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后华夏带着人,把死去的两个族人埋在后山,还用木板立了墓碑,摆上贡品,带着族人进行了三鞠躬。
又对众人说到,“天神对我说,他们是华是华族的勇士,他们是为了让华族人,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死的,他们为华族做出了贡献,以后的每年我们都要来祭拜他们。我们不能让他们白死,我们要给他们报仇,任何敢挑战华族的人,我们都要让他们灭亡,我要带着你们,去把谷族群消灭,给死去的族人报仇,任何敢挑战华族的人都会被灭亡,这是天神的旨意”。
一众族人听的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喊着叫着要给族人报仇,要去杀光谷族人。很有现在就去的杀光他们的冲动。
接着华夏又安排人,前往周边的风族,牛族,树族,盐族,山族和松族,邀请他们的族长前来,告诉他们,让他们后天来华族,华族长邀请他们来做客。
每队十个人,前往各个族群,华夏回营地,做去讨伐谷族群前的准备。
华族现在有将近三百人,可以带两百人前往,二打一,又是全副武装,轻松就能消灭谷族群。正发愁没理由揍人呢,瞌睡送个枕头,还就有不开眼的,正好让自己师出有名,就拿谷族群练兵,就当是消灭虎族群的演练了。
至于家里留的都是老弱妇孺,完全不用担心,有勇坐镇,领着六七十个妇女,也能把敢前来找事的给灭了,现在的女人是要参加狩猎的,华族的女人是射箭投矛飞石,样样都会,又有围墙箭楼,就是虎族群来了也得脱层皮,灰溜溜的退走。
让勇清点武器装备,盔甲,华夏要全副武装练兵,等前去通知的队伍回来,先把族人在家配合演练几天,然后再带着人去讨伐谷族群。
华夏要求,每人要带长矛,短剑,弓箭,身穿盔甲,手持盾牌进行训练,要练队伍之间的配合作战能力。
虽说这样一窝蜂的冲上去,就能灭了谷族群,但是难免会出现伤亡,难保以后还会遇到更强大的对手,提前练好,省的到时吃亏。
这次虽说有熊的应对得当,要不是华夏提前狩猎时进行过演练,这次很可能被谷族群给灭了。
勇清点完装备,向华夏报告,“族长,两百人全副武装的装备已经点齐,还有剩余”。华夏回答“好,先放那,等通知其它族群的人回来就开始演练,让其它族群也看看,我们华族的强大”。
第二天前去通知的队伍都回来了,华夏组织演练,选出四十名弓箭手,石负责带队,四十名投矛手,熊负责带队,四十名投石手,山负责带队,四十名长矛手,湖负责带队,四十名刀盾手,力负责带队。
弓箭队练习火箭覆盖抛射,投矛队练习投矛齐射,投石队练习投石齐射,长矛队刀盾练习组队配合砍刺。
合队演练好后,再进行打散,分成四队,一队华夏亲自带领,强为副,二队石为队长,壮为副,三队熊为队长,力为副,四队山为队长,湖为副。
隔天除了盐族和牛族没到,其它四个族群的族长带着人都到了,华夏对四位族长说,“非常感谢各位族长的到来,我们的狩猎队在外出,与其它族群友好交流时,受到了谷族群的袭击。
他们杀了我们两个人,抢了我们的东西,还射伤了我们十几人,现在风队长还在床上躺着,要不是我们的人跑的快,都要被他们给杀了。
我要给我们的族人讨个公道,带领着族里的战士,去讨伐谷族群,讨还公道,让各位族长做个见证,有愿意跟随前往讨伐谷族群的,所得战利品会分一部分给他,不知有哪位族长愿意前往”?
华夏看没人回答,就带着四位族长,前去观看华族战士的演练,两百人身穿藤甲,分成四队,围着一座假设的营地。
只听一通鼓响,先是一波飞石透出,用来引出营地内的敌人,二通鼓响,是投矛组,投矛猎杀,三通鼓响,是弓箭齐射,等敌人扛不住退回营地,弓箭手射出火箭,对营地进行放火,四通鼓响,是长矛手和刀盾手配合掩杀。
两百人完全可以同时抛飞石,同时投矛,同时射箭,这样就少了各个各队之间的配合,华夏拉他们出来,就是训练他们之间的配合,要不华夏只带五十人,也能把谷族群灭了。
华族有皮匠,有木匠早就做出了鼓,箭楼上放的就有,用来遇到险情报警。
一阵演练完后,华夏问四位族长,“各位族长,华族的勇士如何,能不能打败谷族群”。四位族长,一个个是身如筛糠,不能言语,等到气氛平静,山族长上前对华夏说,“华族勇士威武,山族愿意跟随华族,前往讨伐谷族群,只是我们的战士都走了,留下的族人安全没有保障”。
华夏说“感谢山族长帮助,山族长可以带着族人一块来华族,让他们在华族等着山族长胜利归来,到时再一并回去”。我会等山族长回来,一起出发,山族长向华夏辞行,回去带族人来华族。
其它族长见华夏没再问他们,也没人说要跟随华族长前去,就一起也向华夏辞行。华夏和他们告别,并没有相送。
几位族长走后,华夏让熊负责队伍继续演练,自己回去找勇商谈,对勇做留守营地的安排。要勇不要让族人走出营地太远,只在营地周围劳作就行,附近的族群没有问题,要防止有像虎族群那样的族群偷袭,万一有什么事发生,守好营地,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勇对华夏说,“族长放心,这附近没有能威胁华族的族群,我会多加小心,不会让族群出事,等着族长胜利归来”。
第二天天黑时,山族长带着所有族人,来到了华族营地。山族长向华夏汇报说,“山族全员三十五人,二十五人跟随华族讨伐谷族群,为死去的华族人报仇,讨还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