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泰西在搞文艺复兴,在搞大旅行活动,这个大旅行活动,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传统宗教国家排除在外,而大明在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将那些至圣先师们的理论进行再编纂,再注释,同样也在进行聚谈。

根据万士和的描述,大明的聚谈,也不过是一种袖手谈心性的另外一种体现,因为一切聚谈,最终都要聚焦于一件事,那就是政治制度的演化,但是英明的大明皇帝,让一切政治制度方面的探讨,都需要抛开陛下不谈。

大明的聚谈之风,是在大明皇帝的默许之下展开的,但一旦皇帝,或者说统治阶级不再需要聚谈的那一天,那聚谈的所有成果就有可能被束之高阁,甚至被打成异端,彻头彻尾的销毁。

明君的时候,不需要聚谈,昏君的时候,又无法聚谈。

大明的聚谈之风,完全是靠皇帝的纵容支撑起来的,像林辅成、李贽这样大胆至极的言论,就是陛下的纵容,否则早就被打为了不忠不孝的一列,送菜市口斩首示众了。

“周良寅走了十年,从北平行都司的大宁卫,走到了大同府做巡抚,他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地方吏员进行裁撤,王次辅似乎对此举不太赞同。”朱翊钧说起了王崇古的拒绝。

大明皇帝和次辅就精简地方衙门、裁撤吏员之事,交换了意见,王崇古表示了保守的反对,并且并不打算为周良寅提供帮助,那么周良寅就要自己想办法,这件事朱翊钧没有急于推进,而是和朝中的万金油万士和再次沟通。

僵化和臃肿,越是僵化就越是臃肿,越是臃肿就越是僵化,如此死循环,最终如同一潭死水。

“陛下,王次辅的意见是,不易操之过急。”万士和稍微解释了下王崇古为何会保守反对,现在王崇古在文渊阁坐班,和张居正就聊起了此事,负责吏治、搞出考成法的激进派张居正,最终被王崇古说服。

大明的县衙,大门前是一个大牌坊,上面写着宣德教化或者崇礼尚义,在牌坊左右,有两个六角亭叫旌善亭,一般就是张榜公告修桥补路、修缮官舍、向养济院捐款的善事,而另外一个叫申明亭,一般张榜公告皇帝的圣旨、朝廷的政令、一些性质恶劣的大案进行公示。

县衙的大门颇为大气,大门两侧有小门,大门就是县太爷和上级巡视才能走的地方,两侧小门是吏员进出。

走进大门,是一条长三十多丈的雨道,雨道左侧是膳馆和外监,整个县衙的吏员都在膳馆吃饭,外监则是分为监牢、女牢、死牢三个牢房,而右侧是寅宾馆和衙舍,寅宾馆就是客人下榻之处,衙舍就是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这三班。

以大同府广灵县为例,庖厨就有58人,而衙役三班光是在衙门里坐班的就超过了78人,而不在县衙坐班的衙役,超过了千人。

走过长长的雨道,就到了仪门,一入仪门一块巨大的影壁墙,左右两边是兵刑工、吏户礼六房,六房左边是吏舍,就是六房书吏居住的官舍;六房的右侧是典吏衙,典吏衙就是典吏所在,管的是吏员,也分管杂职官,课税、铁冶、批验、仓、库、河泊、闸坝、递运等杂职官。

大同府广灵县,光是第二进的各色吏员,就有272人,关键是这272人,有250人都不在衙门坐班,光吃衙门的俸禄,只有22个书吏干活,干最累的活儿,拿最少的俸禄,因为太过于忙碌,也只能在县衙吃饭,县衙的膳馆的饭菜,也和猪食没什么区别。

过六房复行数十步,则来到了月台,月台之上,就是县堂了,审案断案,都在这大堂之上,大堂之后,就到了县衙的第三进。

第三进左边是主簿衙,一共七间房,右手边是县丞衙,为八间房,这里面住的人,都是主簿和县丞的司务,大约等同于幕僚、秘书的角色,分理诸事。

大同府广灵县县堂,主簿和县丞共有司务74人,除了轮番在主簿和县丞手底下伺候之外,其余都是轮班。

第四进就到了内宅,也就是县太爷住的地方了,县太爷内宅,左手边是税库,右手边是银局,银局有小膳房一间,能养庖厨四到五人。

第五进就是后花园,门左右两边是西花厅和东花厅,后花园各地各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比如广灵县县衙的后花园,高达一百六十亩,光是园艺就有二十七人,专门负责假山、花草树木、打捞人工水池的落叶垃圾等等,还有四僧,这四个僧人在佛塔礼佛,偶尔和知县讲佛。

另外养仵作、狱卒、门房、巡捕、弓兵、轿夫、伞扇夫、鸣锣夫、吹鼓手、灯夫、更夫、马夫等等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

但凡是在县衙里坐班之人,全都吃俸禄。

广灵县一个仅仅十万人的县城,县衙里养了快三千官吏,周良寅要对这个动刀子,皇帝支持,可朝中没有大臣支持。

有皇帝支持其实也足够了,真的想大刀阔斧的干,也不是不可以,但最好有大臣,比如晋党的党魁支持,这样就是政如通衢,顺利稳定的执行。

“陛下,臣的意见也是不要动。”万士和很清楚皇帝的意思,万阁老对这件事什么看法?如果赞同的话,那就游说下王崇古,把这件事给办了。

万士和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告诉皇帝,周良寅想做事的本意是好的,这事儿全天下人都清楚,冗员臃肿僵化,但万士和的意思是,不要动。

“为什么?”朱翊钧两手一摊问道,万士和作为帝党党魁,居然跟皇帝的意见不一致。

“陛下,朝廷是什么?”万士和斟酌了一番反问道。

“朝廷就是朝廷啊,就是官衙,就是代天子牧守地方的衙门,条条块块,构成了朝廷。”朱翊钧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了这个问题,朝廷就是皇帝管理天下的工具。

“陛下,衙门就是地方看得见的朝廷。”万士和言简意赅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万方黎民要问,朝廷在哪里?朝廷就就是衙门,衙门就是看得见的朝廷,看得见的秩序。

“万历维新如同滔天巨浪,波涛汹涌,滚滚向前,不能指望着各地方衙门做事的同时,还在缩小地方的规模,这新政,总要有人去做的,诚然臃肿僵化,让地方衙门变得效率很低,但也是这种臃肿和僵化,保证了官选官的阶级,凌驾于势要豪右、乡贤缙绅的地位。”万士和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万士和作为帝党,和皇帝意见不一致,自然要说清楚,讲明白。

万历维新所有的事儿,都要这些臃肿的吏员去做,这就是现状,在地方博弈中,庞大的规模、各种规矩,就是朝廷的一部分。

“周良寅的想法很好,书吏272人,22人坐班,其他人都吃闲饭,这部分是需要进行考成精简的,但按照周良寅的说法,把衙役缩减到百人左右,那为官一方的朝廷命官就只能和地方势要豪右同流合污了。”万士和将王崇古和张居正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说道:“所以,内阁的意见是,不应该是精简,而是查空饷,吃空饷革罢?上次朕和次辅说此事,次辅支支吾吾,就是不肯把话说明白点,这么一说,朕不就是明白了吗?”

“就依内阁意见下章山西巡抚周良寅吧。”

朱翊钧察觉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良言嘉纳,选择了认可内阁意见,王崇古支支吾吾,其实很好理解,皇帝亲自到全晋会馆请他王崇古回朝,刚回朝,皇帝托付的第一件事,王崇古就反对,话自然不能说的太过于直接了。

张居正作为帝师,皇帝长大了,也不太方便说教了,二十二岁,不是孩子了,还喋喋不休的说教,皇帝会厌烦的。

反倒是万士和说这件事,最为合适,因为万士和是帝党,是皇帝的自己人。

海瑞反贪甚至都不会反到县衙,大明各级官吏的俸禄并不是很多,做官主要靠陋规,一个知县一年常例大约是一千两,县丞主簿大约七百两,而典吏,也就是吏员之首,不过一百一十两。

按照《皇明祖训》、《大诰》的力度去反贪,知县要被剥皮二十次了。

“陛下,这里有一份讣告。”万士和带着极其悲伤的语气说道:“吉林永吉知县夏知节,在万历十二年七月初,为保护屯耕田亩,带军兵和建奴厮杀,不幸遇难,辽东巡抚侯于赵请朝廷官葬,入忠勇祠。”

在为国征战中,死于战乱的军兵会建忠勇祠,忠勇祠在嘉靖末年出现,每遇战皆有设立,现在忠勇祠上出现了一个文官,夏知节是个举人,因为考了三次没考中进士,就到吏部报备,辽东虽然苦,但辽东位置多。

夏知节但凡是有一点办法也不会带着军兵亲自冲杀,一如当初谭纶在台州,带着军兵和倭寇拼命,因为再退一步,身后就是百姓。

“宁远侯以建奴杀官为由,对吉林以南、抚顺以东的建奴进行了清剿,杀贼三千四百余级,为夏知节报仇。”万士和补充了一下细节,关于宁远侯李成梁的反应。

这件事还真不是李成梁觉得夏知节碍眼,让建奴做掉了夏知节。

夏知节作为读书人,肯到苦寒的辽东为官,李成梁是很珍惜的,夏知节就是再有骨鲠正气,也管不到他一个侯爷的头上。

夏知节死于建奴之手,李成梁跟疯了一样,甚至打到了朝鲜的地界去,的确是杀红了眼,十二年以来,李成梁在辽东的政策,也是以战促和,逼迫建奴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和外喀尔喀部内附,和侯于赵的一个大明,皆为王臣相得益彰。

这一次,李成梁真的高举屠刀,打的旗号就是不报血仇,誓不为人,可见是动了真怒,李成梁作为辽东的土皇帝,汉人的比例在增加,意味着李成梁这个汉人侯爷的地位就会越稳固,敢杀官,李成梁就要征伐,就要报仇。

“大明要都是夏知节这样的官员就好了。”朱翊钧看着讣告,心都在滴血。

又一位骨鲠正臣,牺牲在了让大明中兴的路上,夏知节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大明失去了一名愿意为万民而战的战士,再退一步身后就是百姓,谭纶当年没有死在倭寇的手中,夏知节却死在了建奴的手里。

“下章到辽东都司,嘉奖辽东军兵作战英勇,自内帑支取十五万银犒赏,令夏知节入忠勇祠,年年官祭。”朱翊钧写了一副大字,送往广西广信府贵溪县,这里是夏知节的老家,无论辽东是否会忘记夏知节的忠勇,夏知节的老家会代代流传。

“国子监纳夏知节三子为监生,以奖忠勇。”朱翊钧思索了片刻,又补了一份恩典,夏知节的三个儿子,都可以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算是国朝恩典。

“陛下,是不是给松江巡抚申时行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些?”万士和犹豫再三,说了句公道话,刚刚忙完了一条鞭法,申时行还没有喘口气,又一座大山哐当一下压在了申时行的肩上。

松江府要进行雇佣关系确立的合同公证,这件事一点都不好做。

“他是要入阁的,既然要入阁,不让天下人说闲话,要服众,就得做出点成绩来,其实完全可以把试点放在广州,松江府是开海的急先锋,广州府就不是桥头堡了吗?”朱翊钧其实有选择,让申时行喘口气,给王家屏加点担子。

但申时行终究是要入阁的,他不能靠着端水的功夫去做首辅,那就只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获得正果了。

所有人都不怀疑申时行可以入阁,甚至能做首辅了,但只有申时行自己怀疑,此时在松江府的申时行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了,他看着朝廷来的圣旨,由衷的迷茫了起来。

申时行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和高启愚一样,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厌恶了张居正,所以才被如此为难。

翻过了一座山,面前是一座更高的山。

日子没法过了!

“抚台,松江远洋商行的商总孙克弘递了拜帖。”门房带着一份拜帖,匆匆走了进来。

“请。”申时行有些疑惑,这个已经跨入了垄断阶级的商人头子,为何突然前来拜访。

“孙某见过抚台,身有畸零,不便行大礼。”孙克弘是举人,本身就可以见官不跪,再加上皇帝曾经赐下了诗书礼乐簪缨之家,孙克弘其实也可以不用行大礼,再加上他本身有残疾,但每次孙克弘见了巡抚,都要提一嘴,防止巡抚不悦。

万一日后申时行做了首辅,对孙克弘的不尊重怀恨在心,他孙家就是有孙悟空那般本事,还是要被收拾的七零八碎。

“孙商总多礼了,看茶。”申时行伸了伸手,示意孙克弘的大管家把孙克弘推到茶几旁喝茶。

“这次冒昧前来,其实就是一件事,我听闻朝廷要民坊的劳务契约公证为合同,这事儿,孙家表示鼎力支持,松江远洋商行、孙氏布记、棉纺工坊、海味行、成衣行、茶行等三百四十二个铺,都会在三个月内完成公证,由契约,转为合同。”孙克弘开门见山,表示积极拥戴朝廷的政令。

“去把陛下赏的龙风团饼茶拿来。”申时行其实也不太懂茶,只知道这是贡茶,在申时行看来,茶和酒一样,主要是情绪价值,国窖一个地瓜烧,不照样人人趋之若鹜?

申时行真的没想到,孙克弘居然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朝廷这份政令。

这就直接将这件事的难度降低到了轻而易举的地步,最难搞定的垄断阶级都搞定了,那下面那些个小鱼小虾,手拿把掐,甚至不需要申时行出面,各个商帮、商行闻风而动。

“不瞒抚台,我也老了,坑蒙拐骗,弟弟就是不肯回来,这孙家因为开海的大风,扶摇直上九万里,如今到了如此规模,我活着,能管事的时候还能约束,一旦我老的昏聩了,我们孙家恐怕就会从诗书礼乐簪缨之家,摇身一变成了蠹虫,那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是朝廷想看到的。”孙克弘如实的陈述了自己支持的理由,为了老孙家延续。

孙克毅这个家伙,在外面就是不肯回来!孙克弘甚至连病重的招数都想出来了,也无济于事。

孙克毅不回来,孙克弘年岁越来越大,下面人都开始动起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心思,孙克弘也不得不防。

契书和合同不同,契书是双方签订,合同需要见证人见证,而这个见证人充当了一定的担保作用,一旦合同双方出现问题,这个见证人要有一定的能力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孙克弘从商多年,立刻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同,听闻消息,第一时间赶来了。

“孙家招人恨啊。”孙克弘有些无奈,他们家赚的钱太多了,光是捐给海事学堂就捐了一百五十万银之多,松江海事学堂能有今天这个规模,和孙家的捐赠有很大的关系。

万历十二年,孙家购买了一条万历四年下海的五桅过洋船,赠送给了松江海事学堂作为教具。

“这话说的,开海的政策摆在那里,孙家也没有多吃多占,孙家能有今天的规模,也不是偶然。”申时行肯定了孙克弘带领的孙家,的确为国朝开海大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有点想不明白,陛下不是最怜悯穷民苦力吗?为何只确定了雇佣关系,为何不进一步约束这些畜生们的行为呢?”孙克弘对大明皇帝提出了质疑,认为大明皇帝的保障力度,实在是太过于微弱了。

“畜生们?”申时行眉头一皱。

孙克弘涵养功夫都丢到了爪哇国去,咬牙切齿的说道:“就这么说吧,一些个工坊里工匠们的待遇,还不如画舫上的姑娘,至少画舫上的姑娘还有一天三顿的饱饭。”

“我亲眼见到过一个染坊,说是管饭,到了中午,用一个铅桶装着,里面是籼米、锅焦、碎米还有一些喂猪的糠麸,弄了一锅说不上是粥的东西,喂给匠人,匠人干的都是体力活,但匠人们为了省钱,只能这么吃了。”

“那染坊里的工坊主,还洋洋得意的跟我分享,如何节省成本!说是包住,一个联排大房,拢共七间房,上下两层联排的通铺,人摞人睡在里面,松江府各县衙的监牢都比这住的好得多!”

“动辄打骂,张口闭口就是外地人、乡巴佬、芦柴棒、猪猡,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模样!”

“这还不是最可恨的,尤为可恨的就是这帮工坊主,洋洋得意的告诉我,到了发钱的时候,能拖就拖,能不给就不给,实在是闹得没办法了,就以各种由头,少给一点,安抚匠人,反正这些人不干,有的是人干。”

“匠人都是雁行人,来来去去,哪有那么多功夫跟这些本地的工坊主长年累月的计较?最终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天杀的畜生!”

雁行人,就是如同候鸟一样的迁徙,就是说流动性很大,来来去去,终日为了辛苦奔波,这就是这些本地工坊主们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根本原因。

孙克弘显然火气很大,他继续说道:“都是做生意的,克扣匠人那点口粮,能克扣多少成本出来?一个点都克扣不出来,但这些畜生,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心安理得,朝廷既然要管,就该管到底。”

“人活这一辈子,都是当人的,不是当畜生的!”

“我亲眼看到了一个织女,因为生病了,要休一日,那工头大吼一声,假病,老子给你治,劈手就抓着那织女的头发,狠命的往墙上一摔,工头人高马大,壮如牛,这一摔,就把女工给摔的七荤八素,摔完了还不算完,一脚又一脚的死命的踹!”

“直到踹到了进气少出气多,这工头还没散完德行,抄起桌上的一盆冷水,当头泼了去,那是冬天!松江府的冬天,也是上冻的冬天!”

“申巡抚!穷民苦力是不是陛下的子民?还是说,只有我这样的势要豪右,才算是陛下的子民?”

“这帮对百姓敲骨吸髓的狗东西,他们还给匠人放钱,天杀的畜生!”

孙克弘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喊出了这五个字,因为他,松江远洋商行商总,大明垄断阶级的势要豪右,产业遍布松江府,松江府最大的地头蛇,也曾经被那样打过,他的腿就是这么彻底断掉的,当初徐阶那些个爪牙下手的时候,和这场景几乎如出一辙,直接唤醒了孙克弘内心深处最痛苦的回忆。

孙克弘是老爷,他真的看不得这些苦楚,直接把他看到的那家染坊给排挤到不能生存的地步,最终关门歇业。

但孙克弘一个商贾,能做的实在有限,当朝廷终于想起了保障穷民苦力的利益的时候,孙克弘积极响应,当然情绪极其激动的时候,孙克弘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

不够,陛下做的很好,但远远不够,还有太多的大明人在受苦。

“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遑论远在北衙的陛下了。”申时行十分明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陛下深居九重,对这些事儿知之不详。

若是知道,陛下真的会提着戚家刀,冲到松江府南,直接将其当街手刃,申时行亲眼见到过,陛下一定会这么做。

“松江府的繁华,松江府的纸醉金迷,松江府在世界之林首屈一指的奢靡,是少数人能享有的,而这些繁荣盛景,全都是由到松江府的穷民苦力用双手,一点点创造出来的,我们这些势要豪右在享受之余,能不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良心,就一点!”

“哪怕是自己不长良心,朝廷能不能约束我们长点良心呢?”

“最起码最起码,也不应该敲骨吸髓的朘剥!人是人,人不应该被糟践为猪猡草芥!”孙克弘明确表示了对朝廷的不满,朝廷管的太少了,太松了。

李贽在讨论到金钱对人的异化的时候说:肉食者以金钱在组织生产的时候,就会以生产资料为基础,建立起一种对生产者近乎于主宰的权力!因为生产者们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产工具,除了借由劳动,不断创造条件让别人主宰自己、奴役自己外,别无可为。

孙克弘亲眼看到了,侮辱、殴打、比牢房还差的住宿、不如猪食的饭、近乎于生杀予夺的主宰权力,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这种生产关系是不正常的。

“申巡抚是流官,终究是要入朝为官的,但我是松江府本地人,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家乡,被这帮畜生,糟蹋到如此地步,这么下去,穷民苦力忍受不了,揭竿而起的时候,只会冲进我家,把我家里里里外外杀个干干净净。”孙克弘阐述了自己为何会如此激动的原因。

圣君如日中天,这世道,不该这样。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军工科技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