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还有几十斤板栗。
叶锦绣美滋滋的,想着还能赚个一两多银子。这板栗实在是好吃,她打算留下两斤慢慢品尝。
既然手头宽裕了些,就不必太亏待自己的嘴巴了。
周林卖完菜后,回到家,一放下东西,就要去摘枇杷叶。
妹妹周小丫在后头喊:“哥哥,饭都做好了,你急什么呀?有什么事这么急?”
“饭又不会跑,我马上就回来。”
正说着这句话,他忽然想起袖袋里的板栗,又跑了回来,将板栗放到妹妹手里。
周小丫惊讶道:“竟然有板栗!”
周林嘿嘿笑道:“这还是糖炒栗子呢,又用了油,又用了糖炒出来的。”
周小丫“哇”了一声:“闻着就很香甜。哥哥,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吃。”
周林知道妹妹也很心疼自己,便自顾自跑出去摘枇杷叶了。摘了一把枇杷叶回来,妹妹已经将饭菜也端了出来,是杂粮粥和炒白菜。
“哥哥,快来吃饭吧。”
周小丫又招呼着爹娘来吃饭,两个老人身子骨都不太好。尤其是周母,时不时地咳嗽着,咳得弯下腰去。
“都是我拖累了家里。要是我没得这些病,家里总该有些银子才对。林儿也能说媳妇了。”周母边说边抹着眼泪。
“好了,你就别再添乱了。孩子今日才从街上回来,好不容易卖点菜,换几个铜板。你日日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周父很是不耐烦。
周母更是委屈,但是她也不敢再说了。
“好了,爹,娘,咱们吃饭吧。”
周林再次招呼着他们吃饭。家里总是这样的气氛,他也觉得很压抑。至于娶媳妇,由于家徒四壁,他根本就不敢想。
饭后,周小丫又将那几颗板栗热了一下,给家人都分了分。
周父周母自然不要,让他们兄妹吃。
“这可是糖和油炒出来的金贵好东西。你们吃吧。我咳成这样,吃栗子都糟蹋了。”
周母说着又咳嗽起来。
“娘,你别急,我打听到一个方子,不用花钱,就是把这个枇杷叶背后的绒毛刷干净,这叶子用来煮水喝,据说能治咳嗽。”
周林说着,就耐心地刷着枇杷叶上的绒毛。将处理干净的枇杷叶煮水,水烧开后放温,端给周母喝。
全家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倒也没有十分上心。哪知几日后,周母就觉得咳嗽减轻了许多。
全家都很惊喜,竟然不花银子就治了病。
“林儿,你说这是卖栗子的姑娘教你的法子。咱们也承她的情。虽然咱们家里穷,但是还有些鸡蛋,拿去送给她。”
周林想着这日便是赶集日,那叶娘子可能也会去镇上,便同意了。
但他这回带着蔬菜和鸡蛋到了集市上,却并未看到那叶娘子。
周林很是失落。卖完了菜之后,正准备回去,忽然想起叶娘子说过她是大湖村的,离自己那月牙村倒也不远,只有三四里路。
想着也该去感谢她一番,走上这一回也不费事。
当他拎着篮子,到了大湖村村口,打听着叶锦绣的住处,敏感地发现众人看向他的眼神怪怪的。
“我就是来感谢叶娘子的,她告诉我一个偏方,很有效。”周林连忙解释。
有人便给他指了方向。他转身往那边走去,微一回头,就看到那些人又聚集起来,低声讨论着。
他有些无奈,想也知道是被人在背后嚼舌根了。
到了叶锦绣的老房子门前,他便喊道:“叶娘子在家吗?”
叶锦绣正要做饭,听到这一声喊,便出来看。原来是那日帮她打过下手的周林。
“我在家呢,你怎么来了?”
周林见叶锦绣袖子撸上去了一点,露出了一小截手臂,便不自然地转过眼去。
“今日我去赶集,想着送几个鸡蛋给你。你上回告诉我治咳嗽的那个偏方,我娘喝了那枇杷叶煮水,咳嗽减轻了许多。”
原来是这么回事。
叶锦绣不在意:“这也值得你这样跑一趟?我不过是随口一说,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哪里是一句话的事儿?我娘这咳嗽是老毛病,以前药也吃了不少。但若是药停了,她又咳嗽得厉害。若是喝着枇杷叶煮水有作用,节省了许多银子不说,我娘也少受了好多罪。”
说着,周林就将篮子递上。
叶锦绣看了一眼,只见篮子里有十来个鸡蛋。
周林又有些害羞:“你别嫌少,以后家里攒的鸡蛋多了些,我再给你送。”
叶锦绣连连摆手:“怎能如此?我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还劳你费心走这么一趟。我成什么人了?要说感谢的话,我还更应该要感谢你呢。你又借给我秤,又给我打下手,帮了我那么大的忙。”
两人来回推辞了几下,叶锦绣到底是收下了鸡蛋。
“我正要做饭呢,不如就留你用顿饭吧。”
周林连忙推辞:“我哪能留下来吃饭?不必这么客气。”
叶锦绣见他拔腿就要跑,连忙喊住他:“那你也别急着走啊。我把这鸡蛋放进去,篮子一会儿再给你。”
叶锦绣说着,就将篮子提到屋里去,把鸡蛋收好。
她知道周林是不会留下用饭的,她也是客气一下。客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孤男寡女的,到底有瓜田李下之嫌。
她便用篮子装了两个白面馒头,又用纸包了一点盐进去,还倒了一碗凉白开。
走到屋外,先把篮子放到他手里,又让他喝水。
“你这样一路赶来,想来是水都没有喝,喝完水再走吧。”
周林十分感谢叶锦绣如此心细,他真是口干舌燥得紧,原本还想着要去找水井喝水呢。
这下他不再客气,端起碗,将水喝了个干净。
看着篮子里的馒头,又有些迟疑,想着要推辞一下。
“我正要做饭,这两个馒头还是早上剩下来的,你就拿着吃吧,在路上垫垫肚子。”
叶锦绣怕他有心理负担,又说了两句。
周林这才接了下来。
村口的村人们见这小伙子很快又往回走了,也就没说什么闲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