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乾清宫。

隆武帝一锤定音,应对此次宁远危机的策略,就算是定下来了。殿中群臣的心里虽然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但都默默收起来了。

这其中,最黯然的就是军机陈奇瑜了,原本他摩拳擦掌,想要趁此机会重新掌兵,做出一番功绩,以雪前耻的,但不想陛下竟然没有从山海关出兵的意思,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施展的机会,即便日后再有,怕也轮不到他了……

想到此,他的情绪不禁低沉下去。

定下了辽西之策后,朱慈烺望着众臣,继续说道:“诈计只能疑兵,但不能决定胜负,我大明虽然不宜在辽西出兵,但另一个地方,却是可以一试的。”

“经过四年的渡海攻击,我大明水师已经重新掌握了辽东海岸,并熟悉了往来的航线,建虏虽然在海岸边广修炮台,设置要塞,但海岸漫长,处处地破绽,

建虏无力抗拒我们的渡海攻击。只能紧守旅顺金州复州等几个大城。”

“不同于辽西的平坦,辽南之地多山多海,利于步战和水师的发挥,这正是我大明的优势。”

“原本朕还犹豫,今年渡海攻击的策略,是否要从骚扰战术改成实质占领?但从多铎不顾伤亡、攻打中右所、又不顾兵家大忌,孤军深入,多尔衮却没有阻止来看,建虏已经是黔驴技穷了,王佐的密报,更给了朕信心。”

“即如此,朕决定将计就计,以出兵山海关为掩护,调集钱粮,征调五万精锐,准备妥当之后,大军出海,夺下金州和旅顺,转守为攻,在建虏的腰间插上一刀,卿等以为如何?”

说完,朱慈烺深深望着群臣。

群臣相互一看,似惊讶又似乎很平静,陛下出兵,从来都是避实就虚,不走寻常路。

“陛下英明~~”

对于攻取金州和旅顺,去年的时候,军机处就提出过详细的计划,认为大明现在已经有实力攻取并守卫金州和旅顺了,但隆武帝考虑再三,谨慎起见,最后还是放弃了,今年再提,叠加去年的大胜和全国性的大丰收,军机处自然不会反对。

朱慈烺点头,目光看向蒋德璟:“大军过海,最难的不是兵马,而是粮草辎重和后勤补给,还请内阁、户部、兵部立刻统筹,五月之前,将五万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和作战所需,全部运到登莱或者是天津大沽口。”

“如果大军顺利攻克金州和旅顺,十一月末海面冰封之前,为防建虏猛烈反扑,更是要将五万人六个月的口粮,以及五万大军冬季作战所需的各种物资和火器,准备齐当之后,全部运送过海,以为冬季备战。”

“任务艰巨,内阁户部兵部要早做准备。”

蒋德璟拱手,肃然道:“臣明白,内阁必完成。”

兵部李邦华和户部倪元璐也拱手。

朱慈烺点头,再看向群臣:“虽然建虏已经露出疲乏,但其在辽东海岸设置的要塞众多,旅顺更是坚固,想要攻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攻取之后,如何面对建虏的反扑,坚守城池,在建虏后方钉下这颗钉子,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如此重任,非一重臣承担不可!”

“因此,朕决定设置辽南经略。卿等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也可以毛遂自荐。”

听到此,陈奇瑜眼光里露出喜色

---不能总督蓟辽,但如果能经略辽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和蓟辽总督相比,辽南经略的风险要高很多,蓟辽总督背靠山海关,指挥大军,以宁远为界,可战可退,辽南经略却是孤军渡海,胜了好说,一旦败了,海面冰冻,有什么差池,怕就会不来了。

但陈奇瑜依然认为辽南经略是他实现雄心抱负的一个大机会,有猛将周遇吉,郑森施琅,再从京营调遣精兵,夺取金州旅顺,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此为朝廷的最高机密,决不可泄露,各部注意防谍,朕已经令锦衣卫提高警惕,严防建虏细作。”

最后,朱慈烺脸色严肃的再次强调。

……

军事之外,另一件民政大事,也正压在内阁,需要立刻执行,那就是摊丁入亩在全国的推行。

去年,保定地区试行摊丁入亩,效果良好,应缴丁税,一厘没少,年底全部纳入国库,穷民百姓的负担因此大为减少,对朝廷感恩戴德,士绅们虽然多缴了丁税,私下里十分不满,但在朝廷严厉处置了何九元等人,重申摊丁入亩的决心和诏令之下,却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

照规划,今年要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在保定之外,使天下的穷民都减轻负担,都享受到摊丁入亩的好处

但朝堂仍然有一些杂音,而江南各地的士绅,也渐渐有所联络,纷纷到各地督抚衙门之前请愿,用各种理由,要求暂缓“摊丁入亩”在本地的实施,督抚面对压力,隐隐地,不但有人在犹豫、在观望、在消极对待,更有人私下里抱持反对的态度。

而在这之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山东孙之獬上疏,支持朝廷施行“摊丁入亩”,并且向朝廷献言献策,认为摊丁入亩一定难以施行,原因就是因为有一些朝廷官员和地方督抚各有私心,阳奉阴违,对陛下的旨意不能尽心尽力的完成,因此建请陛下恢复东厂锦衣卫的权限,效仿成祖皇帝,全面监视、收集京师官员和地方督抚的情资,但有阳奉阴违,暗中拖朝廷后退的官员,一律拿下。

只要清除了那些懈怠的官员,摊丁入亩以及朝廷其他的政策自然就能在天下顺利施行。

……

孙之獬,字龙拂,山东省淄川县人。天启二年举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七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初年,廷臣请毁《三朝要典》,独哭争,遂被列入阉党逆案,革职回乡。

建虏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

被大明革职十几年,忽然又能当官,孙之獬感恩戴德,为得建虏欢心,有心“标异而示亲”,孙之獬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一怒之下,孙之獬上疏提议全面剃发,在这之前,只剃兵不剃民,官员也不强迫,孙之獬上疏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而多尔衮早就操了此心,孙之獬的上疏正和他的心意,于是立刻推行。

命令一出,江南血流成河。

顺治三年秋,山东百姓起义,这时孙之獬正巧还乡,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

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没有给孙之獬任何旌表和抚恤,大约也是鄙视他的为人吧。

这一世,建虏没有入关,孙之獬也就失去了这样表演的机会,但因为隆武帝继位之后,一方面打压言官,将言官们从权力中枢架离,使其“言而不官”,降低他们在朝廷中枢的影响力,一方面又广开言路,对地方意见十分重视,尤其是关于国计民生的议题,在各省都察院之外,又设有专门的机构,倾听地方意见,像是孙之獬这样有功名的地方人士,也是有上疏权力的。

一般来说,这些闲散进士举人的奏疏,隆武帝都是看不到的,内阁、都察院,通政使司,自会处理,但孙之獬的奏疏,隆武帝却是看到了,原因很简单,孙之獬所提的乃是大事、重事,关系每一个官员,从都察院,通政使司到司礼监,不敢轻易决定,只能面报于他。

当看到孙之獬三个字,朱慈烺心中先是惊讶,这人还在啊?继而明白了,这天下太大了,投降建虏的无耻文人也太多了,而他更是国事繁忙,除非是那些无耻之徒蹦跶着,在他面前主动出现,否则他还真是想不起来。

就像孙之獬。

如果不是孙之獬主动上疏,朱慈烺怕是永远也想不起他来。

这样的无耻之徒,上一世为阉党,从头到尾都是龌龊,这一世居然又不甘寂寞……

而从内阁慎重的表情看,朱慈烺就知道,孙之獬提议恢复东厂锦衣卫的权限,扩大侦搜,是碰触到了朝堂的敏感神经,关乎皇权,因此内阁不敢决断。

如果朱慈烺是前世里的多尔衮,此时正为摊丁入亩的拖拖拉拉而烦恼,心中存了恢复东厂锦衣卫过往权限的念头,那么,在见到孙之獬的奏疏后,一定会大喜过望,不但照着实施,也会将孙之獬拔擢到朝中,高官厚禄以待。

孙之獬想的,应该就是这样的心思吧?

但朱慈烺不是多尔衮,他心里压根就没有恢复东厂锦衣卫过往权限的念头,摊丁入亩虽然有绊阻,但他自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选择,完全不必使用这种有失光明的特务手段。

孙之獬的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老实说,朱慈烺真恨不得立刻传旨,将孙之獬这个无耻奸贼押赴京师问斩。

但他不能。

孙之獬的大罪恶是前世里的,这一世,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个闲坐家中,急于想要复出做官的卑鄙小人而已。

言者无罪,即便孙之獬说的再是不对,他也不能责罚。

而在不听从孙之獬的奏疏之外,朱慈烺也需要向内阁释疑,令他们敢于做事,不必再为这种宵小烦恼,于是说道:“唐太宗李世民刚继位时,有闲散的士子上疏求官,请他远佞臣,近贤臣,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朕任用的人,朕都认为他是贤臣,你知道佞臣是谁吗?”

那人回答说:“臣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身边的大臣们,如果谁不怕雷霆之怒,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贤臣。如果谁一味依顺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见,那就是佞邪的人。当初三国魏明帝就是这么做的。”

唐太宗不以为然,说道,“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君主是源头,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施行阴谋诡计,却要臣子行为正直,那就好比是水源浑浊,却希望流水清澈,这是根本办不到的。”

“上行下效。君主是小人,又怎能期待臣子们都是贤臣呢?”

“朕治理天下,用的是诚信,不需要使用这种诈术试探臣子,破坏彼此的信任,损坏社会的风气,魏明帝的办法虽然有效,但朕不会采纳!”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用了,朕就不会轻易怀疑臣子的操行。”

“明君治国,当如日月经天照临大地,行的是关明正大之道,用的也都是光明正大之臣,阴谋诡计,断断不能用,即便短时有益,也必然会贻害万年。”

“卿等记着了。”

……

当日,讲完唐太宗的典故,并借机说了一番自己的看法,朱慈烺就退朝了。

内阁和殿中的百官却是明白他的心志,都跪拜山呼,心中都感动不已。

而经此一事,朝臣们都彻底放心,陛下是不会恢复司礼监,以及东厂锦衣卫旧有的,可以左右朝局的大权了。

也就是说,陛下践行自己的诺言,信任内阁、信任朝臣,将天下交给他们治理。

……

虽然没有同意孙之獬的龌龊马屁,但隆武帝对摊丁入亩的国策,却是非常坚持,圣旨非常明确,哪个督抚不执行,哪个督抚就下台,六部九卿的堂官也一样。士绅敢有闹事、反对国策者,一律不姑息。

今日趁着内阁军机重臣都在,朱慈烺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态度。

内阁五辅脸色严肃的领命。

……

商议而定,内阁和军机处迅速就行动了起来,兵马车和粮草车在官道上大批出现,京畿周边的总兵也纷纷授命,整军备战,大张旗鼓的要救宁远,一时,京畿到山海关附近的气氛都紧张了起来,百姓们惶惶不安,以为朝廷又要大战了,而在京畿繁忙的掩护下,渡海大军亟需的粮草火药军械,秘密地、源源不断的运往登莱……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军工科技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