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张超入京,走的是运河。他准备等待孙交一起上京,要知道运河两岸硝烟不断,他身边保护一堆,倒没有什么大碍;反而是孙交,他一个文臣,孤家寡人,要是出什么事情,到时候到哪里找一个这么合适的户部尚书呢。
对于很多名气很大的文臣,特别是清流,张超根本并不是很喜欢,大部分都是伪君子,除了一张嘴,别的啥本事都没有。但是任何时代都有特别,比如眼前这个孙交,同样名气很大,同样属于清流一脉,但确实非常的能干。
孙交出生于湖北钟祥,是成化年间的进士,孙交的仕途之初很得王恕的欣赏,在吏部干了十几年,算是一个老的组织工作者。
后来孙交又提督过四夷馆,算是做过外交工作;孙交在边疆担任官员时,很喜欢种树,为三北的绿化做过贡献;孙交还做过户部侍郎,管理过国家仓库。
长期各岗位不断的工作锻炼,提高了孙交的工作能力,开阔了孙交的眼界,加上孙交喜欢读书,博学多才,所以孙交就成为了大明少有的实干型人才。
孙交为人十分清廉,这一次帮助张超负责后勤,经手的金银不下百万,账目都很清晰,所以张超在南京六部堂官之中,最欣赏的就是孙交。
楚地出人才,不仅仅是在清朝,在明代也同样如此。这一路两人不断交谈,交流彼此治国的观点,都感觉受益颇深。
孙交因为恩主王恕当年对于张超的观感,一直与张超接触不多,但是这一次张超主动推荐他担任户部尚书,又在徐州等着他一起上京,如此盛情,孙交也相当感念,所以两人虽然理政观点有点差异,但交谈的过程倒是十分愉快,慢慢的范围就扩大了,甚至谈论起朝廷的人事。
这就聊到了张彩,当年张彩和孙交在吏部同时被王恕器重,可是现在张彩仕途太过激进,灰溜溜的被赶回了家,而孙交则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了户部尚书。
张彩在刘瑾专政期间是吏部尚书,而孙交则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吏部侍郎,说起张彩,孙交很是叹息。
张彩有才,不管这个人人品如何,他确实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吏部尚书。他在吏部主持的若干考核改革,都非常有效果。
甚至刘瑾最让人痛恨的罚米法就是张彩提议的,孙交的工作经验告诉他,大明的官场贪污非常严重,别的办法确实不多,这一招虽然狠辣,但确实十分有效。
这个时候张超笑着说道,“孙公,当日刘瑾伏诛,我坚持留任张彩等人,争议很大,我也被骂的不清。
除了不愿意造成朝廷动『荡』之外,坦率的说确实有私心,我与他份属同年,张彩在吏书的位置上,对于我执政确实很有帮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公所说,张彩太有才干,割舍不下呀!”
张超这么坦诚以待,孙交也不由得连连点头,“用人之际,有时候不得不权变,张公执政两年,朝局十分稳定,足见张公之才!”
听到孙交这番话,张超非常高兴,“我执政两年虽有些成就,但眼前的蓝衣贼,唉,真是万万也想不到呀,竟然有如此规模!”
对于蓝衣贼做大,张超确实没有多少防备,他虽然知道正德年间有一场农民造反,但单凭正德到处跑来跑去,玩什么游龙戏凤就知道这场战事并不严重,谁能知道突然冒出了刘惠起义,让他真是意想不到。考虑到刘惠与他的过往,张超很明显的感觉到了蝴蝶效应。
说起了蓝衣贼,孙交也十分忧心,这一点张超与孙交的利益基本一致,大家都是统治阶级,决不能容忍农民起来造反。
不管是流放反贼以及家属到海外,还是张屠夫的美誉,都说明张超对于造反非常强硬。对于这一点,孙交的态度十分复杂。
长期的宦海沉浮,孙交十分清楚,现在大明此起彼伏的造反,绝大部分源于官绅阶级的贪婪和掠夺,也就是官『逼』民反。张超如此强硬对待,让他总是觉得有些良心不安。
孙交的家乡正好是兴王的封地,他当然听说过汉江上的运奴船。甚至于孙交也亲自跑到江边码头去查看那些贩奴船。这几年,到底有多少人,被贩卖到海外,谁也不知道。
虽然张超看起来温文尔雅,但是从贩奴一事上足以看出张超残酷的一面。孙交饱读诗书,也读过张超的一系列着作,他也明白张超鼓动贩奴的目的,本质在于救国救民。但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学说,对治下的百姓这般残忍,真是罕见的酷吏呀。
甚至于张超不喜欢长子,在孙交看来,根源就是张超长子是地地道道的圣人学徒,所以张超才决不能容忍。
但是孙交也十分清楚,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人心浮动,必须要使用张超。『乱』世用重典,现在中原闹得这么凶,勋阳巡抚管辖地却风平浪静,就说明了张超政策确实十分有效。
但是张超这么做下去,恐怕对于他的未来并不是什么好事。再想到张超庞大的家业,在南直随意一呼,立刻就招募了数千将士,这个人也许会同历史上的那些酷吏一般不得善终呀!
想到这里,孙交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张超看到之后,笑着说道,“孙公可要多保重呀,这一次入京,事务繁忙,没有一个好身体是吃不消的。”
孙交此时已经暗地里决定与张超保持距离,他笑着应和了几句,又与张超寒暄了两句,就告辞回船了。在交谈过程中,孙交的情绪变化,张超当然也有所察觉。
事实上,张超也不会拉拢孙交,这种人物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属于国家真正的栋梁,只要他们能力中立,张超已经很满意了。
事实上孙交对于张超的现状的观感,张超早就有所察觉。他现在让人看到的就如同『露』出水面的冰山,已经让人或明或暗的提醒过。那么哪一日冰山突然浮了起来,会如何,张超当然十分明白,他早已经没有退路了。
张超走了出来,他站在甲板上,远远眺望着京师的方向,这一次入京,他不准备再回南京了。
要么是功败垂成,传首四方;要么是彻底改变历史,复兴中华,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此时夕阳照耀在运河上,闪闪发光。大明帝国就如同这夕阳,虽然还十分光亮,但已经临近黄昏,离黑暗已经不远。
在这个时代,张超是孤独的,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无法改变,更何况他们,也许他就是一个堂吉诃德,但即便如此,他也下决心赌一赌,因为这就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