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成梁此时提到交趾,其实就是在提醒魏广德,不要犯了当年永乐朝旧事。

明朝攻占安南建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倒并非永乐皇帝有意占领此地,而纯粹是为了天朝权威。

公元1400年,也就是建文二年,安南的陈朝衰落,权臣胡季犁篡位建立胡朝,由于对明朝可能的干预极为忌惮,胡便长期向明朝隐瞒此事。

1403年,朱棣抢得皇位后,胡氏似乎嗅到了机会,胡季犁之子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继位的朱棣上表,谎称陈朝子孙绝灭,自己是陈朝皇帝之甥并受推戴,请求明朝册封为安南国王。

对此事怀疑的朱棣派人前往安南调查,但胡氏早已掌握大局,自然不可能让明使查到什么,找不到证据的朱棣便封胡汉苍为王。

之后,明朝开始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首先,不断有陈氏遗民前往中国控诉胡氏暴虐,其次,安南又频繁骚扰中越边境和邻国占城,令边境动荡不安。

永乐四年,陈朝王室来华向朝廷控诉胡氏的种种恶行,朱棣派兵护送他们返回越南,途中却不料被胡军伏击,陈王室被凌迟处死,这件事终于彻底激怒了朱棣。

东亚是以“华夷观念”和“宗藩体制”为中心的,各藩属国需向中国称臣纳贡,以示恭顺。

但老大的位置也不能白坐,作为“宗主国”,保证“臣子”政权的安全是中国的义务,也事关“天朝上国”的威严。

对于推翻了异族统治的明朝而言,维护“宗藩制度”才能标志自己是中华正统,尤其是敏感的朱棣。

胡朝似乎不把明朝放在眼里。一方面,他们威胁了南疆的安全,侵略了占城,妨碍明朝行使宗主权,另一方面,他们伏击明军,并凌迟前王室,触发了朱棣的敏感神经,冒犯了“宗主国”的威严。

如再不出手,这老大就没法当了,所以,南征势在必行。

之后就简单了,明军两路攻入安南,很快就俘虏了胡氏父子,灭亡胡朝。

明朝本希望在安南国内寻找过能当国王的合适人选,找到一个能为安南各阶层所接受,又符合大明利益的统治者,最理想的人选自然是前国王陈氏后裔。

事实上明朝也做过此类尝试,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成功。

最后,明朝决定亲自上台,准备直接统治。

此后,交趾地区叛乱不断,虽在强悍的明军扫荡下,动乱被悉数平定,但明朝在安南却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局势愈发震荡。

宣德元年,黎利在崒洞之役打败明征夷将军王通,次年,又在支棱之役中击败明朝援军,击杀大将柳升。

此时明朝在安南统治已经崩溃,安南成为空耗财政的无底洞,王通见大势已去,便一边向朝廷汇报,一边与黎利议和。

最后,明宣宗决定撤兵,黎利发布《平吴大诰》,正式称帝,建立后黎朝。

永乐四年,大明数十万大军南征,仅一年便横扫南疆,恢复汉唐故土,不可谓不威武。

宣德二年,在接连损兵折将后,明朝被迫从南疆小国撤军,20年经营毁于一旦,不可谓不狼狈。

此时李成梁提到交趾,其实就是在提醒魏广德,他的算盘能不能打得响,不要重蹈覆辙。

明白李成梁的提醒,魏广德脸色阴晴不定。

确实,魏广德漏算了明朝直接统治缅甸可能的后果,如果当地百姓也和安南般不服王化,谁知道大明朝在面对能撑几年

“你有什么办法安定缅甸吗”

魏广德装作云淡风轻的问道。

“末将只懂打仗,不懂该如何治理地方。”

李成梁低下头答道。

“沐家世镇云南。”

见此,魏广德说出句没头没尾的话。

不过,在李成梁听到魏广德的话后,猛然抬头看向他。

魏广德的视线也毫不犹豫和他对视,虽然李成梁算是大明悍将,手上人命不知凡几,可魏广德毕竟也是上过战场的人,倒是丝毫不惧。

两人一阵对视后,李成梁率先败下阵来,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选择在魏广德面前低头。

“末将只懂杀人。”

“呼”

魏广德听到李成梁的话,长出一口气,他的答复让魏广德不满意。

“国初既然在那里封了三宣六慰,还有大量的千户、卫指挥,想来部族林立,只要参考辽东女真各部那样,分而治之就是了。”

不过李成梁接下来的话,让魏广德心中有了一丝想法。

缅甸那边貌似也是部族聚居,民族很是复杂,即便到了后世那里也不安宁。

“你先回去吧。”

魏广德没有表态,但是还是说道:“先把兵马准备好,至于之后的事儿,如果有想法,可以写份章程递上来。”

魏广德当初只想到用李成梁平推东吁王朝,觉得把他放在缅甸镇守就能稳住那里的形势,却是忽略了如果统治不当,或许又是几十年的动荡。

现在的国力,还不如明初那时候,未必能坚持多长时间。

想到这里,即便知道自己当初把问题想简单了,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目送李成梁离开,魏广德静静在那里坐了一会儿。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总归是有办法的。”

魏广德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起身回到书案前。

看着书案上堆满的奏疏,这会儿魏广德没有心思看奏疏,索性就不看了。

反正紧要的奏疏都是放在上面,不重要的才放在下面,耽误一两天看也不碍事儿。

拿出一张宣纸铺开,魏广德提起笔,就开始默默思索该如何处理缅甸之事。

这次是针对缅甸的重点,要找到实现长治久安的办法来。

笔在手中半天,却都没有落在宣纸上。

如遇到反抗,进行镇压,那是必须的,明军将官不可能不明白这点。

魏广德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根子上杜绝普通百姓的反抗意志。

曾经,魏广德从内地卫所的情况以为,明军的战力很弱。

但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特别是通过和马芳、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交流,魏广德已经意识到,在东亚地区,貌似整体实力超过明军的军队根本就不存在。

欧洲跑过来的夷人,若是在海上遭遇,双方实力相当,明军水师败北的概率很大,几乎没有获胜的机会。

但是如果在陆地,貌似欧洲人也就那样。

因为,他们能够过来的人,实在太少了。

就俞大猷收集的消息,一支三、四百人的夷人队伍,就已经是一支规模很大的军队的。

这么点兵力,对上一般的千户所,那肯定是摧枯拉朽般容易,可要是对上经过训练的,还真不好说。

更别说大明这边基本作战单位,其实是千户所和卫。

水师还需要发展一下,才能出远海。

但是陆地上,大明和缅甸接壤,他也知道缅甸貌似也和夷人有联系,可那又怎么样

缅甸人能够招募三百还是四百欧洲人帮他们打仗

是的,锦衣卫的情报里已经提到,莽应龙手下居然有一支人数不详的夷人雇佣兵,操弄欧洲现在的火器,帮助东吁王朝作战。

几百人,也就是在欧洲或许能称王称霸一下,可是在亚洲,他们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

即便是倭国,按照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村落战争的规模也都是数千人,而且倭国还装备大量的铁炮。

这里的大量,并不是倭国有多少多少人使用,而是指几乎所有大名,或者在魏广德看来就是村长,他们的手下都有人使用这类火器。

铁炮,一开始把魏广德也吓了一跳。

不过在知道倭国的铁炮其实就是明军手里的鸟铳后,这才放下一颗心。

明军现在就是大量装备火炮,若是倭国也有这样的装备,那以后遭遇可就不好打了。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炮都将是战争之神,除非空军出现,因为他们可以把炸药运到更远的地方,从天而降丢下去,替代大炮的一部分左右。

夷人

先前李成梁的话忽然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

缅甸好像是被英国殖民过的,周边的印度也是,好像只有越南周边是法国的地盘,还是从满清手里抢过去的。

魏广德历史知识匮乏,可也知道黑旗军还是什么,曾经参与过越法战争,反正大概就是说清朝打赢了法国人,但是最后把地盘丢了。

同时期似乎还在福建爆发了马尾海战,满清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表面上还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击退了法军的进攻,只不过将士的努力好像都输在外交上了。

英国人都能长期殖民南亚,大明为什么就站不住脚

辽东女真部族

此刻,李成梁的话在脑海里回荡,他似乎是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东吁王朝别看侵占了周边无数的大小国家和部族,在国家强盛的势头下,一切隐患都是被遮掩着的。

可一旦失败,哪怕只是一场大败,这些隐患或许就会爆发出来,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东吁王朝吞并的势力,可不就是一个个女真部族吗

这样聚合在一起的势力,能有什么团结可言,只要分化一下,然后分种族相互进行管理,把矛盾吸引到种族中去。

魏广德越想,心中就越是激动,他仿佛已经打开了殖民海外的钥匙。

如果是按照大明朝此时那些文人大儒的思考模式,他们一定是会选择在这些地方推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等思想,希望感化异族,让他们接受儒家思想,这样就好统治了。

然后,对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才会采取武力行动,毕竟他们是当着大明的官,也是要为大明利益服务的。

不过,魏广德似乎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那就是充分利用当地各民族的特点,从各组招募官员和雇佣兵,交换到其他部族的领地上去管理他们。

届时,他们反抗的意志,未必会针对大明,而是那些压迫,管理他们的其他民族人。

让缅甸各族相互地势,相互压榨,大明在背后尽享余利。

另外,按照大明的习惯,也给地方上各族土司一定特权,只要把领头的人拉拢好,下面的百姓就算再不情愿,应该也不会造反闹事儿了。

毕竟,群龙无首,还怎么成大事儿。

或许还有人以为百姓造反可以推翻一个王朝,但历史证明都是不可信的。

百姓造反可以动摇一个帝国的根基,但是很难推翻他们,终将被镇压下去。

真的造反成功的,大多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人。

隋朝天下大乱,得利的是关陇贵族,宋朝直接就是统兵大将造反,也就是大明稍微特殊点,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真的是布衣打天下,还成功了。

所以,魏广德在思考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地方上的那些土司,必须拉拢他们,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大明混,统治基础才能牢靠。

除了关键的岗位,尽量少用汉人官员,也只在重要的大城驻扎明军,其他都让各族雇佣兵去做

魏广德脑海里不断思索,手上笔下也丝毫不停,笔走龙蛇之间重要的信息都已经写在纸上。

做好记录后,魏广德端茶美滋滋喝了一口,发觉茶有点凉了。

不过没关系,心情正好,也懒得叫芦布进来换茶水。

接着,魏广德看着书案上的记录,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对其中一些细节进行润色,然后再看。

如此反复几次,魏广德忽然间豁然开朗起来。

他想到后世,无数殖民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独立建国后,许多都一同遭遇殖民的国家为什么后来许多反目成仇的。

特别是在南亚地区,战火基本就没有断过。

即便是缅甸,国内派系斗争繁杂,各方势力都有各自的武装,缅甸政府也不过是实现表面上的统一。

当初自己还有些迷惑,只知道是因为英国殖民者留下来的烂摊子,现在细细想来,或许根源就在这里。

英国人八成就是以种族分治的法子控制这些民族复杂的地区,长年累月的民族矛盾积累下来,在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联合在一起反抗宗主国。

一旦成功后,外力消失,可不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民族间矛盾,可不是简单就能说和的,毕竟里面都是血和泪,一纸合约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至于独立凭借的外力,自然是东西方阵营的两大领头羊,他们不能让英国通过殖民地回血,有再次成长起来和他们争夺老大位置的机会。

.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军工科技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