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绣听得心头一喜。
由于她现在进入空间的时间太短,每次都是急急忙忙地在厨房里拿一点东西出来,根本还没有办法去看一下整个屋子的情况。
“原本那个空间是让你自己慢慢去探索的。但现在我得提醒你一句,里面的好东西多得是,你不要急。”系统又好心地提醒着。
叶锦绣连忙在心里默念:“我不急的,我有时间,可以慢慢来。”
得到了小六的提醒,叶锦绣脸上浮起了笑意。
正好在这时,她就听到了一个声音:“叶娘子。”
叶锦绣抬头一看,原来却是李大全。虽然她也不熟,但李大全那日可是帮了她的大忙,帮着她看了借据。
李大全挠了挠头:“呃,我也不知道该叫你什么,你怎么在这书肆里?”
叶锦绣了然,自己是一个弃妇,他能叫什么?
“你叫我叶大姐便好,我还要多谢你那日替我看借据上的字呢。”
李大全便也放松了好些:“这算什么?看你离了王家后,整个人精气神都好了许多,我还为你感到高兴呢。对了,你为何在这书肆里?”
他自己过来是想买点纸,没想到碰到了叶锦绣。
都是同村人,看她如今整个人都和那时不一样,便打了招呼。
“我没来过这书肆,便进来看看,有些好奇……”
话还未说完,却听到阴阳怪气的声音:“哎呦,不得了啦,这真是世风日下呀!你们这孤男寡女的,竟然就在这书肆里打情骂俏起来了。我说呢,难怪就算被我休掉了也不伤心。”
这不是王明德又是谁?
他可是满脸的得意,似乎抓到了叶锦绣的把柄。
李大全急了:“王秀才,你可不要红口白牙在这里瞎说。都是同村人,遇到了打个招呼,有啥问题?你可不要往我们身上泼脏水。”
“哪里就是往你们身上泼脏水?我和明德哥哥分明看到你们二人在此打情骂俏,好不亲热呢。”
赵大姑娘不甘示弱,连忙声援王明德。
但她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一是叶锦绣这个弃妇,不仅精气神够好,毫无颓丧的样子;二是虽然王明德是出言讽刺他们,但这是否又说明他在意这个叶氏呢?
“当真是冤家路窄,又是你们这两个小人。你们是夫妇,又或者是未婚夫妇?在这青天白日里,这样出双入对的,就不说世风日下了?”
叶锦绣却根本不怕,毫无被抓包的紧张感。
旁边路过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听起了这八卦,纷纷打量起王明德和赵大姑娘,一脸的兴味。
叶锦绣朗声道:“同为女子,我也劝你一句,王明德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你还是擦亮眼睛看清楚吧。我现在脱身了,我很庆幸。你分明可以找到更好的夫婿,就不要……”
“我看分明是你不安好心,挑拨我和明德哥哥的感情。你看我们在一块儿,自然心里头不爽快的。可是,我们就是要在一起。”
赵大姑娘哪里听得进去,反而对着叶锦绣就是一顿呛。
叶锦绣沉默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她既然听不进去,那就随她的便吧。
李大全踌躇了一下,也劝了两句:“叶大姐分明就是好心,可惜你却说人家居心不良。他王家靠着这个女子在石场上做苦工得的银钱过日子,这也是事实。你在村里多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王明德气得半死。
这两人还敢说没事?若是没事,为何一起针对他,还要破坏他的好事?
“叶氏,你行事实在太过粗俗无礼。本以为即便你我并非良配,好歹也能好聚好散。未曾想,你竟妄图在众人面前诋毁我。幸而赵姑娘独具慧眼,能洞悉我对她的一片真心。你口口声声说你们二人之间无事,他为何要帮助你?”
几句话说的赵大姑娘脸色涨红,羞怯不已,心里甜甜的,像吃了蜜糖。
李大全还想说什么,叶锦绣制止了他,向王明德说道:“你我已是陌路,我与谁说话跟你有何关系?你把欠我的银子还上才是正经。”
赵大姑娘才见王明德当众向她表白,哪里忍心让心上人这样憋屈?
当下就傲然道:“你这妇人神神叨叨,总是把那几两银子挂在嘴上。你说说吧,到底几两银子?我替明德哥哥还了就是。”
叶锦绣两眼发亮:“你真的替他还?一共是四十两银子。”
赵大姑娘没想到竟然欠了四十两银子!就连周围的人也发出一声惊呼。
王明德更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姑娘是否要替他还?借据我还放在身上的,还了之后立马就销毁。”叶锦绣说着,便从荷包里取出那张借据。
好事的围观群众瞄了一眼就大喊大叫:“果然是真的,四十两银子呢。”
王明德怒气冲冲:“原本你是我王家妇,为家里挣钱不是理所应当?哪知你这样的恶妇,竟然说是我欠你的。我也就认了,但没想到你三番五次在人前拿这说事!”
“各位乡亲,你们认同他的说法吗?你们娶了媳妇之后,全家人都不用干活了,就靠着媳妇挣钱来养着了吗?还是你们的女儿以后嫁人后,你女婿全家就靠吸女儿的血过活了?”
此话一出,简直就是群情激愤,个个开始指责王明德。
“秀才又如何?秀才全家就可以靠着媳妇来养活吗?”
“简直丢男人的脸。”
“这样的婆家可不能嫁呀。”
王明德想冲开人群往外走,却被叶锦绣拦住:“你们不是说要还我银子吗?”
赵大姑娘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虽然此时也有人在口口声声劝她说这样的婆家不能嫁,但她哪里听得进去?
她眼里只有温文尔雅的王明德,被众人逼迫得不成样子。
她便也怒气冲冲道:“不就是四十两银子吗?只是我身上没有这么多罢了。今日我且还给你五两。”
随身携带五两银子,这也确实是一个不缺钱的主。
叶锦绣见她一条路走到黑,自然将银子收下。
“好,那还欠三十五两银子。我们在这借据上注明今日已还五两。”
看够了热闹的书肆掌柜,令伙计给提供了笔墨和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