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其实也没想把陈绍熙拖下水,这活风险挺大的,而且容易被骂。
他是觉得陈绍熙后面也不会唱戏腔,师承门派什么的,也不会为难他。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想让自己的话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传达出去,让那些有这种念头的人听到。
毕竟两人身侧不远处,摄影师老早就赶过来了。
他很有信心,杨凌不会把自己说过的话剪辑掉。也就很自然地将摄影机视为了自己传达态度的工具。
陈绍熙虽然觉得顾言说的有些骇人听闻了,但他唱歌好听这点他也承认。
听到顾言说还有一首,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三两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顾言说话间站了起来。
他的身后是河,面前不远处则是坐在青石上的陈绍熙,和一脸呆萌的摄影师。
在两人还在琢磨他刚才说的那句话的时候,顾言开始调整着自己的状态。
戏腔毕竟沾个戏字,也就需要演出来。
虽说不用大开大合地,但歌声中那种角色的风格还是要到位的。
场上唯二的观众里,只有陈绍熙知道他在做些什么,但他这会还沉浸在顾言说的那句话里。
没等他将注意力抽离出来,这头顾言已然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他仰着头,看向远处的阳光,任凭刺眼的阳光照的他忍不住闭上了眼。再睁开时,仿若自己置身于戏台之上,开口道: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没有曲子的伴奏,就这样干干净净地只有人声。
原本还在思考的陈绍熙听到之后却是不自觉地开始浑身颤栗,只觉得手上鸡皮疙瘩瞬时立起。
这是京剧的唱法……
他愕然抬头,而顾言的歌声才刚开始。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接在京剧唱腔之后的是流行唱法,虽然有些失望,但刚才那段戏腔已然将陈绍熙的好奇心完全勾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顾言唱的这段故事,他总觉得有些耳熟。
……
“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谁是客
啊……”
流行旋律过后,歌曲里的视角瞬间变换。伴着视角变换出现的京剧戏腔,连同句尾拉长的高音。
如果刚才是说台上的伶人的话。
那么这会则是切到了第三视角,让陈绍熙和摄影师知道了这个舞台上下人心中的想法。
但这还不是结束。
高音落地,顾言换了口气,转头看向陈绍熙,接着念道:“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这是昆曲的念白。”陈绍熙整个人呆住了,忍不住喃喃道。
两平作一去,第二字相近去声。
这声调和变调方式他无比熟悉,也就不难听出顾言究竟在这首歌里加了什么。
他的眼神迅速变动。怀疑、惊讶,震撼……
尽管每天苦练,但他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昆曲的念白可以这样出现在一首歌中。
还是这么的自然。
自然到他觉得这时候刚刚好。
让人似乎真的置身于舞台下,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
切身地感受到了刚才歌声中的那种心碎离别意。
“这个很厉害吗?”见他表现这么得惊讶,摄影师忍不住问了句。
一大早上就遇到这样的表演,他心里也是激动无比,感觉等同于顾言为他们俩单独唱了首歌。
还是首此前完全没有听过的歌。
所以,他这会也心潮澎湃到不知不觉间破坏了杨凌的规定。
“待会再说。”陈绍熙点了点头,注意力全然在顾言的表演之上。
摄影师也是回过神来,全神贯注地拍摄着眼前的表演。
将曲调变换间顾言的表情变化完完整整地拍了出来。
随后暗自感叹,不是说顾言演戏不行的嘛,怎么这感觉完全不像传闻中的样子。
这表情,这眼神……未免也太灵动细致了吧。
他不知道的是,顾言能做到这一幕其实也是取巧了的,当初这首名为赤伶的歌曲出来之后,网上瞬间出现了很多的版本。
其中有一版他后来再没找到,但给了他深刻印象的。
就是一个戏腔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
他这会其实只是粗劣的模仿着,试图还原出当时自己的感受。
……
戏台上,顾言的演唱像是到了尾声。
又是一段京剧唱腔之后,他的音高逐渐降低,而后轻声唱着:
“你方唱罢我登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 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 道有情,费思量”
刚开始一句还是戏腔,可最后一声却换做了他自己的本音。
那低声呢喃像足了说书先生在给别人讲述这个故事时,最后的一声叹息。
以至于这歌声结束之后,场上的两人还沉浸在刚才的那个故事当中。
知道这是一个面对侵略者时,无畏牺牲的伶人故事,也像是看到了那台上台下发生的一切。
陈绍熙直到这会也反应过来刚才自己的熟悉感源于何处。
他苦笑一声,看着慢慢坐回位置上的顾言道:“梅派青衣、昆曲念白,还有一点桃花扇的影子。”
“言哥,你这是真不怕被骂啊。”
虽说学的是昆曲,但学习的时候多少也得品鉴一些其他戏曲的作品。
加上顾言的京剧唱腔和上次长安姑娘一样,还是梅派青衣的路子。
陈绍熙分辨起来就更轻松了。
但是,戏腔就算了。把京剧和昆曲的元素这么轻易就融到一块去了,这不是百分之百被骂的事嘛。
这两派一直也不怎么对路。虽说昆京不分家,可也有花雅之争啊。
“这是戏腔歌曲。”
顾言毫不在意,摇了摇头,说回了两人之前的对话。
“戏剧要创新,要用新的形式来吸引人就不能小打小闹。管他用了什么样的腔调,只要是戏剧不就行了。”
“我可以用京剧唱法,你可以用昆曲唱法,甚至粤剧、黄梅戏。”
“只要坚持变化,总有翻红的一天。”
“不然真就各自为战,一块等死吗?”
顾言的声音逐渐认真起来。他觉得这是他唯一能做到给戏曲带来的变化了。
这些话有人听最好,没人听的话那也就算了。
至于之后会怎么样发展,他不知道,也暂时不愿去想。
“不好意思,有点激动了。”等到话说完后,他才渐渐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