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林如海的话,苏旭心中一凛,太上皇称病不出,这其中暗藏的玄机,他如何不懂?
这分明是新旧势力交替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便会卷入这场政治旋涡。
他敛了敛神色,恭敬地向林如海请教:“岳父大人,如今局势如此紧张,不知圣上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林如海叹了口气,眉宇间满是忧虑:
“圣上登基不久,根基尚浅,朝中多是太上皇旧臣,如今太上皇称病不出,圣上更是举步维艰。
我担心……”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苏旭明白他的意思,他担心的是太上皇会借此机会重新掌权,甚至废黜圣上。
“岳父大人不必太过忧虑,”苏旭沉声道,
“圣上英明神武,定能化解此次危机。只是这朝中局势复杂,岳父大人还需谨慎行事,切莫卷入其中。”
林如海点了点头,欣慰地看着苏旭:
“旭儿,你能如此深明大义,我甚感欣慰。如今朝中风云变幻,我身处要职,难免会受到牵连。你与玉儿,也要多加小心。”
苏旭应了一声,心中却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场政治风暴迟早会席卷而来,而他,作为林如海的女婿,也在朝为官,无法置身事外。他必须做好准备,保护黛玉和林家,在这场风暴中全身而退。
从书房出来,苏旭径直回了黛玉的房间。
黛玉正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神情落寞。
苏旭走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玉儿,在想什么呢?”
黛玉抬起头,眼圈微红:“我在想外祖母,想贾府……旭哥哥,你说,我去祭奠外祖母时,他们会如何待我?”
苏旭其实心里隐约能猜到,以前贾母在的时候,贾赦因着孝道还有所收敛。
如今,贾母逝世,贾赦成了荣国府名正言顺的家住,他必然会在见到他们的时候,讨要贾敏的嫁妆。
苏旭心疼地将她搂入怀中,柔声道:“玉儿,不必担心,金陵离扬州很近,到时候我和岳父大人会一起告假几天,陪你一起回去。
无论他们如何待你,我都会在你身边,保护你。”
黛玉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
几日后,林如海主动写信给贾府,信中言明自己闻言贾母的丧仪已毕,灵柩已安葬在金陵祖坟,请求和黛玉以及女婿苏旭一起前往金陵祭拜。
很快,已经奔丧回家的贾政,就回信给林如海,说当然可以。
林如海不知道为了自己一家人去祭拜这个事情,贾府内部现在在如何闹,但是既然准许,那就行了。
林如海、黛玉、苏旭出发前,他特意叮嘱苏旭:“旭儿,此去金陵,你务必保护好玉儿。贾府如今情况复杂,你万事都要小心谨慎。”
苏旭郑重地点了点头:“岳父大人放心,我定会护玉儿周全。”
一行人收拾妥当,便登上了前往金陵的船只。
苏玥则交给了奶娘以及下人看顾。
黛玉站在船头,望着渐行渐远的扬州城,心中百感交集。
没想到这几个月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让她一时恍惚。不过幸运的是,她们一家人还在一起。
到达金陵后,贾府派人前来迎接。
来人正是贾琏,他见到黛玉,神情有些尴尬,但还是上前行礼:“林妹妹,许久不见。”
黛玉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她对贾琏的印象并不好,尤其是上次贾琏来扬州讨要嫁妆的事情,让她对贾府更加失望。
贾琏似乎也察觉到了黛玉的冷淡,他讪讪地笑了笑,便引着众人前往贾府。
一路上,黛玉都沉默不语,苏旭紧紧握着她的手,给她无声的安慰。
他知道,黛玉此刻的心情一定很复杂,既有对贾母的思念,也有对贾府的失望。
黛玉和苏旭在贾府下人的引领下,踏入了贾府的金陵旧宅。
正厅里,王夫人和邢夫人早已等候多时。
王夫人今日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眉宇间带着一丝倦容,看到黛玉进来,她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玉儿,你来了。”
黛玉敛衽行礼,语气平静:“见过二舅母。”
王夫人点点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想当初,她对黛玉诸多挑剔,皆是因为宝玉明显过分喜爱黛玉,但是黛玉并不是她理想的儿媳妇。
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宝玉的婚事即将定下,黛玉也已为人母,那些曾经的芥蒂,如今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她淡淡地开口道:“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你也累了,先坐下歇息片刻吧。”
黛玉谢过王夫人,在丫鬟搬来的椅子上坐下。
苏旭则静静地站在她身旁,目光扫过厅内的陈设,心中感慨万千。
邢夫人则坐在一旁,神情冷淡,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黛玉。
她对黛玉的态度依旧冷冰冰的,毕竟苏旭曾得罪过贾赦,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黛玉对她们的态度并不在意,她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祭拜贾母。
在丫鬟的带领下,黛玉和苏旭穿过抄手游廊,来到了贾母的灵堂。
灵堂布置得十分简单,与贾母生前奢华的住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灵堂中央摆放着贾母的牌位,两旁是燃烧的香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黛玉看着牌位上“贾母老太君之灵位”几个字,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外祖母……”她哽咽着,跪倒在牌位前,心中充满了悲伤。
苏旭也跟着跪下,默默地陪在黛玉身旁。
就在这时,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哟,瞧是谁来了?怎么,终于想起回来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