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运三年,十月初二 天降暴雨。
苏州城外十里亭,应天巡抚刘应物以下大小官员四十二名,皆在雨中跪拜。
非为其他,不得不为也。
钦差大臣刑部左侍郎裴贾,正在亭内宣旨。
闪电划过,炸雷声响
一片光耀中,巡抚大人的脸色,黑如铁,青似靛!
“钦此”
裴贾的声音仿佛天外传来,渐渐飘远。
“应天巡抚刘应物,接旨”
“大人?”
“大人?”
“快来人哪,大人晕倒了,快送回抚衙”
钦差大人看着眼前的乱局不由得嘴角一抽。
“裴大人,中丞大人晕过去了,我等先将其护送回衙门,在前来迎候”
说着众人七手八脚的抬起了刘巡抚,送人轿中,全程有人撩衣做伞,有人前方开路,有人后方殿后,呼啦啦一片,尽皆回了城里。
堂堂钦差大臣,刑部左侍郎裴大人,竟被人晾在了城外!
看着依旧持在手中的明黄圣旨。
裴贾一张脸已经不能用黑来形容了,喃喃道:“任重道远啊”
“大人,这?我们去哪?”
本来该安排住所的人,刚跑了……
“去城里包个客栈吧,花销记在巡抚衙门账上”
……
抚衙后堂,一声巨大的喷嚏,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高成道:“这裴贾,来者不善啊”
“是善者不来”
孙荀一边手拧官袍,一边问唐师爷:“中丞大人如何了?”
“本官无事,都过来吧”
巡抚大人换了一身干衣从廊内走出,身后闪出几名仆役皆手拿袍服。
“都换上吧”
“谢大人”
众人换好衣服落座,刘巡抚环视一圈。
“裴贾此来意欲何为,大家都清楚,有什么话,说说吧”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众人视线都落到了邱毅头上。
这位都指挥使大人也不含糊,当即便单刀直入。
“中丞大人,下官有句话不吐不快,这裴贾是何人,朝野尽知,派他来查李冲案,难道陛下就不管么?”
刘巡抚色变道:“邱毅放肆,不得非议圣上”
“你等不知,据朝中消息,此事乃首辅大人强力推动,陛下,也有陛下的难处”
众人沉默不语,那位老首辅就像一座大山,沉甸甸的压在众人心头,仰望不及却又挥之不去。
沉默良久后,高成说道:“朝中之事,自有在朝诸公操心,我等先看眼下,该如何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官还就不信了,如此铁案,他裴贾还能翻天不成?”
怒气难消的邱指挥使依旧脾气火爆,蒲扇般的大手把桌子都拍的邦邦作响。
刘巡抚见布政使大人依旧沉默不语,便问道:“孙大人怎么看?”
被巡抚大人点道,孙荀再也无法装聋作哑,只能将思虑之事说出。
“此案关键,便在证据上,只要罪证确凿,哪怕人证反口,也翻不了天”
“证物?”
刘巡抚下意识转头问唐师爷:“那个陈牧,近几日在做什么?”
唐师爷躬身笑道:“大人容禀,陈牧最近又想起不少李府可疑之处,只要抄家命令一下,绝无问题”
而此时唐师爷口中绝无问题的陈牧,偏偏就出了问题!
今日听闻钦差大臣到了,陈牧也是心内惴惴,便想去寻找唐师爷打听一二,哪曾想刚出了客栈转过一个街角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
便被人一掌打晕,搀扶着便上了马车。
这活干的利索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竟然无一人察觉!
……
昏迷中的陈牧就觉得脸上哇凉,凉丝丝的……
随后激灵灵打个冷战
醒了!
“天怎么黑了?不好”
陈牧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被绑了,连忙便要挣扎。
但是手脚都被捆住,哪里挣脱的出来
正自绝望之时,就听一道沙哑的嗓音响起
“你就是陈牧?”
“有人?”
陈牧一惊,连忙镇定心神开口
“不知道哪位道上的朋友,和陈某开此玩笑?”
“都是江湖儿女,互相帮衬乃是应有之意,我怀中尚有二十两纹银,全当交个朋友”
话音未落,就觉得肩头猛然一疼,一只大脚将其狠狠踢倒在地,一个粗狂的声音吼道:“少废话,问什么你答什么,多说一个字,我剁你一个手指头”
“完喽”
陈牧心道坏了,这是碰见吃生米的了,只能乖巧答道:“正是陈某”
就听先前问话之人忽地厉声喝问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诬陷李大人,更害了大人性命,真是罪大恶极,今天便要你偿命”
紧接着陈牧便感觉自己头颅被人抓起,一道冰冷已然贴上了自己的脖子。
“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