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大娘?太谢谢您了,给我指了条路!您这几句话,说不定就是我寻亲路上的大转机。不管多小的线索,对我来说都无比珍贵。”
小虎心中又燃起希望,朝着西边的方向走去。每到一个村子,他就拉住村民打听:“麻烦问问,你们这儿六零年有没有孩子被送养啊?我亲生父母当年把我送养了,我想找到他们。我只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
可得到的都是摇头和否定的回答。天色渐暗,小虎又冷又饿,在一个村子的村口,他看到一户人家的灯还亮着,便上前敲门。
一位和蔼的大叔开了门,小虎赶忙说道:“大叔,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我在找我的亲生父母,找了一天又累又饿,能在您这儿歇会儿吗?真是麻烦您了。给您添麻烦了,我实在没办法了。”
大叔热情地把他让进屋里,还给他端来一碗热汤:“孩子,快喝口热汤暖暖身子。出门在外不容易,别客气。别见外,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小虎感激不已,边喝边和大叔聊起自己的寻亲经历。大叔听后,竖起大拇指:“孩子,你这份执着真让人佩服。我虽然不知道你父母的事儿,但我们村有个在镇上派出所工作的小伙子,叫李强,他见多识广,说不定能帮到你。明天我带你去找他。放心,咱们一起想办法。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你别灰心。”
小虎眼眶微红:“大叔,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您就是我的贵人,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您。”
第二天,在大叔的带领下,小虎见到了李强。小虎急切地说:“李大哥,我这一路找得太不容易了,您一定要帮帮我。我找了这么久,就盼着能有个结果。已经走了太多冤枉路,真的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李强听了小虎的遭遇,很是同情,拍着胸脯说:“放心兄弟,我帮你在我们派出所的档案里查一查,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线索。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有收获。我一定帮你把这事儿弄个水落石出,你就放心吧。”
李强带着小虎来到派出所,在档案室里翻找了半天,终于在一本旧档案里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李强激动地喊:“小虎,快来看!好像真让咱们找到了点东西!”
上面记录着一九六零年有一起儿童收养登记,虽然信息也不完整,但收养人一栏的名字和小虎养父母的名字有些相似。
小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会不会就是我的收养记录?李大哥,你快看看。我心跳都快蹦到嗓子眼了,太希望这就是我要找的。”
李强扶了扶眼镜,凑近仔细瞧了瞧,说:“还真有这种可能!不过光凭这个可没法板上钉钉,毕竟名字只是相似。咱们得顺着这条线索深挖,肯定能挖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别慌,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的。只要坚持找,肯定能找到关键证据。”
李强通过一些关系,联系到了当年负责这个收养登记的一位老民警。电话接通后,李强礼貌地说道:“张老,您好啊!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一九六零年有起儿童收养登记,您对这事儿还有印象不?是关于一个被送养孩子的,现在这孩子在找亲生父母,急得不行。这些年他吃了好多苦,就盼着能找到家人。”
老民警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缓缓回忆道:“当年那个孩子是从邻县的一个村子送来的,具体村名我记不太清了,好像叫什么‘杨村’。时间太久了,我也只能记个大概,实在不好意思啊。要是能记得更清楚就好了,希望能帮到这孩子。”小虎和李强听后,对视一眼,眼里都燃起了希望,决定前往邻县寻找这个“杨村”。
在邻县,他们四处打听“杨村”的位置,找了好几个村子都不是。就在他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找到了“杨村”。
小虎满怀期待地走进村子,拉住一位路过的村民,急切问道:“大哥,麻烦问下,咱们村六零年有没有孩子被送养啊?我找了好久,就盼着能找到亲生父母,这么多年了,心里一直空落落的。那种滋味真的太难受了,我就想知道我从哪儿来。”
村民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不清楚啊,没听说过这事儿。我在这村子长大,真没听过有这回事。”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听到小虎的询问,神情有些异样。小虎敏锐地察觉到了老人的变化,连忙走上前,眼中满是恳切:“大爷,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求您跟我讲讲吧。我找了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真的很想知道真相。那些日子太难熬了,您就当可怜可怜我。”
老人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跟我来吧。”
老人把小虎带到了自己家里,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六零年的时候,村里确实有个孩子被送养了。那孩子的父母家里太穷,实在养不活,就把孩子送给了一对路过的夫妻。那对夫妻好像是你现在养父母的亲戚。我当时还年轻,参与了这件事。这些年,我一直想着这孩子过得怎么样,没想到今天你来了。这些年我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这事儿,今天终于能给你讲讲了。”
小虎急切地问:“大爷,那您知道我亲生父母的下落吗?他们现在到底在哪儿啊?这么多年,我做梦都想见到他们。哪怕远远看一眼也好,我太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
老人无奈地摇摇头说:“他们后来离开了村子,听说去外地打工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消息。我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没办法帮你找到他们,孩子,对不住啊。我要是能帮上忙肯定帮,可我真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