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子时(23点-1点)末,谢墨安一行人才得以从宫中出来。
太后清醒后身子本来就还有些虚弱,然后听到高老爷子说失踪的高忆婉找到后,太过于激动,差点又晕厥了过去。
在好一阵兵荒马乱后,才又稳定了下来。
这下众人不敢再在她面前说这些了,庆帝也让太医给太后开了安神药,让她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
出宫的路上,高老爷子本来想问问谢墨安关于他女儿的事熟知多少。
因为三儿子写回来的信中说了谢小子这一年多都是在女儿的婆家生活,才想着问问谢小子关于女儿的事情。
不过今天时辰太晚了,哪怕高老爷子再心急,也只能改天再找时间了。
坐在马车上,谢墨安同母亲端敏公主聊着刚才的事,镇国公则骑马跟在旁侧。
“母亲,外祖母听到高家老爷子的话,为何会如此激动。”
端敏公主听着谢墨安的话,心里复杂的情绪扑面而来,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
“忆婉妹妹算是你外祖母的一个精神寄托吧。”
“精神寄托…”
谢墨安有些讶异
端敏公主停顿了下,似是在组织语言。
“这事还得从你的亲外祖母说起…”
原来当年的庆帝并不是被先皇认同的皇太子,哪怕他是正宫皇后所生,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先皇还是摈弃他选择了贵妃所生的庶子。
而贵妃出身世家之首的南宫家,先皇对她极其宠爱,所以对世家也多有偏爱。
那时候的庆帝除了谢家和为数不多的一些寒门子弟外,算是孤立无援。
而谢家是不屑与弯弯绕绕的文人打交道,加之又与先皇后的母家是故交,而且也知道那贵妃之子难堪大任,所以选择站在庆帝一方。
那时候的高太后只是后宫中一个入宫多年却不受宠的贵人,只是先皇在一次酒后宠幸了她,所以生下了一个公主,而那个公主比庆帝大了三岁。
那时的高家也有家族子弟在朝为官的,不过官职都不高,只是赚钱的本事被先皇看中,所以在京中算是有点地位。
可当时的贵妃为了让高家支持她的儿子,用高贵人来威胁高家为她这一派提供财力。
没想到这反逼得高家往皇后这一派靠拢,把贵妃气的半死。
可先皇还需要靠高家来充盈他的国库,来满足他奢靡的生活,所以贵妃再气也不好对高家下狠手。
所以她把矛头对准了皇后,在一次赛马场上,她设计让马儿失控,踩向了当时才两岁的庆帝。
就在众人以为这个中宫嫡子就要命丧黄泉的时候,高贵人五岁的女儿突然冲出来挡在了前面。
结果就是皇后之子没事,高贵人的女儿当场横死。
受此打击的高贵人从此一蹶不振,差点跟随而去。
后来是皇后拉着年幼的庆帝跪在高贵人面前认她为母,才让高贵人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至此,高家也算彻底站在了皇后一方,有了高谢两家的支持,支持庆帝的呼声也慢慢多了起来。
不过再多的资源也比不过偏爱。
贵妃之子还是被立为了太子,而当时的先皇后刚好生下端敏公主后血崩而亡,朝廷更是差点陷入一场因立储和皇后之死引发的混乱。
谢墨安听得入神,心道难怪知道高太后并非生母,而母亲和皇舅舅却依然对她敬爱有加,孝顺至极,这其中竟然还有这么个曲折的故事。
外祖母确实也当得起这样的敬重。
“母亲,那后来呢?贵妃之子被立为太子,我们谢家与高家又是如何助皇舅舅登上皇位的?”
谢墨安追问道。
端敏公主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后来,贵妃之子虽被立为太子,但其生性残暴,且不学无术。随着年龄增长,愈发胡作非为,朝堂上下怨声载道。
而你皇舅舅,虽未被立为太子,但他勤奋好学,礼贤下士,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
再加上谢家和高家在背后的支持,他在朝中的威望逐渐提高。”
“那贵妃和她背后的南宫世家,难道就任由皇舅舅的势力壮大吗?”
谢墨安皱眉问道。
“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端敏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那些世家在朝堂上处处刁难你皇舅舅,给支持他的官员们使绊子。
而贵妃在宫中也没少算计我和你外祖母。
但我们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你外祖母联合后宫中一些同样看不惯贵妃行径的妃嫔,在宫中与贵妃周旋,为你皇舅舅在朝中的活动争取了不少时间和机会。”
“后来呢?”谢墨安听得紧张起来。
“后来,太子犯下了一件让皇家颜面尽失的错事。”
端敏公主现在想来都还有些恶心。
“他在一次微服出巡时,强抢民女,还将女子的家人全部杀害,此事被曝光后,引起了民愤,你皇舅舅抓住这个机会,联合朝中正直的大臣,向先皇进谏,要求严惩太子。
可先皇联合世家把这事压了下来,正当你舅舅都有些绝望之际,太子却自己作死。
他被那些世家子弟带着去逛青楼,却因为毫无节制得了马上风,死在了青楼妓子的肚皮上。
当时这事成了皇室天大的丑闻,这下就连先皇都无法再袒护太子,只得立了你舅舅为太子,世家也因此消停了一段时间。
而先皇也因此受到打击,没多久并驾崩,你皇舅舅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
谢墨安点了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难怪我年幼之时你们从不让我出府,只对我严家教导,原来是为了保护我。
算来皇舅舅能登上皇位,实属不易,这其中离不开谢家和高家的支持,更离不开外祖母她们在背后的付出。”
“是啊。”
端敏公主感慨道,
“所以你皇舅舅对高家心存感激。
他继位后就让母后做了太后,又让高家成为国舅府,可都被他们推辞了去,说是甘愿成为你舅舅的一把破开世家的刀,从此只专心赚钱,再不涉足朝堂。
然后为了宽慰母后的心,所以把忆婉妹妹送进了宫给太后作伴,从此母后才有了精神寄托。
你皇舅舅本来欲封她做公主,不过被母后推辞了去,说是想让她无忧无虑的长大,不想她被皇家规矩束缚了去,母后将她视做亲女,我也把她视做我的亲妹妹。
却没想到因一次为母祈福,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听闻忆婉妹妹失踪多年后被找到,怎能不激动。”
端敏公主说到这里,双眼也盈满了泪水。
高忆婉失踪时,别说母后,就连她都是好长时间才缓了回来。
“所以收到你的书信时,我好几天都彻夜难眠,又害怕是空欢喜一场,没敢和母后言明,怕她身子受不住。
要不是怕冲动行事坏了你们的计划,我早就去找忆婉妹妹了。”
端敏公主用帕子拭了拭眼角,虽然她不知道她的皇兄和夫君儿子之间有什么计划,不过她知道这肯定不是小事。
所以去年谢墨安的书信来了后,她只能强忍住心的冲动,安心等待。
谢墨安给端敏公主抚了抚后背
“母亲且安心,不日婉姨她们也到京城了,到时候再聚也不迟。”
端敏公主这才平复了些许情绪,突然她又想到了什么
“我听你爹说,你在信中明言你和忆婉妹妹的女儿有了情意,我可先跟你说好,你可不能欺负人家小姑娘,不然母亲绝不轻饶。”
谢墨安有些无奈,这人都还没见着,就开始护上了,不过他的小姑娘,爱她都还来不及,哪里舍得欺负她。
“母亲放心,我才舍不得欺负她。”
端敏公主笑笑,却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这还真是奇妙的缘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