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播种已经有些晚了,如今的气候已经是偏暖,水分也是足够的。
唯一差的,就是荒地养分。
所以秦娆并没有对玉米种催芽,都是正常播种,她是准备沤肥,用来在后期追肥催熟。
而玉米种上,她也是进行了一些选择,将用灵力净化过的,和普通的玉米种混在一起。
这样两两相补,粮种的产量不会太过于逆天,引来天道束缚。
又过了三日,开荒好的地全部播下了种子,秦娆按着约定给众人结算。
这一次倒是没有人在起幺蛾子了。
之后,秦娆又请了人家看顾田地,负责浇水追肥等。
不过这一次,并没有太多人热情报名了。
因为这一次是按天算工钱,只雇佣十个人,要看顾所有田地,一天十文,同在镇上扛包的价格差不多。
不少人家都觉得这个价格不划算,尤其是有八十文一亩地的价格在前,众人就觉得更加不划算了。
最后,秦娆只雇佣了老吴头一家,和另一户条件不是很好,又热情报名,干活仔细的王大一家。
-
播种的事情尘埃落定,秦娆让老吴头家的两个儿子和王大家一个儿子一起,负责沤肥的事情。
这个时代,多数还是在用粪肥,也有些人家用的是草木灰。
要说草木灰这玩意儿,好用是好用,可他不易得啊!
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多植物可以烧的。
粪肥也是,这年头,养得起猪鸭鹅鸡的人家也很少,这粪自然也就多不到哪里去。
而秦娆呢,是准备做豆饼肥。
她有了解过这个时代对大豆的利用,并不是很高。
以至于种植的人家也不多。
除了一些实在只适合种豆子,不适合种其他作物的,几乎就没多少人种。
这也就造成了,不少人即使种了豆子也很难卖出价格。
甚至连卖出去都十分困难。
当年盛传姜沉是不祥之人,害百姓受灾,食不果腹的一个地方,就是一个最适合种植大豆,但是并不适合种植其他作物。
倒也不是养不活,只是产量上会很低。
因为大豆是一种适应能力特别强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
几乎是所有土壤都能生长。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会将大豆种在并不怎么肥沃的土地上。
而这样的土地,自然不适合种其他作物。
只不过因为大豆不能重茬种,才会每过两茬就换一种作物。
当地的百姓,之前种的大豆还没有收获多少银钱,毕竟不怎么好卖。
之后换茬的作物,又产量不好。
除去交税,基本上就没剩下多少。
连果腹都成问题,哪里还能够换得银钱。
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百姓的情况越过越差。
加上有心人刻意打压,那一年的黄豆更加难卖。
一来二去的,自然就出现了灾年。
等到流言四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怀疑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陷害。
于是民间对姜沉的讨伐声越来越重,若非朝廷补贴放粮及时,对受灾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措施,怕是要发生起义的情况。
但姜沉的名声却是就这样坏了。
这也是为什么,秦娆要用豆饼沤肥,却没有种豆子。
一来呢,是因为种豆子需要一个成熟的时间,不能直接沤肥,她不打算浪费时间。
二来呢,就是准备大量收购豆子,揭穿某人当年做下的阴谋。
抚安帝为了坐实姜沉的罪名,几乎是断了大豆的销路。
其中最明显的一条,就是从种植豆子的地方收购来的大豆,运到其他地方销售,要加收一成豆税。
这豆子本来就因为利用价值不高而不怎么赚钱,若是再加一成税,那基本是在做赔钱的买卖。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人会收购大豆。
而秦娆,就是准备将这里的大豆完全的利用起来,做豆制品销售。
另外做豆腐,磨豆浆,也是一种十分不错的吃食。
豆腐脑也一直在早餐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再有就是豆油了。
而想要发酵豆饼肥,用的就是榨油后剩下的豆饼,算是一种再利用。
这些足够形成一个循环生产模式。
不过这一次,秦娆并没有急着盖作坊,只是先圈好了一块地放着,然后就遣了人大量的收购大豆。
“这大豆听说不怎么好卖,您收购这么多豆子做什么?”
姜沉看着秦娆送走了一波又一波商队的人,皆是请他们帮忙收购大豆的不免有些疑惑。
要说他对大豆,也算的是印象深刻。
当初和就是因为这个东西销售无门,才导致他不详之名在民间广为流传。
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好些地方都不敢在种植大豆。
就是怕万一种了,会沾染上什么不祥气息,到时候连累自己和家人。
当然了,这也是有些人刻意引导的结果。
“自然是为了你。”秦娆揉了揉他的头道:“有句话不是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既然你的不详之名,是从大豆不好销售这件事而起,那咱们就让大家都变得好销售起来,到时候再看看究竟是谁,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抚安帝敢如此安排,很大一方面也是因为,大豆的确是不好销售。
即便是他不加税,大豆的销售也十分困难,并不能满足百姓的温饱。
如此以来,这种作物就变得十分鸡肋。
可偏偏有些地方又只适合种这种东西。
一旦大豆变得好销售起来,再安排一些人刻意引导,挑明当初之所以不好销售,完全是有些人在暗中作祟。
如此一来,所有因为卖不出豆子而饱受饥饿的百姓,都会对这个暗中作梗的人,恨之入骨。
到时候再叫他们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陷害姜沉所谋划出来的阴谋,那么,自然会有人自发推敲起这件事里的龌龊,从而联想到姜沉背负的其他不详之名。
若是再想到镇远侯故意兵败,害死了不少将士,只为了给姜沉安一个不详之名,相信抚安帝会很快就焦头烂额的。
-
秦娆带着姜沉,虽然是悄悄离开的,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做什么遮掩。
有抚安帝在他们府中安插的眼线,自然是很快就能够发现他们早已不在府中。
如此一来,抚安帝自然是要派人寻找他们下落的。
只不过,这下落一时半会儿倒是没寻着,却发现了不少商人大量收购大豆的事情。
底下人自然觉得这件事情十分反常,并将这件事情报给了抚安帝。
抚安帝当年既然能够以此为算计,自然是知道这大豆没人愿意买的,如今出现商人大量收购,难免会多想一些。
是不是有人也要像他一样,借此生事?
为了谨慎起见,抚安帝特意安排了一队锦衣卫去盯着这些收购大豆的商队,看看他们收购大豆究竟是为了做什么,必要的时候,可以处理了这些人。
同时,他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成豆税。
如此一来,抚安帝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原以为这个样子,足以叫那些人打退堂鼓,放弃收购大豆的行为。
没有想到无论他们要征收多少的税,这些商队都照收不误。
毕竟秦娆可是承诺过了,无论这些大豆的价格有多高,最后要交多少税,他都会在他们所消费的基础上,给予两倍的价格回收。
但同时也要求了,必须用至少高于往年大豆收购价格三倍的价格收购。
如果有人会压价的话,那么她这里也就不会再回收。
而几个商队之间则可以互相监督,只要发现有人恶意压低价格,便可以到他这里来举报。
只要核实举报属实,那么她会再加一倍的价格回收举报人的大豆。
倒也不是没有人想要通过合作一起来恶意压低价格。
只不过,才刚刚想行动,就被秦娆派来的人给发现并警告了。
并当场做了违约处理,要对方赔偿了一大笔银子。
如此一来,自然是没有人再敢顶风作案。
之后的收购倒也十分顺利。
等到所有大豆都运回来了,秦娆才终于开始雇人建作坊。
自然还是雇佣十家村的人,工钱是一天八十文,不供饭。
只不过在待遇上略有区别。
老吴头和王大一家的工钱是双倍的,也就是一天一百六十文。
如此一来,顿时叫许多人开始后悔没做照顾田地的活计,白白少赚了八十文。
也有那觉得不公平的,想要赌气不做,但又害怕这一次不做工了,下一次又会再有什么活计,又是双倍甚至三倍的工钱,到时候只会更后悔。
别的不说,就说这玉米和红薯种下去了,等到秋收的时候,少不得还要雇人收割的。
于是,纵使有那些有小心思的,前来报名做工的人也还是不在少数。
这其中,有不少还是周边几个村子的。
毕竟十家村没有那么多的人。
之后,在人数的优势上,秦娆的豆制品作坊,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做成了,占地足足有十亩。
而这时,秦娆和姜沉的下落,也伴随着大豆收购的幕后主使一起送到了抚安帝的面前。
“国师大人收购那么多大豆做什么?”抚安帝拧眉问。
锦衣卫:“目前尚不清楚,国师大人将大豆收回来,就放置在一处,并没有动用,倒是招了不少的人,建了一个作坊。”
“作坊?什么作坊?”抚安帝再问。
“尚不清楚,只是从做工的村民那里得知,是个作坊,具体做什么还未可知。”
“继续盯着,一有异常,立即来报。”抚安帝心头隐隐有些不安。
可惜,秦娆之后并不打算让抚安帝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免坏了自己的计划。
自然,这再回来的锦衣卫,不会有什么机会传递消息回去了。
-
豆制品作坊完工后,秦娆去买了二十个死契下人,分别教了他们做豆皮豆干之类的,又教了他们榨油,磨豆腐,豆浆这些,我叫了他们豆腐脑和发豆芽的方法。
如此一来,豆制品作坊就算是彻底运行起来了。
其中榨油产生的的豆饼,都被秦娆交给了之前几个负责沤肥的人。
沤肥的方法,她早就教过了,也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
要说豆制品作坊,在事情还没有成功之前,她没有公开做法的意思,但豆饼肥却是没必要的。
她甚至巴不得大家都学会豆饼肥的制作方法,这样她的豆饼也能卖出去了。
也算是为大豆增加了一条销售渠道,会十分有利于她后面的计划实施。
可惜,即便是沤肥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等她的豆饼肥沤出来,并用到了地里,其他豆制品的销售,也已经步入了正轨。
而最早投入市场的豆浆豆腐豆腐脑,这会儿已经成功占据一部分市场了。
只是还没有公开是什么做的。
众人只知道这是一种新吃食。
至于豆干豆皮什么的,秦娆则是直接收购了一家客流量十分不错的大酒楼来做宣传。
很快,人们就知道了大豆的各种用处。
尤其是用豆油炒菜,更是十分美味,也有人由此想到了菜籽油的做法。
由此,天盛百姓的饮食文化算是丰富起来。
但是因为豆税的设置,导致很多地方的豆制品价格颇高,并不是寻常人家能够吃得起的。
如此一来,自然就引发了不小的民怨。
很多百姓,纷纷开始质疑起这个豆税设置的合理性,以及险恶用心。
渐渐的,就开始有人怀疑,抚安帝当初设置豆税的真正意图,从而联想到当年的帝王不详,很可能是有些人有心算计!
尤其是当众人知道,这些大豆的用法,都是姜沉想出来并应用的!
加之秦娆的刻意引导,民间风向很快就变了。
之后,也有许多朝廷官员,上奏建议废除豆税。
原因嘛,也很简单。
以他们的俸禄根本吃不起价格高昂的豆制品啊!
连吃碗豆腐脑,都要勒紧裤腰带好久!
而豆制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原材料贵啊!
原材料为什么贵?因为豆税啊!
因为这件事,还有御史质疑了抚安帝,问他是否真的如民间所传,使计陷害了姜沉背负不详之名!
因着之前赵家的事情,不少人都感觉唇亡齿寒,生怕自己就成为下一个被卸磨杀掉的驴。
而杜绝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那就搞死想要杀驴的人!
所以此话题一出,瞬间得到了不少朝臣的支持,抚安帝想要杖杀御史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