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浿水,大量战船正逆流而上,宛若过江之卿,向着前方浿水北岸平壤城蜂拥而去,这些战船只有一根桅杆一张帆,没有常见的棹、桨,靠着微微吹拂的东南风,本不该有如此快的航行速度,却实实在在的快速航行着。

船舱里,士兵们奋力踩着脚踏以驱动主轴,主轴带动位于船尾的螺旋桨快速旋转,产生推力,推动船只在河面上前进。

这种推进方式,让船只之间可以靠得更近,而船尾翻起的浪花,看上去似乎是鱼尾在翻腾,如此许多船只聚集一起航行,远远看去就像过江之鲫,十分壮观。

然而沿岸高句丽营寨的驻军可不这么想,他们纷纷点起狼烟,向国都传去最紧急的预警。

自从高句丽迁都平壤,这是中原军队第一次接近国都,这对于高句丽来说,等同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为了抵御周国的海上进犯,高句丽在浿水入海沿岸地区修筑海岸防线,本以为好歹有些效果,然而在渡海远征的周军面前,这道防线形同虚设,如今周军战船沿浿水进攻,浿水沿岸守军心急如焚。

急促的号角声中,浿水沿岸高句丽营寨纷纷派出骑兵,逼近岸边对着河里船只放箭,尽一切可能延缓周军战船的前进步伐,然而这样的做法只是隔靴挠痒。

浿水水面很宽,如今又是雨季,河水充沛,航行在河道中央的周军战船,根本就不会被两岸射来的箭矢所伤。

大量战船向着上游航行,而前方水面很快便出现了许多船只。

这些顺流而下的船只,很快冒起冲天大火,那是位于上游的高句丽水师释放出火船,火船密布河面,形成无法穿越的火墙,要将逆流而上的不速之客烧得一干二净。

立水寨拱卫上游国都,防止敌军经浿口入河,然后顺流而上直接进攻平壤,这是理所当然的布置;一上来就施放大量火船,说明准备充分,采用的火攻战术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所以有备而来的周军战船,面对火船阵不慌不忙,走在最前面的快船,加快行进速度,一头撞入火船阵中。

这些包着铁皮的快船,耐火性能很好,而铁皮之外又挂着生猪皮,防火效果更上一层楼,快船上的士兵借助特制拍杆,不断拍打着做工粗糙的火船。

许多火船实际上就是木筏,上面堆积着易燃之物,所以只需要用特制的拍杆将其拍散,就能将火船消灭。

而数量占少数的坚固火船,处理起来有些麻烦,周军快船为了尽快清理火船、确保主力船队的安全,船上士兵投掷出轰天雷,直接将这些火船炸沉。

硝烟弥漫之中,鼓声此起彼伏,击鼓而进的高句丽战船自上游出击,来势汹汹。

他们兵力不少,船只众多,个个奋勇争先,试图给来犯之敌以当头痛击,本以为是饿狼扑入羊群,结果却是绵羊误入狼群。

来势汹汹的不速之客,其战斗力比高句丽水师强很多。

水战一触即发,看上去船只不少的高句丽水师,因为没有实际上的大规模水战需求,他们的战斗力平平,虽然是顺水进攻,却被逆流而上的周军击溃。

刚爆发的水战,很快就决出胜负,而周军战船未有丝毫停歇,径直向上游岸边水寨扑去。

船上的大弩不停发射火油弹,将木制营寨点燃,随后靠岸的船只上跳下“先登”,迎着箭矢冲向敌营,身披铁甲的麦铁杖,作为主将冲锋在前,率领部下撞入敌群之中。

他首先投掷出手中短矛,趁着对方躲避,抽出战斧,照着当面敌兵劈下,将对方连盾牌带脑袋劈成两半。

鲜血四溅之中,两军将士短兵相接,得主将身先士卒激励的周军先登斗志昂扬,很快便击溃敌军,突入敌军水寨。

大火渐渐燃起,火光映红了浿水两岸,燃烧的水寨化作火炬,为下游河面越来越多的周军战船指明了方向。

。。。。。。

浿水南岸,初具规模的周军壁垒处杀声震天,围绕这座壁垒爆发的攻防战已经持续两日,高句丽军想要将这周军据点拔掉,却始终未能攻入壁垒。

沿着浿水而上的周军,先以水师逼近平壤,在这浿水南岸立寨,而陆上兵马沿着北岸进军,不久也将来到对岸。

高句丽军试图赶在那之前把南岸周军打退,然而强攻之下未有尺寸进展。

各种进攻手段都用上了,却在周军更多的防御手段面前一筹莫展。

眼见着浿水下游又有船队过来,高句丽一方鸣金收兵,战场渐渐归于平静。

激战结束,周军主将王熙巡视壁垒,看着疲惫的将士,看着接受军医治疗的伤兵,又看看壁垒外的旷野,松了口气。

兵法有云“半渡而击”,他所部兵马,作为登陆先锋,必须扛住敌军的反扑,在浿水南岸站稳脚跟,然后等待后续兵马抵达。

万般准备之下,他和部下成功守住壁垒等来援军,如果扛不住,他就要全军覆没于此。

死在自己祖宗的故土,乐浪。

想着想着,王熙看向四周,看着这陌生的山山水水,一时间不知该用什么词语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将近三百年前,中原纷乱,盘踞东北一隅的高句丽趁机进攻晋时乐浪、带方郡故地,当时的乐浪太守以乐浪、带方二地对抗高句丽军队,后在属下乐浪王遵的劝说下,带领百姓西迁投奔慕容燕国(前燕)。

燕国在辽东侨置乐浪郡,安置这些东来的难民。

而出身乐浪王氏的王遵,其后代繁衍生息,乐浪王氏子弟,在燕国灭亡后,又成了魏国治下百姓。

许多年后,乐浪王氏的子孙之一王罴定居于魏国边疆武川镇,有一个女儿王氏,嫁给武川宇文肱,王氏生了四个儿子,是为宇文颢、宇文连、宇文洛生、宇文泰。

六镇之乱爆发,改变了无数六镇军民的命运,王盟和外甥们转战各地,最后来到关中,安家落户。

东西魏对立,身为舅舅的王盟,作为亲党,是外甥宇文泰最可靠的臂膀之一,而他的儿子王励,在东西魏沙苑之战中力战而亡。

王盟的另一个儿子王懋,娶贺拔岳之女为妻,生四女,一女王氏嫁给尉迟迥之子尉迟顺,为其生下女儿尉迟炽繁、尉迟明月。

王懋又得庶子王悦,王悦于保定年间去世,留下二子,即王康、王熙。

彼王熙,便是此时身处浿水河畔的王熙。

作为宇文氏的臣子,继续征战。

自大象二年来的变乱,王氏作为宇文氏的亲党,同时又是尉迟氏的亲党,所以当两家翻脸时,夹在中间的王氏里外不是人。

当年宇文氏内部晋王党和帝党的纷争,王氏站在晋王党一边,所幸后来未遭清算;

而当宇文氏和尉迟氏决出胜负后,“附逆”尉迟氏的王氏,运气依旧格外的好:王熙的表妹尉迟炽繁,是时为西阳王的宇文温之王妃。

靠着这关系,加上王熙并没有真的“助纣为虐”,所以躲过了清算,赋闲在家,后来得朝廷任用,到个寻常小州当个悠闲刺史。

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未曾料他的表妹夫成了天子,表妹成了皇后,另一个表妹成了宠妃,而表外甥成了皇太子。

这一下,王熙的安稳日子过不下去了。

作为皇后为数不多的亲族,王熙本该走运,好歹沾沾光,然而他可不想沾光。

尉迟皇后因为家族关系,身份敏感,许多人担心这个尉迟氏的“余孽”要翻案,所以朝野内外隐约有一股废后、废太子思潮,但没人敢和天子对着干,于是王熙这个“外戚”,成了扳倒皇后和太子的破绽之一。

也就是通过对付他,来牵连尉迟皇后及太子,王熙本来好好的当着清闲官,却因此身处暗流涌动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污蔑,表妹夫也考虑到他的尴尬之处,没怎么任用,但即便如此,王熙依旧经常被人找茬。

当官就得做事,本来按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王熙打算“碌碌无为”,但在有心人的“关注”下,碌碌无为成了他的罪过。

既然不能碌碌无为,那就干些事,但只要一做事,就很容易被人鸡蛋里挑骨头。

王熙这几年成日里被人指桑骂槐,心烦得很,天子知道事情原委,却又无法在明面上说什么,毕竟那些人精得很,自己不出头,老是撺掇别人发难。

眼见着仕途日渐艰难,王熙想辞官回家,又怕被人讽为“有怨望”,真是进退两难。

所幸,天子让他文转武,带兵打仗,省得每年接受吏部考核,成日里被人挑毛病。

然而以王熙的身份,即便带兵也不能留在长安,因为这么一来,他更容易被人中伤。

有人暗地里推动废后,却一直未有大动作,因为皇后姊妹深得圣眷,地位一时半会不会动摇,那么若是选择给太子泼污水,效果不能说没有。

自古太子难当,如果王熙在长安,手中有兵,且不说兵多不多,但这就是一个“凶器”,那些人可以污蔑太子试图勾结表舅,行枭獍之事,时间一长,天子免不得心里嘀咕。

基于如此原因,王熙被天子打发到青州练兵,为朝廷将来收复辽东、平定高句丽做准备,而他本人的郡望为乐浪王氏,倒也能和辽东扯得上一些关系。

虽然那已是数百年前的事了。

想着想着,王熙感慨万千,他作为乐浪王氏后代,回到了乐浪故地,看着这陌生的山山水水,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说是家乡,却没有故旧,没有祖宅,不知乡音,也不知祖宗安息之地在何处。

也许乐浪王氏依旧有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但数百年过去,本该为汉民的王氏子弟,恐怕所说、所写已经不再是汉语、汉字。

王熙出征前,做足了功课,通过突击读书、翻阅史料,他对“家乡”的了解,终于不再是一头雾水,而这数百年来乐浪故地的变化,当年中原遗民虽然不能说换种,但基本上都被“同化”了。

高句丽趁着中原战乱,并吞乐浪、带方之地,虽然当地中原遗民有过反抗,虽然名义上臣服高句丽,实际上自成一体,但和故国的联系被斩断,遗民变成无源之水,无法在烈焰之中撑上多久。

在故乡待不下去的遗民,一部分外逃,想返回中原故国,但中原战火纷飞,无尺寸立锥之地,于是许多人选择南下,进入百济、新罗避难。

亦或是东渡倭国,成了倭国的渡来人。

而留在家乡的遗民,渐渐被高句丽“同化”,与中原故国的联系,在时光流逝之中消失。

所以,现在不会有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欢迎中原朝廷收复故土。

因为王师来迟了,迟到了数百年。

在这乐浪故地,周军怕是举目皆敌,想要和当地大族打好关系,恐怕是妄想。

就像王熙一样,即便同是乐浪王氏后代,这里的王氏会认他这个同宗之人么?

会以举族之力协助中原朝廷收复故地么?

王熙觉得恐怕不会。

地理的隔离加重了心理上的隔离,如今乐浪故地的中原遗民后代,恐怕已经不会对中原军队产生任何亲切感。

所以,该怎么办?

脚步声起,数名髡发将领近前,向王熙“报道”,他们麾下的“髡军”按时抵达,将要以此壁垒为据点,开展下一步作战行动。

王熙和这几名“熟人”交谈起来,对方很快告退,组织麾下兵马扎营,王熙看着远处那些忙碌着的“髡兵”,忽然觉得如释重负。

行军打仗,有些事做了坏名声,这种事要是正经官军做了,带兵将领怕是要倒霉。

然而有的事又不得不做,不然麻烦不断,所以需要有专门的“工具”来做这种“脏活”。

北洋贸易公司的“髡军”,就是一件趁手的工具。

想着想着,王熙收回感慨,再度看向四周,看着祖宗的乐浪故土。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无敌六皇子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