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家对她们的好运气都羡慕不已,一个月五两银子,那可抵上一个成年劳力在码头上搬大半个月麻袋了。
顾三婶儿更是逢人就道她们家冉冉怎么样,因为这,这些天来登他们家门的媒人没有五六波也有三四波了。
顾明月偶尔从她家院子里就看见两回三婶儿满脸笑容的送媒人出来。
恐怕顾秀冉知道这些事,肯定得立马从帝京赶回来。
看着院子里披上了绿装的几棵树,顾明月暖暖淡淡地笑开了。
顾氏推门进来就看见窗户后面的女儿笑眯眯地瞅着院子,一边放下锄头一边笑着问道:“翩翩,笑什么呢?午饭想吃什么?”
顾明月起身出来,给母亲打了盆清清凉凉的洗脸水送到跟前,说道:“想到对门三婶儿了,看她接待那些上门说亲的媒人还挺高兴的。”
顾氏麻利地洗过脸把水泼走,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若是有人天天上门给你说亲娘也开心。”
顾明月上前抱住母亲的手臂撒娇道:“您还是我亲娘吗?那样会被人笑话的。”
顾攀拄着根拐杖出来,接着女儿的话道:“咱翩翩说得对,媒人上门太多也不好,容易被人念叨眼高。”
顾氏翻了他一眼,“我就随嘴一说,瞧你们父女两个”,说着她走到顾攀跟前,问道:“干什么去,我扶着你。”
“不用”,顾攀大手一摆,“我就去趟厕所,还能咋地?都养这一个月了,骨头早长好了,再不让我动动,这浑身的骨头就都得生锈了。”
顾氏答应着,却依旧是扶着他走向院子西边的厕所。
顾明月看着她爹和她娘,心里就觉得很暖。
顾攀去过厕所就直接拿了个凳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没瞅见自家丫头,不由大声问道:“翩翩,又回房刺绣了?出来歇会儿眼睛。”
顾氏正在洗手,这时也道:“翩翩,出来和你爹说话。”
顾明月却围着围裙从厨房出来,对爹娘道:“我在厨房做饭呢。”
顾氏忙道:“我来做,你绣了一上午了,去陪你爹说会话。”
顾明月朝父亲喊了一声:“爹,您能听到我说话吗?我在厨房也不耽误跟你说话。”
顾攀笑呵呵道:“能听见”,又对妻子道:“这不是闺女有心吗?帮你分担点家务还不成?”
这段时间来,家里忙里忙外的都是妻子儿女,顾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他又不想让妻子担心,所以总是笑呵呵的。
顾氏见他这样也就不再多说,收拾一番就在灶间忙碌起来。
顾明月要做五香面条,光和面的汤里面就加了许多香料,顾氏做饭一向只要不是咸的齁人就觉得够可以了,这时候闺女一道道的工序倒让她脑仁儿疼。
末了只好从厨房里出来,没办法,闺女嫌她做的不细致。
顾攀疑问道:“你怎么出来了?咱那闺女会烧锅?”
“你闺女给你做五香面条呢,什么香菇粉花椒粉放了不少,我嫌费事,这不就让我出来歇着呢。”顾氏说着也拖了条凳子坐在旁边,笑道:“说了等会儿烧火的时候让我去帮忙。”
顾攀也笑了。
夫妻两个正闲话,顾炼母亲满带笑容地走了进来。
顾氏连忙站起身,一边笑问:“大嫂,吃饭没有呢?等会儿就在我家吃吧,我们翩翩正做面条呢。”一边笑着把人引进院子。
顾炼的母亲名叫王玉梅,是邻村一个小地主家的女儿,长得白净秀气,当年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
王玉梅性格也好,嫁给顾概之后,成为族长的妻子,和族里人家的女人都隔阂的不错。
顾氏性直大方,是王玉梅最能说得来的一人。
这时她就笑道:“你们翩翩可真是越来越能干了,都会做面条了。我来就是送点东西,家里饭都盛上了。”
那天她家小雨一回来就告诉他们翩翩丫头挣了钱,还一下子给他们炼儿拿出来五十两,当时她和自家男人听了都是震惊不已,确认过后又特地来找了顾攀一趟。
为的就是告诉他们,这个情他们家记住了。
现在儿子托人从县里给翩翩丫头带东西,王玉梅一接到就十分乐意地送了过来。
顾氏却是疑道:“嫂子,这不年不节的,你给我们送的什么东西啊?”
王玉梅把手中的一个木盒子递给顾氏道:“都是些女孩子们用的吧,具体是什么我也没看,炼儿托人从帝京捎给翩翩的,可不是给你的。”
顾氏对这盒子接不是不接也不是的,“炼儿外面读书哪步不得用钱,还给翩翩捎什么东西啊?”
王玉梅脸色就是一肃,说道:“弟妹,你这么说不是逼我还钱吗?”
顾攀这时插话道:“快收起来,孩子们相互送个东西,我们大人说太多就见外了。”
顾氏笑着接下,顾明月听见概大娘说大哥给她带了东西就忙解下了围裙,洗洗手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
先叫了声“概大娘”,她就对母亲道:“娘,我看看大哥都给我带了什么好玩的。”
顾氏递给她,摆手示意她一边看去,转头就笑对王玉梅道:“十三四的大姑娘了,还和小丫头一样。小雨有信来没,在那绣庄里怎么样?”
王玉梅说起这个就更高兴了,“据说还挺不错的,跟着她大哥这些东西一起还让人捎来三两银子,信里还说顿顿有肉,每天那营养粥更是不重样…”
这边顾明月把盒子捧到父亲旁边,打开就一个个看起来。
盒子不大,里面装的东西却不少,三个花脸面人,两朵堆纱珠花,一盒胭脂,顾明月一个个看过,觉得每一个都喜欢。
出乎她意料之外的,盒子最底竟放着一柄玻璃镜子。
镜柄和镜托都是铜制的,不过上面的菱花纹却很流畅精致。
顾明月举起镜柄,她的样子立即就清楚地从中反映出来。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