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升官了。
刚刚担任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不到一个月,天上掉下来一个鸿胪寺少卿
从五品!
景运帝下了谕旨:三日后的早朝,礼仪官由陈牧充任。
可陈牧却全无一丝喜色。
无他,早朝他还没去过
各种流程更是一无所知。
“这不像是恩赏,好像是有人想弄死我”
陈牧立刻寻苏学士求救
“伯父救我!”
苏昙闻言大惊,问明缘由后不由得失声大笑
“忠义呀忠义,你想多了”
“请伯父教我”
苏昙引陈牧座下,给他耐心解释
“如今不是国朝初年了,现在七日一早朝,礼仪官就是个摆设”
“无非就是拜见陛下太后之时喊几声跪拜,其他根本不用你操心,礼仪方面有纠仪御史呢”
陈牧恍然大悟,说白了这官就是个礼仪性质的摆设。
自己这个新科状元就是个吉物呗。
不过想了想陈牧还是疑惑问道:“伯父,您可知陛下为何会点我为礼仪官,为此还特意加了个恩衔”
凭空降恩,岂能无因?
还别说,这事苏学士还真知道。
只是苏学士对此也有些疑惑
“据说这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陈牧:“........”
哪怕再不理解,皇命下达陈牧也得去办
到鸿胪寺紧急学了三天,陈牧上朝了。
按洪武旧制,皇帝需要每日早朝,临皇极殿处理政务。
百官更是需要午夜起身,寅时便在宫门外等候一个时辰,卯时才开始入内。
百官怨声载道,可洪武大帝甘之如饴。
然而后代子孙并不都是他老人家,特别有了内阁制度后。
早朝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渐渐的早朝便成了三日一朝,五日一朝,七日一朝。
泰始后期,更是一年六个月未曾早朝。
景运皇帝朱君洛励志效法洪武大帝,初登大宝也想每日一朝。
然而不光百官反对,摄政太后也反对
就此只能不了了之。
如今景运皇帝亲政,早朝改为了七日一朝。
礼乐声中,百官缓缓入殿。
陈牧将胸脯挺起,运足气力高呼
“拜”
百官随之跪拜,山呼万岁。
“起”
“拜”
“...”
早朝是四拜礼
四拜过后文武分列两厢,群臣开始奏对
陈牧的差事就算完成了。
不过他还不能走,得象征性的在殿门处和纠仪御史一起监督百官有无失仪之处。
陈牧耳边听着群臣奏对,一边分析朝局一边心中暗暗吐槽。
“小爷这差事怎么这么像太监?”
其实他想的真没错,这活之前的确就是宦官干的。
准确按如今的职份来说,就是吴锦的差事。
当年泰始朝有宦官乱政,先帝时才将很多类似的礼仪差事都换成了朝中官员担任。
大臣们你参这个,他参这个
你说河工,他就说盐政
可谓纷纷扰扰不休。
陈牧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如今听起朝政来,还真有不少心得。
“万变不离其中,算来算去,好似为的都是内阁的六把椅子呀”
“首辅李承宗,次辅周青,文华殿大学士钱桐,东阁大学士温玉汝”
“如果把养病的周次辅不算的话,那就是还有三个名额”
“温大学士被陛下坑了,得了个特简学士,将来恐怕要一直垫底”
“刘大人要是借着京察余威廷推入阁,超过这位温大学士应该不是难事吧”
“到时候小爷内阁俩大腿,如果岳父再入阁”
“三条腿??”
就在陈牧分析的越来越有心得,早朝也临近尾声之时
一声罄响,垂帘听政的太后开口了。
“陛下,今日礼仪官是何人,哀家见今日朝会规制了许多”
景运帝起身回道:“母后,是新科状元陈牧”
“嗯,倒是个人才,陈牧上前来,哀家看看”
母子俩一唱一和,搭了个梯子
陈牧只能顺着往上爬。
“臣翰林院修撰陈牧,叩见陛下,叩见太后。”
太后透过珠帘仔细打量了一番,心中暗想:此人确实相貌堂堂,与诗婉儿倒是般配。
“陈牧,此次早朝的筹备得不错,哀家便给你个赏赐”
“建昌侯有一女,名为诗婉,正值妙龄待嫁闺中”
“今日哀家做主,将她许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