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森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可是大哥,您是如何得知那丫头就是沐英大哥家的闺女呢?”
常茂有些不耐烦地解释道:“当年云南地区的土司造反,我与沐英大哥一同前往平乱,曾见过这丫头一面。不过那时她年纪尚小,所以昨日我并未立刻认出她来。直到她自报家门,称自己姓沐,我才猛然忆起此事!”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常升突然插话道:“大哥,那沐英大哥家的闺女此番前来京城,所为何事呢?”
常茂缓缓摇头,无奈地回答道:“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据说是皇上和惠妃娘娘传旨,召她入京。至于具体原因,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了。”
常森如梦初醒般,恍然大悟,他有些后怕地吐了吐舌头,庆幸地说道:“还好我没有冲动地去调查这件事,不然的话,恐怕真的会惹出大麻烦来呢!”一旁的常升也深有同感,心有余悸地附和道:“可不是嘛,这要是传出去咱们在查沐丫头的事情,先不说皇上那边会如何,单就沐大哥那边,咱们都没法交代啊!”
常茂一脸严肃地说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外传,更不能让英儿知道沐姑娘进了宫。如果这是皇上和惠妃娘娘有意安排的事情,那我们可千万不能坏了规矩。”
然而,就在这时,常森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脱口而出:“不对啊,照这么说的话,那岂不是英儿看上了沐英大哥家的闺女?”
常茂闻言,顿时如梦初醒,他经常森这么一提醒,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禁惊叹道:“对啊,这算怎么回事啊!按常理来说,英儿应该称呼沐大哥一声大伯才对啊!”
常升看着眼前瞎操心的兄弟二人,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们两个是不是傻啊?沐大哥他只是皇上的义子而已,又不是亲生的。再说了,皇上称帝的时候,不就已经让这些义子们都回归本姓了吗?所以啊,就算英儿真的看上了沐大哥家的闺女,那也没啥大不了的问题啊!”
常森听了常升的话,如醍醐灌顶一般,连忙点头应和道:“对对对,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呢?他们俩又不是亲堂兄妹,根本没啥事儿嘛!”
然而,常茂却并没有像常森那样轻易地放下心来,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说道:“即便没有血缘关系这方面的问题,可沐姑娘此番被皇上和惠妃娘娘召进宫去,谁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安排呢?万一英儿知道她进了宫,一时冲动之下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那咱们可就不好收场了啊!”
常升听了常茂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他点了点头,说道:“大哥说得在理,这事儿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们既不能让英儿继续这样苦苦寻找下去,又不能让他知道沐姑娘进宫的事情,得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才行啊。”
常森挠了挠头,苦思冥想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说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就跟英儿说,那姑娘已经回了老家,让他死了这条心。这样一来,他不就不会再继续找下去了吗?”
常茂听了常森的主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和担忧。他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主意并不完全赞同。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这恐怕不太妥当吧?英儿那孩子性格倔强,又十分执着,肯定不会轻易相信咱们说的话的。”
常升在一旁也附和着摇了摇头,他的语气同样充满了疑虑:“是啊,英儿这孩子心思细腻,头脑聪慧,要想骗过他可不容易啊。这谎一旦撒出去,恐怕很难圆回来。”
常森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更加焦急起来。他来回踱步,一边思考着对策,一边喃喃自语道:“那可咋办呢?总不能一直瞒着他吧。”
常茂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我觉得英儿离回宫的时间应该不远了,等他回到宫里以后,一切自然就会真相大白,到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常升和常森对视一眼,都觉得常茂说得有道理。虽然他们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但目前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暂时按照常茂说的去做,走一步看一步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几天的光阴眨眼间便已逝去,终于,朱标出发前往江西的日子来临了。
这一天清晨,天空还未完全破晓,晨曦的微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紫禁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朱元璋早早地便起身,亲自送朱标到奉天殿外。
奉天殿外,庄严肃穆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大殿的侧面,从京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名甲士早已列队整齐,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宛如钢铁长城般矗立在那里。甲胄的寒光在晨曦中闪耀,透露出一股威严和杀气。
常茂和李景隆同样身负铁甲,英姿飒爽地站在队伍前列。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两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当朱标从殿内走出来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在他身上。刹那间,一千多人齐声高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直冲云霄,在整个紫禁城内回荡,久久不散。
朱标面带微笑,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他走到众人面前,大手一挥,朗声道:“诸位无需多礼!”
话音未落,朱标转身大步走向早已为他准备好的马匹。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走到马前,朱标猛地一甩身上的衣服,那衣袂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上马!”朱标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响亮。
随着他的口令,只听得哗啦一声,一千个武装到牙齿的甲士如同训练有素的机器一般,齐刷刷地翻身上马。铁甲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响亮的摩擦声,这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震耳欲聋。
而常茂和李景隆则骑着马,紧紧跟随在朱标的身旁,他们的身影与朱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朱标身骑骏马,一马当先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胯下的马匹步伐稳健,缓缓地从大殿门前经过。
眼看着就要走出大殿,朱标突然勒住缰绳,猛地回过头去。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落在大殿门口。就在那里,朱元璋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站定,正静静地凝视着他。
朱标心中一紧,连忙高声喊道:“父皇,儿臣一定赶在过年之前回来,陪您共度佳节!”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前回荡,带着些许急切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