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漫长而又难熬,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持续了许久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段宏帝终于打破了沉寂。只见他微微抬起头来,动作缓慢却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嘴唇轻启,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杨若溪……在哪里?”
伴随着这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响起,段宏帝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也随之移动,冷冷地向着跪在地上的众人扫视过去。那冰冷的眼神如同寒夜中的冷风,无情地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人不寒而栗。跪在地上的人们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威压扑面而来,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甚至有些人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困难。
此时,在下首一直低垂着头的杨若溪听到皇上叫自己的名字后,心中不由得一惊,但还是强作镇定。她偷偷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张大人,只见张大人微微点头并向她轻轻地示意。得到鼓励后的杨若溪这才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慢慢地走上前去。最后,她在宫大人和王大人的旁边跪了下来。
段宏帝看着眼前跪着的杨若溪,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然后说道:“杨家之女杨若溪如此乐善好施、救困扶危,当真是蕙质兰心啊!其行为堪称众人之楷模。朕定要重重嘉赏一番才行。陈海,宣旨吧!”
“奴才遵旨!”一直在段宏帝身后恭恭敬敬伺候着的内侍监总管陈公公立刻应声而出,快步走到台前。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宽大的袖口中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接着便扯开嗓子大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家嫡女杨若溪,心怀慈悲,常行济世之举;品德高尚,广布仁德之风。济弱扶倾,彰显仁爱之心;博施济众,传递温暖之情。淑质英才,气质出众;善气迎人,令人敬仰。特此赐予‘善心善行’匾额一块,以彰其德。另赐金口玉言一桩,许其日后可凭此求一事于朕前。望汝能继续秉持善良之本,造福百姓。钦此!”
听完圣旨的内容,杨若溪激动得浑身颤抖,连忙将头深深地磕在了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并高声喊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女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行善积德,不辜负皇上的厚爱”
“有杨家女这般心怀苍生、德才兼备之人,实乃百姓之幸事,亦是朕之大幸。只可惜,即便有她这般人物,却仍难以将百姓全然救出苦难的深渊。至于银钱之事,朕自会想方设法解决。自明日起,朕将与宫中诸位嫔妃一同斋戒念佛,诚心祈求上苍庇佑我朝此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段宏帝神色悲戚地缓缓言道,那模样仿若一个忧心忡忡的老者,正为着自家儿孙的未来而殚精竭虑。
“皇上,万万使不得呀!您贵为天子,龙体安康关乎国家社稷,切不可如此操劳伤神啊!”台下众人听闻此言,纷纷跪地叩头,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满含关切之意。
就在此时,只见一人挺身而出,正是那安俊王。他快步上前,郑重其事地拱手施礼道:“皇上,常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微臣愿效仿杨小姐,倾尽全力捐献出全部家当,以助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渡过眼前这艰难困境。”其言辞恳切,表情严肃,一片赤诚之心溢于言表。
“好!好!好!果真是朕的肱股之臣呐!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乃为官者应当时刻铭记于心的准则。待此番风波平息之后,朕定要好生嘉奖于你!”段宏帝见安俊王如此忠心耿耿,不禁面露喜色,宛如一位慈爱的大家长看到子侄出息时那般满心欢喜,深感宽慰。
“臣等也愿意尽绵薄之力!”待安俊王率先做出表率之后,其余大臣们纷纷紧随其后,一个接一个地开口附和起来。他们脸上带着庄重之色,语气坚定而有力,表示愿意全力支持此次行动。
“太好了!你们皆是朕的忠臣良将啊,真可谓百姓之福、国家之幸,担得起‘父母官’这一美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论前方道路如何艰难险阻,相信都能够顺利度过!”段宏帝激动得难以自抑,他的嘴角高高扬起,眼中闪烁着喜悦与欣慰的光芒。
“既然诸位爱卿皆有此心,那么关于筹集善款这件事,就交由安俊王与户部尚书共同操办吧。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出现丝毫差错或疏漏之处。还望两位爱卿齐心协力,务必将其妥善处理,以解民众燃眉之急。”皇帝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臣遵旨!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完成陛下所托之事!”安俊王与宫大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如钟,透露出无比的决心和信心。
在一旁默不作声、犹如鹌鹑般畏缩着的杨若溪,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冷笑。她暗自思忖道:“果然啊,那些备受宠爱的人总是这般有恃无恐!”眼前这看似复杂繁琐的局面,其实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罢了。
杨若溪将目光投向那兜转了如此大一个圈子的事件核心——经过安俊王之手处理的事务。她深知其中猫腻重重,又有多少真正能够落到百姓手中呢?恐怕只是寥寥无几吧。
再看看下方跪着的诸位大臣们,他们一个个低垂着头颅,虽然面色凝重,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心知肚明。这些位高权重的臣子们,何尝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然而,面对安俊王的权势和皇帝的偏袒,他们纵使心有不满,也是人微言轻,难以撼动这既定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