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十,苏云希总算得空在家好好休息一天。
这段时间她像个陀螺一样,城里城外忙个不停,总算把庄里的田地都种上了粮种。
京城的天气要热的晚一些,所以稻谷和麦子的种植时间就稍微往后面推迟了半个多月。
还好京城的地理位置不偏北,不然这种两季还有点难以实现,在真正的北方地区,根本就种植不了两季。
她买那座荒山一共花了七千多两银子,这还是人家看在她是新鲜出炉的郡主面上,才如此低价卖给她,不然光这有接近一万亩的荒山,没有个万把两银子休想买下来。
现在荒地已经在收拾,药材苗也育好了,就等把地沤肥一些就可以种植了。
是以,她总算能歇口气了。
现在就只需要把她之前买的花种培育出来,把花店开起来,她就坐等成为富婆了。
至于和花种一起买的玉米种子,她准备先在空间种植,等达到一定的的数量后再在空间外推广种植。
当然空间里的稻谷麦子也一样没落下,该种啥就种啥。
这天她刚睡了个午觉醒来,苏九就来禀报
“小姐,世子爷来了”
这段时间郡主府几乎天天都有人禀报,说哪天哪天谢世子又来了,送来了什么礼物,坐了多久,喝了几杯茶才走。
不过苏云希实在没时间理会这些,而谢墨安也知道她在忙正事,所以只送礼,从来不打扰。
甚至连夜探香闺的毛病都改了,就正常从大门进出,这倒是让苏云希对他刮目相看了不少。
“把人请进来吧。”
等丫鬟去传话间隙,苏云希起来梳洗打扮,等她来到正厅,谢墨安已经在喝茶了。
石头把谢墨安带来的礼物递给了苏九,苏九接了礼物放好,就带着屋里的所有人退了出去,还贴心的把门关好。
门刚关好,谢墨安便迫不及待的一把捞过苏云希抱坐在怀里,把人禁锢住先狠狠地亲热了一番,直到苏云希无法呼吸才把人放开。
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了,苏云希还是会羞涩,她赶紧从谢墨安怀里退了出来,在旁边坐好,才一脸嗔怪的说道
“这大白天的,注意点影响。”
谢墨安听见这话却痞痞的回了一句
“那云希的意思白天不行,晚上就可以了。”
苏云希一听这话,那脸“滕”的就烧了起来
“你…你个流氓,老是没个正行”
说完有些不自在的别开了眼。
谢墨安看她快恼了,不敢再逗,才言归正传,一本正经的说道
“今天来是有事要和你说。”
“什么事”
“你得封宁安郡主的圣旨现在应该快到杏花村了。”
“圣旨?圣上不是已经给我了么,怎么会千里迢迢的跑到杏花村去宣旨。”
看到她一脸疑问,谢墨安这才给她解释其中的深意。
一般情况下当然不需要,不过苏云希的情况特殊,所以去到杏花村宣旨是为了彰显朝廷的恩宠,以让当地民众知晓,起到宣扬皇恩、树立朝廷威望的作用。
苏云希听后一脸的了然,原来这就是以前小说的看到的帝王的驭下之策,果然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像她这样的脑子,就适合安安分分做个闲人合适。
此时的杏花村确实如谢墨安所说,正由徐敬之带领着一伙衙役,敲敲打打的带着宣旨的太监朝着苏家的走去,然后一路高喊着
“苏家长孙女,对庆国做出偌大的贡献,今由圣上亲自册封为宁安郡主,特来此颁发圣旨。”
跟着他们一路过来的村民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纷纷议论着这些话的真假
“你们听到没有,苏家丫头被封为郡主了,这是什么情况呀”
“不知道呀,可看这阵仗不似假的呀!你没看连县令大人都来了。”
“这老苏家呀,终归跟我们不一样了…”
众人跟随着人群往苏家方向走去。
这边的热闹苏家自然也知道了,虽说他们也有疑惑,不过还是所有人收拾妥当全部在院子里等着,就连快半岁的苏宝珠也被香巧抱在手里一起在等。
徐敬之引着宣旨的公公来到苏家,苏老爷子带头跪倒在地。
那公公也不啰嗦,打开圣旨就念了起来。
“奉 天成运皇帝诏 曰 苏家长孙女苏云希敬献高产粮种有功 今特册封为宁安郡主 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良田千亩 望其再接再厉 为庆国再做贡献 钦此!”
苏家人齐齐叩首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旨公公收起圣旨,笑眯眯道:“苏家人接旨吧,宁安郡主虽不在,这旨意也是要传到的。”
苏老爷子双手接过圣旨,恭敬道:“有劳公公了。”
然后在徐敬之的示意下,给公公手里塞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他们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泥腿子了。
随后,在苏家喝了盏茶,又由徐敬之带着马不停蹄的往回赶。
苏家自是恭恭敬敬的把人送到门外。
村民们见此,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苏家出了个郡主,这不管是对于苏家还是杏花村来说,都是天大的荣耀。
就连苏宝珠也在香巧怀里好奇地看着周围,咿咿呀呀地叫着。
苏老爷子有些颤抖的拿着手里的圣旨,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还是苏青山说了一句
“爷爷,这圣旨要好好供起来,可不能损害了”
“噢对对对,是要供起来,还要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们都烧纸告知一声,我老苏家出息了,祖坟冒青烟了。”
苏家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虽说苏云希不在家,但这荣耀是实实在在的。
刘村长走上前,笑道:
“苏老哥,恭喜啊,云希这丫头出息了,不仅带领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还被圣上亲封为郡主,真是天大的喜事,老哥啥时候摆个酒席,让大家都来沾沾喜气呀。”
苏老爷子也豪横,趁着这冲动的劲儿,大手一挥
“今天乡亲们若不嫌弃,就都留下来吃顿饭,就当庆祝了,不需要大家出银钱,你们只要来帮忙就行。”
一听这话,整个杏花村都沸腾了,都去帮忙做饭。
忙活了两个多时辰,做出了整整三十多桌席面,虽说花费不少,不过苏家人高兴,也不在乎这点小钱。
吃饭时,刘村长让大家伙安静,他来说几句,人群迅速安静下来
“咱们杏花村承蒙苏丫头的善心,成了周边乃至全县最富裕的村子,现在杏花村的姑娘百家求,外面的的姑娘媳妇子都以嫁进咱们村为荣。
这一切都是宁安郡主和苏家带给咱们的,所以,以后要是谁再在村里嚼苏家的舌根,别怪我老头子不给情面,直接逐出村里。”
“对,只要和苏家作对就逐出去”
村民们都纷纷附和着,不过现在杏花村人只要不是个蠢的,都不会和苏家作对,没看平时跳的最厉害的秦婆子 李氏 刘癞子等一群人,现在都缩得像个鹌鹑一样么。
刘村长的一句“敬苏家”,立马就把气氛活跃了起来,村民们边吃饭聊着天。
一桌面席上,有旁边的人问着大壮
“大壮,年前那林老板回收药材的时候,你家得了多少钱。”
说起这个,大壮脸上就止不住的笑意
“我家得了八两多,加上卖银耳的,卖粮食的,去年一整年得了差不多三十两了。”
“嘶,这么猛么,我家才十八两。”
旁边的村民止不住的羡慕
“我爹从一开始就对苏郡主很信任,苏家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所以要想富就得跟着苏家走。”
“是这个理,我就是一开始没听我家那口子的,不然也跟你们家一样了”
“我们也是,早知道就该和你们一起。”
“没事,现在也不晚,苏家干啥咱们跟着干啥就行”
“是呢,以后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