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以利诱之......”

沐昌祚在嘴里轻轻念叨了两遍,忽然感觉整个人都通透起来。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那就是以大明的军制去思考缅甸。

之前听到过消息,莽应龙经常调集数万乃至十数万大军征发某邦,比如针对暹罗的两次战争,发兵都超过十万。

只不过当时沐昌祚以为这个兵力是对外号称,真实兵力不过几万人。

但是这次在极短时间里,缅甸先后调集兵力攻打木邦和围困孟养,才让他惊觉过去对缅甸兵力的误判。

“现在我军在永昌及周围兵力不过两万,是无论如何也无力干涉的,必须尽快获得朝廷的援助。

如果可能,在缅军进攻孟养的时候出兵闪击,一举把缅军主力打残消灭。”

沐昌祚终于沉稳不下去了,以前还觉得大明可以稳坐钓鱼台,优势很大,可现在终于意识到形势危急,缅军可以集结的兵力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准备纸墨,我要给王凝写信。”

他们家虽然号称云南王,有黔国公的爵位,可是朝廷也不是真的就把云南完全的交给他们。

云南巡抚,才是这片土地上权力最大的人。

而且因为明朝巡抚、总督本来是分管民政和军务,但实际过程中却是相互混淆的。

有巡抚总督的地方,自然是总督钳制巡抚和总兵官,再到地方布政使和知府,而在没有总督的地方,巡抚就是既管理民政,还能左右总兵官的军务,成为事实上的总督。

王凝在云南官声虽然不好,可他头顶的乌纱就是云南巡抚,依旧是这里最大的官。

沐昌祚要抽调云南兵马到永昌府附近布防,没有王凝的许可,那也是绝对不行的。

很快,管家就吩咐下人送来笔墨纸砚,沐昌祚也提笔就给王凝去信,说清楚现在域外打听到的情况。

对于缅甸东吁王朝的事儿,其实现在更多的还是分析出来的结果,但是在书信里沐昌祚当然不会这么说,而是用从商人处打听到消息进行搪塞。

而在书信里,着重就是提到那些跑商的传出来的消息,那就是缅军已经出现在大明边境附近。

沐昌祚相信,当王凝看到此处一定会被惊出一身冷汗,授权他调动云南兵力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沐昌祚也不忘记提醒王凝尽快将此事上报朝廷,并通知在永安的李成梁。

云南,现在是急需朝廷兵马增援。

年前朝廷下旨停运云南的钱粮,也要尽快拨付到各卫所去,方便调集兵马。

只能说,现在的沐昌祚以及很佩服京城那边,距离云南千里之外还能运筹帷幄,东西缅甸虚实。

实际上,若不是魏广德有后世的印象,知道明清时期,中国和缅甸爆发过长时间的战争,还丢失了不少被认为属于领土的地方,也是决计想不到缅甸胆敢挠大明龙须的。

毕竟,两国的实力差距就摆在那里。

以卵击石的事儿,谁会去做?

可偏偏缅甸还就真做了,而且还做的很不错。

虽然清朝时期,那位诗皇、十全老人也耗费了巨大的代价,他任命的四任指挥官都因为征讨缅甸或自尽,或病死,但确实把缅甸打怕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对缅甸的战争,其实战略目的并没有达到。

只是因为几次战争中,缅军没有挡住清军攻势,战场被转移到缅甸,对缅甸国内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让缅甸无力继续作战。

而更重要的是清军进攻缅甸的时机出奇的好,虽然这不是乾隆皇帝想要的,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清军对缅军的打击,倒是让已经被缅甸吞并的暹罗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在清军和缅军交战正酣之际,暹罗败将重新武装起来,最终击败了缅甸驻扎在暹罗的少量军队,最终获得了独立。

暹罗的丢失,也是让缅甸选择向当时的清朝投降的原因。

而实际上,魏广德策划的东南亚攻略,把印度洋变成大明的西海,本质上还是存在巨大疏漏的,那就是他并不完全了解缅甸就其周边。

由于缅甸及周边地形特殊、少数民族众多,缅甸的统治者多是形式上控制。

也就是,这里的实际掌权者是世袭土司,他们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

土司的手下多是某一个民族,只支持自己的土司,根本不理会遥远的缅甸政权,更不会管什么大明朝廷。

土司们对政府给予形式上的礼节,就是定期交纳一定的“花马礼”,也就是上供的钱粮,换取自己的独立。

自然,土司不得随便反叛政府,不然后者也有可能出兵征讨。

不过,这种征讨多没有好果子吃,政府的士兵进入缅北丛林也会傻了眼,最多就是胡乱烧杀奸淫一通后撤退。

土司吃了个小亏,转而对政府服软,换取继续统治。

可以想象,就算大明攻占缅甸国都,也很难实际控制这里,顶天就是把缅甸变成另一个安南旧事。

除非大明真的有底气,长期在这里驻扎重兵,镇压一切不服。

英国人在十九世纪出兵征服缅甸,前后也是耗费了六十年时间才完成,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沐昌祚倒是知道,实际上云南官府对于当地土司也是很头疼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只是他并不知道魏广德的打算,否则肯定会告诉他实情,让魏广德再考虑考虑。

至于在边境,沐昌祚除了派出黔国公府一些身手矫健的护卫秘密潜出打探消息,更多还是只能等,等待昆明的回信。

而此时云南巡抚行辕里,王凝已经收到沐昌祚的示警书信,也是愁眉不展。

这次他当然不敢像之前那些前任,压着消息不上报,朝廷已经关注这边了,继续瞒报可能就真的要锒铛下狱了。

一边草拟奏疏并附上沐昌祚的书信上报京师,一边又写信给永宁的左都督李成梁,请他整顿兵马,随时准备进入云南。

当然,王凝也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儿,那就是正是发函沐昌祚,准他开始抽调兵马以备万全。

沐昌祚在收到王凝公文后,也开始整顿兵马。

一边命令北面的鹤庆千户所、大理卫及洱海卫整军备战,同时调动云南东部的曲靖卫、越州卫和陆良卫调集战兵赶往永昌府。

而云南兵马最多的地方,自然是昆明及周边地区,有云南前中后左右五卫和广南卫,也都收到整顿兵马的命令。

至于一直被黔国公府掌握的景东、孟华和楚雄及永昌府附近的卫所,早就已经完成了兵马的准备工作。

在西南拉响战争警报的时候,俞大猷派往京城报捷的文书也终于送抵京城。

用蜈蚣船传递消息,速度确实一等一的快速。

和福船需要靠风力航线不同,蜈蚣船长梭的船体加上两边密布的船桨,可以依靠人力高速航行。

从吕宋到广东,两班水手轮流划桨,只用了半月就完成了这段航线。

之后的事儿,自然就是急递铺不分昼夜往京师传递捷报。

当捷报送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儿了。

兵部和内阁,先后收到来自吕宋的消息,林凤被活捉了,整个林凤海盗集团全军覆没,不是死就是降。

除此以外,明军攻占了林凤在吕宋彭加丝兰海湾附近筑起的大城玳瑁城,在和马尼拉夷人的谈判中,获得了北纬十六度以北的吕宋土地。

俞大猷这份奏疏,其实重要的事儿就是两点,一是林凤海盗集团已经不复存在,二则是大明分到了吕宋接近一半的土地。

不过还有些是兵部的人不明白的,那就是俞大猷捷报里第一次把壕镜的夷人叫做“葡萄牙人”,而把吕宋的夷人叫做“西班牙人”,还有就是画界方式,那个北纬十六度是个什么意思。

战报送到兵部,谭纶看完就惊到了。

染指吕宋的事儿,他是知道的,不过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不止是现实大明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实际上明军退出安南后,大明就收缩了实力,不再向外扩张。

即便之前李成梁提出修筑宽甸六堡,拓疆八百里其实准确说也不过是恢复这块领地。

毕竟,明初时,明朝军队最远甚至抵达库页岛,在这里设立了奴儿干都司。

随着收缩兵力,奴儿干都司的军队撤回辽东重新布防,让外兴安岭等地成为名存实亡的大明土地。

不过就是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主持下的兵部,居然真正的向外开拓了大片领土。

最先自然是东番岛,虽然就在福建海对面,但受限于祖制,明军从未前往过的地方。

现在南海水师不仅已经在南北中三个地方建立军港,还移驻了一个卫所和两个千户所到那里,并沿东番岛建立了据点,算是真真正正在东番岛扎根。

现在,俞大猷又占据玳瑁城,分到吕宋近半的土地,这难道还不算开疆拓土的功绩吗?

“你们研究下,吕宋那里适合移驻几个卫所和千户所,还有这次立功将士的封赏,我们兵部也要先拿出个章程来。”

谭纶对两位侍郎吩咐一声,他就拿着捷报直接进宫里去了。

此时内阁,张居正已经回到值房办公。

在锦衣卫出动,前往辽东逮捕刘台,几日后张居正就走出府邸,重新回到内阁处理公务。

对于张居正对刘台的处置意见,魏广德和吕调阳也都没有问,等人抓回来再看情况决定。

反正,这个学生弹劾老师的先例可不是好事儿,得狠狠处理才是。

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张居正来做吧。

谭纶动作很快,在他进宫门的时候,还遇到匆忙入宫的通政使。

“恭喜谭尚书,大明武威。”

通政使看到谭纶进宫,大抵猜到他要去哪儿,急忙拱手笑道。

“你这是送捷报去司礼监?”

谭纶笑问道。

“正是,如此大事儿,自然要尽快送入宫中,好叫陛下得知才是。”

通政使陪笑道。

要是前面百年,这个好消息就是他这个通政使直接送达御前。

只是现在变了,他只能把捷报交到司礼监,由那里的太监送到皇帝陛下手里。

通政使司,还真就成了传话的衙门,只能是那些安于现状的官员养老之所。

在宫门口分开,谭纶直接去了内阁。

“善贷,捷报到了。”

到了魏广德值房外,不等芦布通报,谭纶直接拿着捷报就走了进去。

“哪里的?”

魏广德闻言愣了愣,随即放下手里公文问道。

“吕宋,没想到俞大猷真把吕宋半壁江山拿下了。”

谭纶快步走到书案前,把手里的奏疏递了过去。

“呵呵.....”

魏广德笑笑,他一开始以为是戚继光在辽东采取行动了。

毕竟,京城虽然已经知道南海水师去了吕宋剿倭,可之后就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战报,多少都有些淡忘了。

云南那边警讯也没有传来,倒是为了戚继光灵活处置辽东事态,朝廷给了他便宜行事的命令。

此事,辽东巡抚也是知道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少些掣肘。

只是没想到,谭纶带来的捷报居然是吕宋那边的。

接过捷报快速浏览,谭纶还在说之前在宫门口遇到通政使进攻送捷报的事儿。

“外廷怕是已经传遍了吧。”

魏广德淡淡开口说道。

“嗯,如此大好事儿,肯定传播飞快,怕是市井也有传闻了。”

谭纶乐呵呵说道。

“这是好事儿,可对一些老酸儒来说可就未必。”

魏广德低声说道,随即看向谭纶,提醒道:“兵部尽快草拟个章程递上来,我们要快刀斩乱麻处理好此事,免得节外生枝。”

开疆拓土是好事儿,可还是有老学究们抱着儒学反对对外扩张,特别是在皇权式微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满嘴仁义道德,说不定还会要俞大猷在吕宋寻找吕宋王血脉,扶持他们重新立国也未必。

“我已经让人考功,尽快报上来、”

谭纶笑道,“对林逢春那几个降将,还有其他人,善贷是个什么意见?”

“我们还是和叔大商议下,他是首辅,到时候先听听他的意见。”

魏广德开口说道。

也不拖泥带水,魏广德拿着捷报起身,和谭纶一起走出值房,前往首辅值房。

到了张居正面前,相互行礼后,魏广德就把捷报直接递了过去,笑道:“吕宋的事儿成了,这是俞大猷的捷报。”

闻此言,张居正一把从魏广德手里夺过捷报,快速翻看起来。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