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溪那个愁啊,女儿要出嫁了.

如今,已经是建兴四年的秋天了。

历经了连续两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关中,终于是逐渐的恢复了民生。

右扶风基本已经恢复到当年关中鼎盛时期,不管是人口还是赋税,都已经恢复到了当年曹操治理关中的水准。

左冯翊的屯田工作,也进行的相当不错。

一部分出让给荆州,益州世家的土地,如今已经开始建立基业,因为鱼鳞图册的限制,如今的世家再想隐匿丁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而屯田民的数量,已经从两年前的十万人,增加到如今的二十万人。

多出来的这十万人里面,大概有一半是从荆州,益州的世家释放出来的隐匿丁口,在朝廷的押送下,来到长安当屯田民糊口的。

毕竟,长安的屯田制度是四公六民,比曹魏那边还要良心一点,虽然土地依然不是自己的,但起码能活的下去。

而剩下的一半,多少是有点冒风险的。

这两年关中到北地的气候越发严寒,连续两年又是雪灾。

关中之地靠南一些,再加上张溪一早就为了备灾做了很多的准备,终于是没有重现建兴元年的那场大灾,顺利的把雪灾给渡过去了。

但草原上的那些胡人们,日子可就难受了。

这两年,西北地区一直不太稳定,秦州和凉州附近的胡人一直是反反复复的.不造反劫掠,他们根本活不下去。

而这个时候,身为凉州刺史的徐邈想出了一个主意,联合秦州刺史姜叙,上书朝廷,对两州境内的胡人异族,进行了一次迁徙。

而迁徙的目的地,就是雍州。

换句话说,就是让一些胡人来雍州当屯田民。

一方面,是出于西北地区的治安需要。

不管是秦州还是凉州,经过了和异族数百年的争夺,早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汉中隔壁的武都郡,除了郡治下辩县,剩下的县城周围都有羌人和氐人的部落,而狄道更是直接通往胡人的聚居地,那边有无数的羌人,氐人,甚至最近十几年迁徙过来的鲜卑人的部落。

同样的情况,在秦州的陇西郡,南安郡也有。

而凉州那边就更别说了,基本形成了汉胡杂居的形态。

这么多的胡人处在州郡之内,这两年又是连着天灾,徐邈实在放心不下。

这可是真正的胡人一反,危及州郡的形势。

因此,徐邈上书建议朝廷,迁徙这些胡人入关中,一方面可以集体管控,另一方面雍州那边不是缺人种地嘛,其他胡人可能不会种地,但羌人和鲜卑人,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耕种基因的。

尤其是在两州占据胡人大多数人口的羌人,他们跟汉人杂居的时间太长了,本身也会一些耕种,再加上传说羌人乃是炎帝之后,也算是半个自家人,这种耕种的传统也一直没有丢。

而这些胡人异族进入关中后,就可以凭借耕种每年获取糊口的粮食,怎么看都比在西北放牧要来的好。

而且,一旦这些胡人接受了这种耕种的生活方式,等过上几代,和汉人互相通婚后,他们还能算是胡人么.估计到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承认了。

徐邈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肃清内部隐患,同时也能增加雍州的丁口劳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唯一的缺点是张溪上书反对。

是,雍州是缺丁口,但也不能拿胡人来凑数啊。

先不说教导这些胡人耕种需要花多少时间,让他们产生身份认同又需要多久.就说现在,你把五万多的胡人都聚集在左冯翊地区,他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别忘了,左冯翊可是直面曹魏的袭扰威胁的。

曹魏的新君曹叡已经上位快两年了,国内的政局基本已经稳定住了,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度.在建兴三年的秋季前,再次发动了对关中的袭扰,建兴四年更是一年不带停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曹叡可比他爹曹丕要难缠的多。

雍州这两年虽然没有大战,但小打小闹,边境小规模作战几乎就没有停过,自身都不算多消停呢,伱还把这么多的胡人送过来?!

而且吧,你把这么多异族百姓迁徙到关中跟汉人杂居,各种文化差异和矛盾都丢给我雍州刺史府来做,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这要是激化了汉胡矛盾,引发内部混乱,可怎么办?!

你这不是把原本应该你们凉州和秦州面临的问题,丢给我雍州来解决嘛。

因此,张溪是真心的上书反对了这事儿。

但可惜,诸葛亮驳回了张溪的上书,并且顺势,给张溪写了一封信,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五万人的羌胡异族,放在左冯翊地界,真不算是什么隐患,就这么点人,哪怕他们集体造反,也不是什么大威胁。

况且,这些异族愿意跋山涉水的离开草原,放弃他们长久以来的生存模式进入关中当屯田民,本身就代表着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跟大汉拼命。

只要张溪能保证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不会造反。

至于教导异族耕种,这在这个时代不是什么麻烦事情,甚至在异族人看来,这是天大的恩赐。

如今的时代,是汉人的时代。

别看汉人自己把国家打的四分五裂的,但对周边异族,依然是压制为主,因此,这个时代的异族,普遍不会有什么优越感,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了不起的。

长生天的子民,早就让孝武皇帝打断了脊梁骨,趴着起不来了。

再说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来,汉人的耕种技术在对抗天灾上,明显要比胡人的放牧技术更有优势.一头羊长大要几年,这段时间都够汉人收割好几茬粮食的了。

不是胡人不想耕种,他们是不会耕种如果有汉人愿意教授他们耕种,他们巴不得立刻放弃现在的生活方式,改成跟汉人一样的耕种生活呢。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能在南中地区获得“诸葛阿公”称呼的最重要原因。

不是什么诸葛亮把南中人都打服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在南中传授夷人耕种技巧,得以让南中人存活延续了下来,故此感恩上千年。

所以嘛,诸葛亮觉得,虽然让胡人内迁关中多少有些风险,但只要处置得宜,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再以部落形势存在的话,那么内迁充实人口,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什么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在诸葛亮看来,完全是张溪想多了。

异族在汉人的地盘上,什么时候真正抬得起头来,只要张溪能稍微对他们好一点,处事稍微公平一点,就足够他们感恩戴德,还在意什么文化差异干什么?!

看完诸葛亮的解释信之后,张溪才算是恍然大悟——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个各族平等的时代,这年月的异族,能把他们当成人看,都已经算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了。

本来吧,这个信看到这里,张溪也就对诸葛亮没啥意见了,毕竟诸葛亮已经考虑的很全面了。

但问题是这个诸葛死鱼头,在信的最后一页,话锋一转,居然还是询问起自家继子诸葛乔在长安的生活情况。

本来吧,这事儿也算正常,诸葛乔虽然不是诸葛亮亲生的,但到底是如今诸葛氏的继承人,诸葛亮关心一下继子的生活,也说得过去。

更别说诸葛亮是先说公事,说完了公事才稍微提到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但问题是,诸葛亮询问自己儿子过的好不好,完全可以自己写私信给诸葛乔询问,根本不需要通过张溪拐弯抹角的来咨询。

诸葛亮给张溪写这么一封信,一方面是希望张溪站在诸葛乔长官的立场上,对诸葛乔这几年的工作进行一个评价,另一方面诸葛亮这是在提醒张溪,别忘了当初离开成都时咱俩的约定。

乔儿今年都二十三了,你女儿小暄儿今年已经快十八了该有个说法了吧?!

这俩孩子到底能不能成,总该有个结论,不然不是耽误了两家孩子嘛。

而一说起这事儿吧,张溪是真的愁啊。

诸葛乔.能力虽然稍显稚嫩,但为人心思细腻,考虑事情周到,深的蒋琬的信重,几次三番的向张溪推荐,一直被张溪压着。

说实话,对于诸葛乔的性子,张溪也是很欣赏的,毕竟他的处事方式,是非常对张溪胃口的,从不擅自下决定,遇到事情总会多考虑几步,跟张溪的思维方式,简直像的离谱。

但.谁让这货惦记自己的女儿呢。

可问题是,自己可以压着诸葛乔继续在基层磨炼一段时间,却压不住自家女儿的心啊。

这丫头吧,两年前稍微骂了她一顿,倒还有所收敛,知道要避嫌了。

可这个觉悟终究是有限的。

这两年,这丫头没少往诸葛乔身边凑,不过是知道带个丫鬟避避嫌而已,一旦遇到那种踏春啊,或者是游灯的时节,必然是约着诸葛乔一起游玩。

偏偏这事儿,孙尚香是公开支持的,又因为张溪以前私下跟孙尚香说过自己的态度,要面子不好反悔,结果导致这丫头跟诸葛乔之间的关系,闹得现在长安城内的人,几乎无人不知。

半个长安城都盼着他们俩成婚呢,到了那个时候,张溪这个凉州刺史还不得开放流水席,大家能趁机混顿肉吃?!

可以说,如今的形势,就是张溪再不想让小暄儿嫁给诸葛乔,也不太可能了。

而且有一说一,这两年,诸葛乔一直在关中各地奔走,修缮水利设施,人变的务实了不少,少了些翩翩佳公子的气质,但那个身体素质是越来越好了。

他去乡下巡查都不坐车的,不是骑马就是走路,比张溪这个出门就坐车的“武将”都强。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身体不行的那样哈。

思来想去,一方面是女儿的心思,一方面是情势所迫.张溪不得不提笔给诸葛亮回信,让诸葛亮请人择定吉日,让两个孩子完婚。

但就一点,张溪坚持要求。

婚后,诸葛乔还必须在长安任职,即使诸葛亮要给诸葛乔调职,那也必须经过张溪的同意。

天知道这小子将来会不会有什么意外的,留在长安,放在张溪眼皮子底下,真要出现恶疾或者意外,至少还有个卫汛能及时救命。

张溪可不想自家女儿年纪轻轻的就没了丈夫。

本章完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一品萌宝痞妃娘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