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你说的都是八苦之中,每一样都是人生常态,也是众生烦恼之源。
其实众生皆苦,没有谁能一直活得轻松如意。
所谓娑婆世界,就是这样。
之所以叫娑婆世界,因为“娑婆”这两个字,又名“堪忍”,意思是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人们还能忍受,并且能在苦中作乐。
而“娑婆”又代表着遗憾,试想这个世界,如果没有遗憾做参照,那么即便给大家再多的幸福快乐,恐怕大家也感觉不到。
所谓人生无常、法无定法,喜忧参半,没有谁能逃得过。
《法华经》里说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如果施主想尽快摆脱烦恼,一定要勤加念诵念佛法,不仅可以六识清净,还可以渡己度人。
这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家重要经文,是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念诵的佛经。
常诵这本佛经,能让你通过参悟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达到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说到这里,大喇嘛回手拿出一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递给了杰克逊。
那志明一边翻译,一边在心里给大喇嘛竖大拇指。
虽然大喇嘛有点照本宣科,这些话术早就已经被他们这些修佛之人烂熟于心。
但是讲出来的状态,却也能说明你对佛法的领悟到了什么境界。
大喇嘛明显已经到了佛法通达,心如明镜的境界。
所谓佛法开示,以理服人,佛教宗旨根本就已经浸润到骨子里,张嘴就来。
杰克逊接过佛经,闻言竟然露出惊喜之色,向大喇嘛双手合什,恭敬道:
“大师,我一定会紧遵您的教诲,每天诵念佛经。
还有,大师,我要给您这间寺庙捐香火钱,十万美金。”
当那志明给大喇嘛翻译过来时,大喇嘛竟然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就那么点了点头,双手合十致礼。
然后再不发一言,转身施施然走进后面的门户里去。
那志明这才觉得自己恐怕是小瞧了这位大喇嘛。
不管他佛法修的怎么样,就看他在面对这么大一笔钱时的这份定力,就绝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
也不知道他是心境修为到了极高境界,心有惊雷而面有平湖,还是真正地参透了佛法,红粉如骷髅、金钱乃粪土。
反正这个逼,是真的被他装到了。
从瑞应寺出来的时候,杰克逊要那志明帮着写了一张,十万美金的认捐书,并承诺他过一段时间还会再来。
回到燕京以后,那志明让新未来的音乐部,帮着约了几个科班出身的小歌手。
他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非常简单,就是去采风整理一下佛教音乐。
当然,此时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的佛教音乐,那志明就非常喜欢齐豫做的那些。
但是,那志明想做的更加系统一些。
过了两天,那志明让人从香港带回来了几盘佛教音乐磁带,他便派人给杰克逊送去。
帮他实现毕生所愿,这是那志明努力的结果,但是能不能拯救杰克逊的悲伤结局,他却只能做这么多。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离演唱会日期越临近,演唱会的热度越呈几何级数增长。
包括香江四海纵横旗下的那些艺人,以及他们的亲朋故旧,甚至连墨西哥那些富二代们都来跟那志明打听,能不能弄到票?
那志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情形,也就早做了准备,事先花费真金白银预留了上千张位置不错的票。
这算是近水楼台吧。
而从冰峪沟回来以后,杰克逊除了每天固定时间与演出团队排练以外,他都在读经和听佛教音乐。
由于那志明的翻译水平比较得杰克逊的意,所以杰克逊一有时间就来找那志明请教。
那志明刚开始还跟他谦虚是讨论,可是架不住杰克逊问的问题他都能解释清楚。
慢慢地,杰克逊就开始称呼那志明为维克多老师,搞得那志明很有些不自然。
因为这个称呼,让他总是第一时间就想起苍老师。
那志明气不过就想整蛊杰克逊,撺掇着让他在演唱会里,加入一首佛教音乐。
杰克逊有点犹豫,他刚接触佛法,还处在离佛的阶段,哪敢贸然以娱乐方式对待。
由此可见,不管一个人的悟性如何,只要他还没有想明白其中的核心关键,就会离事物的本质有一段不尽的距离。
为此,那志明甚至把后世千手观音的创意给他拿了出来。
在那志明找来道具,让人穿上之后,随意演练了那么一下,顿时就让杰克逊对那志明的想法惊为天人。
那志明甚至专门把西游记里观世音的扮演者给请了过来。
果然,大枚这张在全世界范围内,最让人一见就发自内心想顶礼膜拜的脸,给这个创意凭增了三分意境。
于是杰克逊就开始学习演唱心经。
杰克逊虽然一直是以摇滚乐为世人所熟知,但是他的嗓音本来就空灵飘逸,演唱其他歌曲也极具特色。
就像这首心经,从他的喉咙里唱出来,那股梵音禅唱,直击闻者的心灵最深处。
如果能够再配上千手观音的舞蹈,绝对是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
就是那志明不禁有些担忧,自己给杰克逊出了这个馊主意,可千万别影响了他临场的发挥。
或者说,会不会与他整个演唱会的风格格格不入?
反倒是杰克逊没有担心,他觉得这一个舞蹈的创意,加上他自己演唱心经,绝对会燃爆整个舞台。
他还想要在他自己明年的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把这个节目做成压轴表演。
那志明当然举手欢迎,这正是将华夏文化,输出到全世界的大好时机。
佛教原本是发源于尼泊尔一带,但是佛教文化发展和传播却是在华夏国发扬光大。
几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佛教宗旨,是到了华夏国以后才提纲挈领,然后衍化成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和修心修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