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像往常那样的满足感。反而,他有些愤怒,甚至觉得有些委屈。为什么?为什么自己总是能这么精确地切好每一道食材,却依然无法让内心获得真正的安宁呢?
他忍不住想起了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做菜,要有心。”但今天,他的心情一直无法安定。他的刀法越是熟练,越是精致,反而越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某种东西。那些刀工已经完美到无法挑剔的地步,然而他心中却始终有一丝焦虑挥之不去。
“我到底在做什么?”他低声自语。
之前他也曾想过,或许自己做得太多,心里已经被技术填满,渐渐失去了本该有的热情。无数次切菜、翻炒,已经变成了习惯。每一刀下去,食材变得完美无瑕,厨房也变得井井有条,但他总觉得,自己与这些菜肴之间,缺少了某种深刻的情感。
“刀法太好,心情却不见得好。”何雨柱自嘲地笑了笑,眼前似乎有些模糊。就算自己能做得再好,内心的某个角落却始终空落落的,仿佛缺少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
他停下了思绪,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头看着那把磨得锃亮的菜刀,雨柱突然有些困惑——当初他为什么那么在意刀法的精准?为什么总是想着用刀让一切变得完美无缺?
“不就是做饭吗?”他一边想,一边拿起刀,指尖微微摩挲着刀柄。刀刃透过灯光反射出一道冰冷的光泽,几乎能让人感到刺眼。这把刀,曾经让他无数次在厨房中感到自信,感到骄傲。然而,现在,他却觉得它有些陌生。
“是不是我太过于执着于刀法,忽略了自己做菜时的心情?”他喃喃自语,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刀。
突然,他感到一阵焦虑涌上心头。自己到底做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技术上的完美,还是为了让自己在每一顿饭中都感受到某种独特的情感?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在不断追求刀工上的完美,却忽略了做菜真正的意义。
“我是不是……忘了自己最初为什么会做厨艺?”他感到一阵无力感,低下头,闭上眼睛,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就在这时,老人从门口走了进来,似乎察觉到雨柱的异样,慢悠悠地走到了他身边。
“怎么了?”老人停下脚步,问道。
何雨柱抬头,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但那种无从言表的烦躁仍然在他心头盘旋。他叹了口气,声音有些低沉:“前辈,我好像有些不明白自己做菜的意义了。我总是想着刀法要完美,想着每一道菜都要做到极致,结果却发现……我似乎迷失了方向。”
老人静静地听着,眼中没有责怪,只有一种深沉的理解。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默默坐到何雨柱旁边,目光注视着院子中的风景。
“你不必去追求完美。”老人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一种与年龄相匹配的沉稳。“做菜的路,哪有完全的完美?你想要的不过是一份感动,一份情感,甚至是那份滋味的流淌。技术再好,但心情不能失去,这才是做菜的根本。”
雨柱低下头,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暖意。是啊,做菜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食材与厨师心境的共鸣。每一刀下去,甚至是每一滴汤水,都承载着做菜的人对食物、对生活的热爱。
“前辈……你说得对。”何雨柱轻轻点了点头,心中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