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轰轰轰轰……”

神机营的火炮,更是令那日松大开眼界,或者说是心生寒意。

并不是火炮的密集和铁弹子砸地的威力,而是准确。

二百五十步的距离,一共三十门神机营青铜小炮和铸铁小炮连续开火,一枚接一枚的命中,将用石灰线画出的一片小山坡,炸了一个天翻地覆--这是朱慈烺仿效后世炮兵的训练方法,用石灰画出一个长宽各五十步的四方区域,当做炮兵的标靶,两百五十步之外发炮,炮弹落入方圈之内算合格,否则就是脱靶。

这种训练方法很新鲜,同时却又能很直接的显现出了成绩,炮手好不好,测算准不准,打两发就知道。

这个时代火炮的准确性并不高,大部分时候都是靠数量弥补质量,几炮齐发,总有一发能打中。

京营整齐的命中率令那日松吃惊--如果那里不是一处山坡,而是蒙古勇士的帐篷,又或者是某一处城隘,怕是没一人能存活吧?

“这样的炮,我京营有一百门,今年可以再造一百门。”李纪泽淡淡道。

那日松不说话,只是望着那些炮--距离有点远,他看不到小炮的细节,但却知道这些小炮质量都不重,三到四人就可以推行,轮毂很高很大,差不多半人多了,如果是蒙古草原,一匹马就可以拉着一门小炮到处乱跑,

这和那日松以前见过的笨拙火炮,完全不同,蒙古人虽然是一个善骑的民族,但发展到明末,也并非全部都是骑兵,也开始有了一些火炮和鸟铳,尤其是改制成蒙古八旗之后,在建虏的影响下,他们军中都配备了火炮和鸟铳,虽然数量非常少,但作为部落首领的长子,未来的继承者,那日松对这些火器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因为了解,所以他才胆寒,不论是他蒙古,还是建虏的火炮,都无法做到明国京营这么的精准,三十发铁蛋子,竟然全部落在了四方区域内!

小炮之后,神机营又推出了四门中型红夷炮。

副指挥李顺亲自操炮。

轰轰。

连续四发,地动山摇。

再然后就是“掷弹手”,一队五十人一起奔出,用火点着了引线,将手中的“铁疙瘩”奋力掷向前方,“轰轰轰”,随着爆炸声,火光不断冲起,感觉就像是下了一阵炮弹雨,那一块目标区域瞬间就被翻了土。

那日松脸色大变。

这种威力强大,投掷速度远超火炮发射的铁疙瘩,他是第一次见,他能想象到,如果蒙古勇士纵马冲来,五十步之内,明军忽然投掷“铁疙瘩”,冲锋的蒙古勇士怕是没有一人能躲过。纵是人能躲过,马怕也是躲不过的,那巨大的爆炸和火光,足以令战马不听指挥……

如果说,鸟铳和大炮的犀利还能用明国不过就是依仗和火器来搪塞,但是当再看了京营的队列刺杀和三千营的骑兵冲突的操演之后,那日松已经清楚的意识到,明国京营的精锐程度,远在他们平常交手的边军之上,如果是面对面,蒙古勇士绝对占不到便宜,不说鸟铳和大炮,也不说那可能是有神鬼之力的铁疙瘩,只说那一个个手持长枪的长枪兵和弓马娴熟的全甲骑兵,就令他头疼和胆寒。

而最令那日松印象深刻的是,明国京营从上到下,每一个士兵都配备了精良的甲胄,即便是不需要在一线厮杀的鸟铳兵都配备了精致的棉甲,圆头盔,到上到下护的严实,而一线冲杀的长枪兵和精骑兵,大部分都是鳞甲,更有一部分配备胸前是一大块明光铮亮的铁片,他叫不出名字,但一看就知道防护力相当强大的铠甲。

一切的一切,都和他印象中的明军截然不同。

更不用说,明军那高昂的士气,和只有每日精粮饱食,才能支撑起来的拼杀状态。

这种状态,他以前只在建虏八旗的精锐白甲兵的身上见到过,想不到大明也有了。

校场上有数万人,从南到北走一圈,感觉全部都是精兵。

养这样的一支精兵,需要多少的粮米和钱帛啊?

大明,毕竟是大明啊。汉人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有道理的。

那日松心里和明镜似的:明国京营绝对是劲旅,明国可能已经从过去十几年的军事颓败中走了出来,他们蒙古人若是再想要依附建虏,通过入塞抢劫来获取粮米和钱帛,以后的难度怕会是越来越大。

那些大的部族还好说,本身就有余粮,又有建虏的大力支援,实在不行,还可以抢掠他们这些小部落。蒙古人可没有天下蒙古一家亲的概念,在建虏没有降服蒙古之前,草原上的争斗,蒙古人之间彼此的厮杀,远比外人更激烈。

现在建虏强力约束,蒙古部落彼此不敢再厮杀,有纷争都是请建虏仲裁,但如果建虏不能给他们胜利,为他们提供粮米和钱帛,遵从建虏的局面肯定是维持不住的,一旦今年打不开局面,建虏无法战胜大明,蒙古八旗在草原上的地位必然就会瓦解,到时候,小的部族肯定第一个遭殃……

那日松的脑子转的很快,想的很远。

这时他听到了震耳的欢呼声,抬头看去,只见银盔银甲、腰悬长剑的明国太子已经走上了主阅台,亲自为今日操练的优秀个人和优秀旗队颁发赏银--这又令那日松惊讶,这种最高王者亲自奖励勇士的做法,是他们蒙古的传统,想不到明国太子也使用。明国太子,真不是一般人。

操练考核结束,数万京营将士离开校场,返回城中,那日松仔细观察,发现所有的队伍都是整齐严厉--今日是考核操演,全员披挂铠甲,因此早上出城和晚上回城,取消了跑步一项,以免铠甲的无谓磨损,队伍行进中,除了脚步声、铠甲声和偶尔的马嘶声,再无其他声音。

那日松伸长了脖子看前方,看向这支劲旅的统帅,他知道明国太子就在前面,所以他想近距离的看一下,看明国太子究竟长什么样?但他看不到,只看到太子的红色大旗和武襄左卫的森森铁甲……

回到城中,那日松以为,李纪泽终该和自己说点什么了吧?但令他意外的是,李纪泽面无表情的什么也什么说,只把他送到军营门口就回去了,四个京营兵押他回住处。

那日松垂头丧气,一肚子的话没地方说、

而回到房中,为他挂上铁链之后,负责看管他的百总,挎着长刀,面色冷冷地告诉他一个坏消息:他的部族已经正式拒绝大明的要求,不会派人来谈判,更不会用战马赎他,一切的一切,都要等沈阳的命令。

听完之后,那日松露出苦笑,虽然一点都不意外,但听到父亲明确拒绝了明国的要求,等于是将他置于可能会被“撕票”的危险境地之后,他心情还是忐忑起来。

百总冷冷的继续道:“鉴于你林格尔部无视我大明的善意,而我大明不养废人,从现在起,你不能再享受现在的待遇,需要自食其力了!”

那日松正惊讶,不明白自食其力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两个士兵已经抬着一个木桌走了捡来,桌上是两具因为线绳断裂,而无法再披挂的鳞甲。

那日松一眼就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所在--修甲。用麻绳将铁片再穿连起来。串连铁甲片不是大手艺,他自然是会的,但他身为林格尔汗的长子,从小学的就是骑马射箭,带兵打仗,这样的事是下人做的,明人令他做这样的事情,明显就是在鄙视他。

“我要见李纪泽!”那日松涨红着脸。

“李照磨不是你想见,就可以见的。”百总冷笑一声,转身向外走:“记着,修好甲胄,你才有吃的,今晚的晚饭你是吃不上了,如果你想吃明天的午饭,我劝你立刻就动手,不然明天一天你就只能喝冷水了。”

那日松气的跺脚,但却无可奈何。

百总出了房门,穿过廊檐,顺着楼梯向上,快步来到对面的二楼,向等候的李纪泽抱拳躬身报告:“都已经妥了。”

李纪泽站在窗口前,目光望向关押那日松的那一房间,肃然道:“把人看紧了,绝不可出任何意外。”

“是。”

……

那日松的事,急不得。

不论从那日松的个人心志,还是蒙古和建虏的“亲密”关系来看,都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攻破的,一切都需要从长远计算。

这一点,不需要朱慈烺多说,参谋司都已经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李纪泽作为参谋司的照磨,主持执行。

离间蒙古和建虏的关系是长远,但另一个事情却是迫在眉睫。

马上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除了耕种之外,土建也可以开始了。去年建虏入塞,大明放弃了蓟州以东的大部分城池和要塞,只留了玉田和永平两地,两地城小人多,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若非建虏因为粮草短缺,不得不撤退,两地长期坚持下去,不说寒冬腊月天会不会冻死人,只说人员密集聚集,其中有很多是不洗澡、不洁净之人,又有鼠患,时间一久,爆发瘟疫的可能性就很高。

因此建虏退去之后,永平巡抚马成名上疏朝廷,请求扩建永平城,顺天巡抚潘永图也上疏,请求扩建玉田城,对这两个奏疏,朝廷上下都是支持的,---经过这次抗击入塞的胜利,所有人意识到了在蓟东坚壁清野的重要性,而独可以收留百姓的,只有永平和玉田两地,只要大明保有这两地,就算建虏将其他地方都占了,也难以长久占领,蓟东终究是大明的,因此两地城池非是扩建不可,驻守也要增加。

崇祯帝立刻从内廷库拨了六万两,交由两地修城。余下不足由户部想办法。

这两地修了,蓟东被建虏破坏的城墙,也需要修补。

这都是已经讨论过,没有异议的事。

但兵部侍郎张凤翔提出,因为有了此次的碰壁,知道了蓟州防线的存在,以后建虏入塞,怕是不会走蓟东,也就是东线了,所以朝廷必须加强西线,也就是从黄崖口,黄松峪,墙子岭,古北口,一直到白马口的长城防御。

这一段长城在地理上属于密云,全长将近四百里,朝廷不但要修缮加固,而且必须增加驻防的兵马--这一次是太子料敌从先,提前调京营将士到了长城,若非如此,只靠长城原有的防守兵马,怕也是挡不住多铎的入塞大军的。

而京营是守卫京师的,不可能长期驻防长城口,长城守卫,还需要长城守军自己。

兵部算了算,又找户部商议了一下,算盘打一打,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修缮密云长城,最少需要八十万两银子,而加强防御,需要再募兵三到四万,又需要二到三十万两。一听需要这么多银子,崇祯帝就犯愁了,虽然有太子从张家口的抄来的银子,但帝国的缺口太大了,到处都需要银子,这一百万两,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来了。

三辅谢升察言观色,站出来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张献忠已经大败,南直隶贼乱缓解,那是不是可以调一部分的剿匪兵马,比如调左良玉到密云长城,如此就省去了募兵的费用呢。

对此,兵部尚书冯元飚是反对的,理由有两个,第一,虽然有螺山之胜,张献忠实力大损,但朝廷远没有到庆功的时候,左良玉,黄得功,刘良佐三路兵马张开大网,已经将张献忠堵截在了安徽一代,时间长了,绝对可以将张献忠久围困死,一旦撤走左良玉,大网露出破绽,以张献忠的狡猾,说不定会溜出来起死回生,以至于朝廷前功尽弃。

第二,左良玉麾下多是湖北兵,黄得功和刘良佐多是江南兵,以江南兵来守北方长城,不说气候,不说移驻需要的钱粮,只说军心就是一个问题。

因此,南兵不可调,只能北方招募。

户部尚书傅永淳双手一摊,户部没有银子,这一百万两,都得内廷出。

这种情况下,大家的目光,很自然就望向了太子。

所有人都想知道,太子会不会有什么高见?

————感谢“面瘫侠”的打赏,感谢“cylove521”长期不懈的打赏,谢谢,非常感激,热乎乎,打出来不够一分钟,立刻发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军工科技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