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古约!
归根到底,并非人皇亲自立下的,若非相融人皇之力,否则,早些年的泰岳祭祀就将其解决了。
人皇之力,玉虚境界。
那个境界。
自己还差了一点点。
总觉差了一点点。
到底是差在何处
暂时还没有找出来。
一些路,一些道理,有所得,又好像不太够,修行之,有些进益,就是……总差一些。
是因为自己牵挂星辰古约太过之故
尘世诸般绕身,不能真正的体悟天心
也许如此。
星辰古约。
既然非人皇亲自立下,那么,就不是非玉虚境界不能破去。
破解之法,已经有了,也推演多次了,是否有用也有所想,接下来战神殿一行,若有所得,破去的可能性更大了。
至于禁法领域
要真正的破去禁法领域,非有踏足那个境界了。
那是将来的事情了。
“郡侯有心!”
嬴政笑道。
郡侯既然这样说,定有不小把握的,昊天……会庇佑自己自己的运气应该没那么差。
“嗯”
周清身躯一侧,看向远处来时的方向,正有数人前来,是李斯他们几个文官。
“莫不有突发之事”
嬴政也是看过去。
以自己对李斯的了解,寻常事,他不会这般匆忙前来打扰自己的,故而,非有一些不寻常的事。
“河内、东郡下大雨,大河都有泛滥。”
“沿途郡县有损。”
“……”
“此事是大事,李斯,你们待会拟定一个章程吧。”
“……”
片刻。
阅览完毕从李斯手中送过来的文书,嬴政眉目紧锁,如刚才所想,是一件突发之事。
中原之地有大雨,还酿成水灾了。
今岁,帝国的喜事不少。
如今来看,一些麻烦事也不少。
前有关中的雪灾、冰雹灾,眼下又有中原之地的大河泛滥成灾,郡县受损,民力伤亡。
对比起来,更甚数月之前的关中灾事。
这样的事情对帝国是大事,处理起来,又非很大的事情,相关之事,帝国出现过不少次。
有处理的惯例。
稍有变动,也是因地制宜。
“诺!”
“……”
李斯深深一礼。
“陛下,臣觉此事需要派遣专人亲自处理。”
“中原之地,大河流经的郡县许多,居住的人也有很多,如今遭灾,若是稍有疏忽,民力损耗在其中。”
“更重要……若被一些人异心利用,还会酿成不少的乱事。”
“郑国刚才本想要同臣一块前来的,只是……他正在翻箱寻找大河之地的一些工事图纸之物。”
“若是有机会,或可能够以工事代赈灾,如同当年的郑国渠一样,趁机将大河水利好好的整顿。”
“为防宵小生事。”
“通武侯那里,派遣一些兵士,或可为用。”
“……”
并未转身离去,李斯再次一礼,将所思所想的一些事道出,如果那件事发生在关内,当是一个处理之法。
眼下在中原大河之地,需要考虑的地方就有很多了。
“中原之地,大河之地。”
“李斯,你处事很周到。”
“朕知道了。”
“你等去拟定文书吧,若可,朕直接用印。”
嬴政沉吟之,于李斯之言给予认可。
其实,自己不觉那些人会跳出来,历经诸般事,那些人觉得一场水灾之事就能够影响乃至于动摇帝国在中原的统御
那。
他们就将帝国想的太弱了。
“陛下准备派谁去处理大河水灾之事”
前有关中冰雪之灾,现在又有水灾
周清摇摇头。
星辰古约盘踞心头,一些事总会不自觉想到星辰古约,无论是否关联星辰古约,事情还是要做的。
“派谁”
“就派高儿吧。”
“先前在关中处理灾情之事,还是可圈可点的,眼下,齐鲁之地的大事不多,他的心思……朕有所知。”
“欲要在齐鲁大展身手不着急。”
“接下来看他在大河之地的动作如何。”
“通武侯!”
“王贲的身子近来好像也不为上了,他当年在军中行事,朕是瞧着他一步步起来的。”
“如今,都老了。”
“王贲的儿子中,那个王离还是不错的,李斯所虑,刚好也需要一个军中得力之人。”
“也可让朕看看那孩子的本事。”
“……”
从文书来看,中原之地的大雨还在下,大河已经泛滥了,接下来危及的沿途郡县不会少。
郡县之力有用,还需要更加统一的指挥和调遣。
派遣得力之人
于郡侯看了一眼,嬴政道出一个人选。
那些宵小之辈欲要生乱
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无用。
根本不足以对帝国造成太大的危险。
如若不理会,又似乎过于放纵他们了。
平添烦躁,既如此,那就派遣要人处理吧,希望可以有所得,东郡大营,王贲坐镇多年。
派遣王贲,是不太合适的。
其余军伍之人,好像都差不多。
不过。
其中有一个人不太一样。
王离!
自己知道他的,这些年都在蒙恬军中行事,立下战功不少,如今已经是偏将军了。
距离军中主将还差不少。
前不久调入东郡了,还是自己审定的文书。
王氏一族,世代忠心于帝国。
王离,他可以有这个机会,做得好,自己不吝啬封赏,若是做的不好,那就令他父亲还有王翦失望了。
王翦。
一晃也去了多年。
王贲!
他的年岁其实比自己还要大一些,又常年在军伍行事,身上的伤势不少,近年来,咸阳宫也多有赐下滋补之药。
好像,作用不大。
帝国立下多年,昔年的一位位功臣将军都开始老了,于帝国而言,十余年……才刚刚开始。
“公子高。”
“王离。”
“可用。”
“若是不出意外,当不会令陛下失望。”
秦钟自没有意见。
公子高的确合适,好歹有一些经验,这一次的事情,也是对他的一个历练和考验。
王离。
他的事情,自己近些年所知不多。
大致都在军中行事,虽不如其父亲王贲,也不如其大父王翦,在军中少壮之中,还是不错的了。
“水灾之事虽大,于朕还好。”
“他们应该要让他们自己不失望。”
“丽儿,丽儿如今在咸阳城倒是欢快不少,天明那孩子,朕早早也是看好的。”
“燕丹。”
“他不如朕。”
“当年在赵国都是质子,后来,朕和他都回去了。”
“朕成了秦国的太子。”
“他也是燕国的太子。”
“在邯郸的时候,燕丹曾多次于朕所言,他想要改变燕国,让燕国强大起来,远超燕昭王之时的强大。”
“朕闻之,心中也有那般意思。”
“也想要让秦国更强,让秦国做的更好,超越秦国历代先祖任何一人的好。”
“可惜,世事如棋,多有变幻。”
“朕有所成,他困于燕国。”
“……”
高儿和王离他们的事情,接下来就会有结果和答案了。
如果想要获得一些东西,自然要展现他们的能力,证明他们有资格得到那些。
高儿。
这些年来了,已经给了不少历练的机会,大体而观,还算不错,若言出类拔萃的惊艳
暂无!
而今,让他亲自处理一件事,可有所得。
王离亦是如此。
思忖之,不自觉想到丽儿。
从咸阳传来的消息不少,早早所知丽儿的近况,丽儿近来的日子还是不错的,自己也是安心的。
天明他们去咸阳了,还有另外几个人。
也都是认识和了解的。
残剑他们,多有所知。
召水那个丫头,燕丹的女儿。
在咸阳城见到天明他们,丽儿肯定是开心的,消息来看,多有在城中内外行走。
丽儿。
她的性子本就是自由自在的,多年来一直待在咸阳宫,多束缚了一颗心,眼下,可以放松一二。
“燕国。”
“能够传承那般久,已然是大周的荣耀了。”
周清静静听着,皇兄说的许多事情,有相当多也是自己亲历的,甚至于亲自施为的。
燕丹。
能力有之,力量不足,困于燕国,难以伸展拳脚。
相对于燕丹,皇兄的情形好了一些,也只是好了一点点,后来,则是慢慢更好。
更有如今的秦国之势。
“大周!”
“大周的宗庙社稷持续了八百年。”
“不为短,不为短!”
“……”
燕国,昔日大周三公之一的召公一脉。
传承的比大周正统还要长久一些,的确难得。
大周八百年岁月,都免不了被秦国攻灭的一日,那么,秦国呢嬴政有所思。
将来的秦国也会走到那一步
那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
也是不允许出现的。
是以,自己需要时间。
需要足够的时间为帝国奠就千秋万世之基业,纵然昊天不庇护自己,帝国也要二世、三世的传下去。
“姐姐,这场雨都已经下了四日了,明儿还不停吗”
“在甄城待了这些年,如这样大的雨,还真没见过几次,以前有过类似的,也很快就停了。”
“并没有持续太久。”
“这一次……好像格外长。”
“城外的大河……都要满溢出来了。”
“若不是甄城这里的地势稍高一些,怕是已经被淹了,其它地势稍低的地方,估计更难。”
“……”
站在三层的楼阁雅间窗前,极目而视,眺望极远处,欲要一眼看到城外不可得,直接被远处更高的一些房舍拦阻了。
看向另外一些方向,视线则是空阔许多。
欲要随心好好的一观窗外各处,也难以长久,因为,窗外的风势、雨势还在,还很大。
只是片刻,只是百十个呼吸左右,尽管有屋檐、遮棚拦阻,风无形,总会有一些雨水卷进来。
素手轻轻抚摸着衣襟,已经有些潮潮的感觉。
脸上,更是微凉。
眼前的窗户木槛上,更是已经被水气浸染,无法,只得拉下细密的竹帘以为阻挡。
如此,还能稍稍借助竹帘的缝隙看向远处。
嗯。
亦是难以长久。
竹帘之间的缝隙固然不大,那些风雨更为微不可察,刚有将眼睛凑在缝隙处,便是一股股凉气袭来。
芈心摇摇头,轻叹一声,这场雨太大了。
真的很大。
记忆中有这般雨势的有一些。
如这般接连多日的
第一次吧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是第一次。
“明儿”
“够呛!”
“从天色来看,明儿大可能还要继续下雨。”
“消息来看,大河两岸的一些地势稍差之地,已经受灾了,有心的,提前就跑了。”
“无心的,有牵挂的,舍不得财货房舍的,现在……说不定连一条命都丢在那里了。”
“自我们来到甄城以来,如这般持续多日的大雨,的确是第一次,官府已经有力了,希望不会有太多人因这场大雨身死。”
“否则,再这样下去,甄城这里都要麻烦了。”
“城中的人已经开始拥挤了,今儿才过去一半,还有半日的时间,估计会进来更多人。”
“不出意外,城门就要关闭了。”
“醉梦楼这里,还是安稳的,库房足够大,若是不为开门营生,支撑十天半个月不难。”
“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应该可以解决水灾之事了吧”
“……”
天色阴沉,云层厚重,大日不存,瓢泼大雨倾盆而落,这样的天候……明儿想晴
想多了。
听着心儿的一言一语,于其担心担忧之意也是无法,这个时候,自己能做的就是先顾着醉梦楼。
而后,再思其余事。
至于救那些受灾的庶民百姓
非自己的职责。
这里是秦国管辖之事,秦国应该做那些事。
如果做的不好,可是容易生乱的。
面对有可能的情形发生,醉梦楼会做好各种准备的。
“关闭城门”
“真的要关闭城门吗”
“甄城不为小,我瞧着许多地方都可以住人的,哪怕在街尾巷角之地,稍稍搭建一下,也是一处勉强可以短暂停留的地方。”
“城中的空旷房舍庭院也有不少,一些人有财货,也可入内的。”
“……”
锦绣着身的芈心蓦地转过身看向正在软榻上安逸看书的姐姐,关闭城门如何可以!
这个时候,正是要外面之人进来的,为何要拦阻
以甄城之大,就算容纳十万人都不难的。
“你个小丫头,也有出去历练过,难道就不能多想一些”
“你自己先猜猜为何官府可能要关闭城门!”
“如果我是县令,也会下令关闭城门的。”
“那样的话,对谁都好。”
“……”
略有放下手中的一本书,是近年来官府刻印的一些书,是关于大周以来的诸国史事。
是秦国攻灭诸国后,收罗诸多守藏室,汇聚一处,派遣要人专门编纂出来的。
手中这本是关于郑国的史册,看着还是有趣的,刚看到郑国国君郑武公的一些事。
听得芈心的疑惑不解,芈涟白了妹妹一眼,好歹都是出去历练过不短时日的干练之人。
所见所闻就不能化入所思
有所得,自己所言不就可以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