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倾泻,狂风咆哮着将水卷到天上,然后打在屋檐上,又有不少被风吹入檐廊。
绾心匆匆忙忙地走在檐廊下,她从来没在天京见过这么大的雨,大到她已经不能坐轿辇,而是自己同侍女沿着各宫的檐廊一路过来。
从自己的椒房殿,一直到太后的长乐宫。
她心急如焚地走着,如今是乾定三年的三月,从一月开始,太后就一直卧榻,药也没停过,这更是苦了绾心自己,每日都是前朝和长乐宫两处奔走。
此刻已至长乐宫,檐廊下全是积水,绾心的绣花宫鞋已经湿了,方才更是差点滑倒,幸而被绮烟绮寒给扶住了。
“皇后小心!”
绮烟叫道。
绾心撩起裙子看了一下鞋,全湿了,难怪脚冷冷的,她示意绮烟收起纸伞,然后继续向奔前走。
长乐宫的主院已经积了一汪积水,风雨打落了院子一角的桃花,今年的桃花本就不好,如今更是只剩了丛丛枝桠,显得长乐宫一点生气都没有。
这不是一个好征兆。
方才从内监来传话她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征兆了——太后的病一直没好,宫中的太医皆束手无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是有预料的,但她没想过会这么快,她还没有准备好去承担这一切。
绾心从正殿侧门闪进殿内,殿内早已乌压压地跪了一排太医,他们同绾心一样,衣服都湿透了。
“臣参见皇后娘娘!”
绾心没空理会太医,只抬手示意便径直冲进了内殿。
“母后!”
太后躺在她的凤榻上,头戴抹额,脸色苍白没有一点儿血色,众侍女由冬芽带着跪了一排,都在掩面而泣。
“我的儿…”太后听见绾心的声音,睁开眼,虚弱而又安详道,“…怎么湿成这样…”
“母后!”绾心跪下哭喊道。
“别哭了…”太后强笑道,“本宫的身子,本宫清楚。”她的手指颤抖着抚摸过绾心的脸,这张脸因为近日的操劳愈加憔悴。
太后道,“本宫就放不下你们…和大周的江山,愍帝将江山托付给我,我这副身子却甚么都做不了…”
“母后,别这么说…”绾心伸手握住太后的手,哭道,“您做得很好…是您教导的儿臣…”
“母后!”承景火急火燎地冲进内殿叫道,“太医!太医!快治好母后!”
“皇上…”太后道,“怒火攻心…不如坐下…太医不是神医,救不了母后…皇上也别迁怒于他们,生死善恶,自有天命,母后甚么都不强求。”
“母后!”承景跪在太后的身前,他刚从黛山回来,身子全湿透了,他的泪水流下,滴落在了太后手边的一本书上,那是《吕览》。
承景哽咽道,“您不能丢下儿臣啊!”
承景抬头望向母亲,她的青丝已染斑斑霜烟,脸上也是有着细细的皱纹——但她其实还很年轻。
“母后不丢下你…母后只是去看看你父亲…母后想他…母后也想你的四个哥哥…”太后道,承景和绾心在她眼里渐渐模糊。
她想那四个孩子,和她没有母子情分的四个孩子,她甚至没来得及同他们取名,未序齿而殇,大周的史官不会记录他们分毫,能记得思念他们的只有自己,可如今,连自己也要走了。
“承景…母后不求你临朝亲政,只求你赶紧同绾心生个圣孙给母后…好么?母后在天上看着…”
“好…”承景哭道,“母后不丢下儿臣便甚么都好!”
“你还记得,兴帝驾崩,你回来奔丧那夜,发生了甚么吗?”
“记得。”良久,承景方回道。
那是一个只有他们母子三人的夜晚。
“如果那夜没有恭儿,母后真的会杀了你,知道么?”
“知道。那夜儿子甘愿赴死。”承景泣道。
“你呀…”太后无奈地笑了,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内平外成。承景,恭儿是你亲弟弟…”
“那天你赶走了恭儿,此后的每一天,母后都在想他,”道,“担心他,就怕他哪日同颜儿的父亲一样突然没了…承景,你是皇上,你享世间富贵,握天下大权,你犯不着同恭儿去争抢。”
太后突然起身用尽力气抓住了承景的衣襟,道,“恭儿是你亲弟弟,兄友弟恭,你要友!”
承景怔住了,心中不满却不敢言语。
太后见了,眼中的星火渐渐熄灭,躺回自己的凤榻上。
跨不过去的,她轻声悲道,“绾心…大周江山靠你了…燕国还要你来照顾…”
“是…”绾心颔首,“儿臣明白…”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母后…”承景的泪如雨下,外头的雨却渐渐小了。
您再叫我一声康儿吧。
这句话卡在承景干涸的嗓子里,终究还是未能说出。
承景望着面前已经闭上眼睛的母亲,良久,终于明白她已经走了,再也不能唤自己康儿了,今后只有自己了。
承景低头跪了许久,被冬芽和绾心扶起,他坐在太后面前的圆桌旁,膝盖已是肿胀,可却甚么都感觉不到。
只有绾心同他擦泪时,他突然有所知觉,紧紧抓住了绾心的手,绾心被他抓得有些疼了,却不敢挣脱,只换了只手继续为承景擦泪。
又过了许久,承景回神方觉得尴尬,悻悻脱手,忽而见到桌子上有一件做了一半的冬衣,青色的袄子,上头有着密密麻麻交错的针脚,承景又望见了自己手中不知何时抓住的《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