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亮对此并不看好!
在他看来,作为靖北军主帅的侯爷自然是忠勇无比,但败也败在一个“忠”字。
谢家不也如此?他一直担心这位谢家公子也是个迂腐的,没成想竟有意外之喜。
若是能有一处避风港,真是再好不过,他之前也是为此忧愁,没有合适的藏身之所。现在想想,那老鸦山真是着实合适呀!
几乎没有犹豫,武亮便点头应下。
速度之快,倒是令谢三郎有些惊诧。心想,这边境就是边境,人们的意识都与京都不同!
但,正合他意。
两人又凑在一起密谋了一番,便将事情敲定,谢三郎起身要走。
武亮拦住他,从抽屉里掏出一本泛着黄色光晕的本子。
“主人,这是镖局近些年来的账本,给您过目!一笔笔的银子我都记得很清楚!虽然赚的不多,但也勉强够糊口,还有一些盈余。”
谢三郎瞥了一眼,顺手将账册接过,看似不经意的翻了翻,却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心想着,这北地就是北地,贫苦也真是贫苦,经营了这二十年,竟然还攒不下千余两银子,也真是够穷的……
“主子你可别嫌少呀,在同行之中,我这也不算是少的。咱们家做的是口碑,从不做那些欺男霸女,仗势欺人的买卖,赚的都是辛苦钱。”武亮急忙解释。
遥想当年,王家家主富贵,正威镖局遍布各地,他们这北边儿的分号算是最差的了。
每年,他爹都愁的头秃,不能给上头交上多少盈利,可家主从来都没有因此数落过他,还让他好好经营,若是有困难便及时说。
武家父子感动的不得了!
他爹临死身亡的时候,也不让他将死因告知家主。王家跟谢家是姻亲,在朝堂上的关系盘根错节,此时正是蛰伏的时候,若是贸然出手,恐怕会让朝廷更加忌惮,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但他打死都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年,谢家便被朝廷给找个由头给扳倒了,谢家公子也被流放到他这里!而王家也被打压地偏安一隅,听说家主前些年还一直遭到行刺。
轮到自己报恩的时候来了,武亮心中激动!
他觉得自己在而立之年,终于迎来了春天!
谢三郎拒绝了他派人前往保护的好意,理由是老鸦山之事需要人手,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而且,谢家现在说不定还被人盯着,凡事都要谨言慎行。
谢三郎从镖局出来,未见有人跟踪,便折身去买了一些日常用品。
本来是打算买棉花跟木炭的,只是这两样东西都太贵了,最后只能买了些棉花,家里的女眷衣物单薄。
实在不够的,只能等猎到野物之后用皮毛顶替,或者等到占领老鸦山之后再说。
之前,他瞧过落屋山周围的地形,山上林木众多,抓紧时间砍些木头,还是能够度过冬天的。
谢三郎心里还想着别的,比如说,若是攻下老鸦山,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他现在手里实在是太缺钱了!
谢三郎并不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可是打小的生活环境,兜里可是没怎么缺过钱。
此刻,便是他人生中最缺钱的时候,也终于明白了老祖宗的那句话,什么叫一文钱难死英雄汉!
夜里,依旧是宿在林家。
得知他买了一些棉花跟布料,苏云也并没有什么惊讶的。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自己早已经穿上了薄棉袄都有些不够呢。
此前,她见谢家人的行李不多,想来也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
晚饭,苏云没有特意安排饭菜,但林家的饭菜本来就不同寻常,味道极佳。
林巧英知道家里来了人,也知谢三郎是京城来的贵公子,即便阿娘不安排,她也是要特别准备,带着张婆做了几个拿手菜。
梅菜扣肉、红烧排骨、八宝酱菜、葱烧豆腐,外加一个蘑菇蛋花汤,虽说这些菜在现在看来是十分普通的,但在这个朝代,多以水煮为主。
按照苏云的菜谱做出来的也是相当美味可口。
主食则是炸酱面,肉酱咸香,搭配上爽脆的胡萝卜丝跟绿豆芽,不禁让人食指大动,本来还可以搭配黄瓜丝的,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黄瓜,即使如此,也让谢三郎十分惊艳。
谢三郎自问,他并不是一个重口腹之欲的人,但在林家吃到的食物却总是让他大开眼界。
即使贵为谢家公子,也算是有些见识,却也难得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
这苏娘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是出现了一瞬,便被谢三郎抛之脑后。
苏娘子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如今也是有儿有女要做祖母的人了,怎么可能有什么秘密?
其实,苏云也不在意谢三郎想什么,即使想多了也无所谓,让人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总比觉得你无能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是重在互相利用吗?如果没有价值了,那才叫可悲。
翌日,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谢三郎被吵醒了,林家院子里忙忙碌碌的,有很多脚步声。
他警醒地起身,穿好衣服出门,便看到林家老大匆忙走过。
“谢公子,真不好意思,吵醒你了。”
对这位京都贬谪来的贵族公子,林有武心情复杂。
怎么说呢,大概是既佩服又嫉妒。
“敢问林兄这是准备干什么去?”谢三郎看了眼天色,询问。
心想,现下也不是农忙,这一家人还真是勤快。
“哦,今天有人来买炭,我这正准备上山去打点一下。现在还天儿还早着,谢公子再睡一会儿。阿娘找的工匠一会儿过来,我陪着他们跟你一块儿进山。”林有武笑着回应。
“原来如此,那你赶快去忙。”谢三郎恍然大悟,怪不得苏娘子家的条件不错,原来是开炭窑的。
果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可以从苏云这里买木炭,即使价格跟县城差不多,但因为路程上近了不少,他也省了不少功夫。
天亮的时候,生掌柜便带着伙计熟门熟路地找来了。
苏云早就恭候多时,两人寒暄一番便径直去了炭窑。
他们去的时候,谢三郎也在周围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