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如刀刃般刮过宫殿的飞檐斗拱,为这原本就肃穆的宫廷更添几分肃杀之气。李治在病榻上辗转难眠,心中对大唐未来的忧虑如阴霾般挥之不去,终于,他强撑着那被病痛折磨得虚弱不堪的病体,决定在寝宫召开一场关乎大唐命运走向的榻前会议。
不多时,五位身负重任的顾命大臣 —— 林羽、苏定方、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积,身着庄重朝服,依次踏入寝宫。他们步伐沉稳,可神色却各有不同,仿佛带着各自的心事。殿内烛火在微风中摇曳,光影闪烁不定,将众人或凝重、或深沉的面容映照得愈发神秘,整个空间仿若被一层无形且压抑的阴霾笼罩,寂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李治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如纸,几近透明,眼眶深陷,尽显病容。然而,他那双眼眸之中,依旧透着身为帝王的威严与对江山社稷的牵挂。他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五位大臣,努力挺直脊梁,开口说道:“朕召诸位爱卿前来,是为太子之事。如今朕身体每况愈下,朝堂诸事繁杂,太子年轻,还需诸位悉心辅佐。” 话语虽平稳,却难掩其中的虚弱与无奈。
林羽听闻,率先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姿态极为恭敬。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太子排忧解难,在医术与政务上,为太子保驾护航。” 说话间,他微微垂眸,目光闪烁。实际上,林羽心中另有打算。他虽承蒙皇恩浩荡,可身处这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谋划。他深知武媚心思深沉、手段狠辣,且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然盘根错节。自己虽受李治所托辅佐太子,但暗中也与武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在支持太子的同时,也不想彻底得罪武媚,以免日后遭遇不测。
苏定方站在一旁,眉头紧紧皱起,宛如两座小山丘,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他对武媚的勃勃野心一直深感不安,此次参会,本满心期待能与诸位大臣一同商讨出制衡武媚的良策,助力太子顺利掌权,稳固大唐江山。可当他的目光扫向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时,心中顿时凉了半截。只见这二人神色淡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苏定方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老臣愿肝脑涂地,辅佐太子。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波谲云诡,臣以为需谨慎行事,切不可让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说到此处,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长孙无忌,眼中满是暗示之意,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所指的 “心怀不轨之人” 正是武媚。
长孙无忌微微眯起双眼,那眼神仿若能洞察一切,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紧不慢地说道:“太子乃国之储君,老臣自当尽心辅佐。只是老臣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诸多事务恐力不从心。”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胡须,看似谦逊,实则暗藏心机。长孙无忌家族在朝堂上势力庞大,根基深厚,已然形成了一股难以撼动的力量。他既不想轻易得罪如日中天的武媚,从而失去现有的权势与地位,又不愿毫无保留地全力支持太子,生怕太子掌权之后,会对自己家族的势力进行打压与削弱。因此,他打算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左右逢源,谋取最大利益,让自己与家族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褚遂良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如水,轻轻抚摸着胡须,不疾不徐地说道:“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聪慧仁厚,日后必能成为一代明君。然当下局势错综复杂,还需从长计议,臣等应相互配合,为太子营造稳定朝堂环境。” 表面上,他言辞恳切,句句为太子着想,可实际上,他内心极为纠结。他与长孙无忌关系密切,在朝堂上同气连枝,利益相互交织。在支持太子一事上,他也会反复权衡各方利弊,绝不会轻易表明坚定立场,以免影响到自己与长孙无忌的利益关系。
李积自始至终都沉默不语,静静地站在角落里。直至此时,他才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重托,臣不敢懈怠。只是军中事务繁忙,千头万绪,臣分身乏术,能为太子做的,恐也有限。” 李积身为军方重臣,手握重兵,在军队中威望极高。他对大唐忠心耿耿,可对朝堂上的权力斗争却一直心存警惕。他深知此次会议背后隐藏的复杂局势,不想过早地被卷入太子与武媚的权力纷争之中,以免给军队和国家带来不必要的动荡。故而,他以军务繁忙为由,对太子的支持态度模棱两可,试图在这场风波中保持中立,静观其变。
李治听着众人的表态,心中的失望之情如潮水般蔓延开来,愈发浓烈。他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疲惫与无奈:“朕将大唐江山托付于诸位,望诸位能以社稷为重,齐心协力,辅佐太子。莫要让朕失望,让大唐的未来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五位大臣纷纷跪地,整齐高呼:“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那声音虽整齐洪亮,可李治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呼声之中,各自暗藏心思,并非一心。这场榻前会议,并未如他所期望的那般,为太子营造出坚实可靠的支持后盾,反而让朝堂的权力斗争变得愈发扑朔迷离,深不可测。仿佛平静的湖面下,正涌动着暗流,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宫廷中悄然酝酿,随时可能爆发,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大唐的未来,陷入了一片未知的迷雾之中。
待五位顾命大臣鱼贯退出寝宫,李治仿若被抽去了最后一丝力气,整个人无力地瘫倒在床头。他望着空荡荡的殿内,眼神中满是落寞与悲凉。李治心中明白,朝堂局势已然失控,自己虽贵为天子,却因这该死的病痛,无力回天。他回想着大臣们方才的种种表态,林羽的模棱两可、长孙无忌的推诿、褚遂良的圆滑、李积的敷衍,以及苏定方那虽忠诚却独木难支的忧虑,每一个画面都如针一般刺痛他的心。
李治深知,太子李显性格仁厚有余,魄力不足,面对这错综复杂的朝堂局势,仅凭他一人之力,实难应对。而武媚,她的野心如同熊熊烈火,在朝堂上肆意蔓延,如今大臣们各怀鬼胎,无人能真正成为太子的坚实臂膀,这无疑让武媚有了更多可乘之机。李治不禁想起往昔,自己与武媚携手走过的岁月,那时的他们,共同谋划,一同为大唐的昌盛而努力,可如今,权力的欲望却将一切都改变了。
李治心中满是懊悔与无奈,懊悔自己未能早早察觉朝堂势力的微妙变化,未能在自己身体康健时,为太子铺就一条平坦的掌权之路。如今,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唐江山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却无能为力。他望着窗外那渐渐暗去的天色,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上天能看在大唐百姓的份上,保佑太子顺利掌权,让大唐的国运得以延续。可他的心中,却又充满了迷茫与恐惧,未来的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他毫无头绪,只能在这病痛与忧虑中,苦苦挣扎,等待着命运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