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三人便来到了宽敞明亮的饭厅之中。只见李景隆笑容满面,热情洋溢地招呼着二人入座。待到二人安稳坐定之后,他方才缓缓开口,神秘兮兮地说道:“今日特意邀两位前来,乃是要为你们引见一人!”
常森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躁和困惑,他猛地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地盯着李九江,提高音量大声吼道:“李九江,你究竟想要搞什么鬼名堂?如果你再继续这样故弄玄虚,不肯把事情说清楚,那咱们这兄弟情分可就到此为止了!我和我兄弟二话不说,扭头便走!”
面对常森的愤怒质问,李景隆却依然表现得十分镇定且神秘莫测。只见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哎呀呀,莫急嘛,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啊!过一会儿等人到齐了,你们自然就会明白今日我请二位前来所为何事啦。”
尽管此刻常森和他身旁的兄弟都已经气得脸色铁青,但强烈的好奇心还是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们心底不断升腾、蔓延。毕竟,他们绞尽脑汁也猜不透李景隆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实在是太想弄个水落石出了。
这时,李景隆转过头去,对着站在一旁的李二吩咐道:“快去把我的那位兄弟给请来!动作麻利点,千万别让常家两位大爷久等了哟。”李二连忙点头应道:“好嘞,小的这就去!”说完,他便转身快步朝着后院飞奔而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三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屋子里等待着。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从屋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大哥,是不是有贵客临门啦?”听到这个声音,屋内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门口……
朱英迈着缓慢而沉稳的步伐,缓缓地从屋外走进来。随着他逐渐靠近,那被阴影遮蔽的面容也开始一点点展露出来。当他完全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时,屋内的常升和常森终于看清楚了他的模样。就在这一瞬间,两人的心脏像是突然被重锤击中一般,齐齐地漏跳了一拍。眼前所见让他们难以置信,仿佛置身于一场虚幻的梦境当中。
常森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望向身旁的常升,声音因极度震惊而颤抖得不成样子:“二哥……二……哥,他……”然而,常升毕竟久经沙场、见多识广,其心态要比常森稳定得多。他迅速伸手捂住了常森的嘴巴,同时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道:“别慌!先别轻举妄动!”说罢,常升松开手,转头用充满幽怨的眼神狠狠地瞪向了不远处的李景隆。
而此时此刻,李景隆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椅子上,嘴角挂着一抹戏谑的笑容,用一副看好戏的神情注视着常升和常森。看到常升投来的目光,李景隆不仅没有丝毫收敛之意,反而笑得更加肆意张狂。
紧接着,他转过头对着门口的朱英大声喊道:“兄弟,快进来吧!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屋里的这两位贵客!”
话音刚落,李景隆便站起身来,大踏步地朝着朱英走去。只见他张开双臂,一把搂住朱英宽厚的肩膀,如同多年老友般亲密无间,然后带着朱英朝常升和常森所在的方向走来。
待到走到常升和常森面前时,李景隆停住脚步,面带微笑地指着常升对朱英介绍道:“兄弟,这位便是咱们大明王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公——常升常二爷!”
朱英赶忙恭敬地说道:“小子见过开国公!”紧接着他又指着常森介绍道:“这位是开国公的弟弟,常家的三爷,同时也是大明怀远侯常森!”
朱英随即又向常森行礼道:“小子见过怀远侯!”
常森赶忙站起身来,热情地扶住了朱英,并关切地问道:“不必客气,孩子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啦,家住在哪里呀……”
常森一口气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让朱英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朱英不禁暗自嘀咕道:“这常三爷是什么意思啊,怎么比后世查户口还要详细呢?”
李景隆在一旁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给常升使了个眼色,暗示他拦住常森。
常森见状,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激动了,于是讪笑着解释道:“呵呵,我只是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嘛。”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李景隆看着眼前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思忖着常森的急切模样。的确,当一个已经被认为离世多年的亲人突然出现在面前时,无论谁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与好奇。尤其是对于常森而言,这位大外甥不仅是他的亲属,更是当今圣上的嫡长孙、太子殿下的嫡长子,如此特殊身份让他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
李景隆轻轻拍了拍朱英的肩膀,温和地说:“兄弟,你不必在意,常三爷性格直爽,并无恶意。”
朱英感激地点点头,表示理解,但内心仍存有一丝困惑。他不明白为何常森对自己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然而,面对常森的热情,他决定以礼相待,并真诚地回应道:“二位大人,在下名为朱英,久闻常家二位爷威名,今日得见,果真是英姿飒爽,令人钦佩。”
常升深知常森的冲动性格可能会再次说错话,急忙接过话题,微笑着回应道:“小朱兄弟,你亦是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啊!”
李景隆这时笑着摇头道:“不对不对,按照辈分朱兄弟,你应该叫他们俩舅舅!”
朱英一脸疑惑地看向李景隆,连忙摆手道:“大哥,你可别乱说,我一个白身,怎么能高攀的起呢!”
李景隆却不紧不慢地说道:“兄弟你先别急,等我给你捋一捋你就明白了。”
朱英好奇地看着李景隆,心里想着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