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起来,兴冲冲的跑到窑前,从火口向里看,发现陶器还是暗色,看来还需要烧很久。
让石取了个咸鱼,两个人烤了条鱼吃,顺便也给值夜的烤了一条,一边吃着咸鱼喝着茶,一边烧窑。
三只狗已经长大了一倍,看华夏起来也跑来卧在旁边。
一直要保持大火,要不时的往里添柴,都是选用的红松树枝。
红松含油量大烧起来火也旺,同样的木材烧的时间更长温度也更高。
值下半夜的是力和他老婆,力看到华夏在烧火,就屁颠屁颠的跑来打招呼“神子”。
华夏应声道“嗯,饿了吗力?”,力点点头。
“你烤肉吃,我去值夜,别忘了加柴烧火,要大火”。
华夏爬上箭楼,发现不远处冒着绿光的几双狼眼。
族人告诉华夏,自从发现这几头狼,它们就一直在营地周围,平时会捕些小动物。
它们每天会去吃扔出去的动物内脏,看到营地的人出去,就会跑的远远的,哪怕出去的是一个人,也从不靠前。
先不用管它们,也没敢靠近过人,对人攻击过。
可能就是发现,这边每天都免费的食物,还多到吃不完,就赖在这了,想过混吃等死的日子。
看完前面的箭楼,又去了爬上两侧的箭楼看看,外边一片漆黑也看不到什么。
前些时候空闲时,让人在两侧也搭建两个箭楼,用来观察两面的情况。
一直大火烧到天亮,发现陶坯微微发红,窑的外壁开始烫手,看来窑壁有点薄了,跑温太大,才使陶器烧制的速度缓慢。
就用泥巴在外边又砌了一层,让石过来烧火,自己去安排族人接下来几天的分工,让女人们负责去下扑鱼篓,扑鱼腌制咸鱼。
这个活基本没有空闲时间,这段时间编的捕鱼篓有五六十个,顺着这边的河道,从下游往上游,一路下过去。
下完鱼篓回来就能起第一个鱼篓了,取了鱼家里还要留两个人腌咸鱼,八个女人还是很忙的。
剩下的人加固围墙,首先是和上次一样,用竹片在树的另一面进行固定捆绑,先捆绑到达腰部高的位置。
然后活泥,把碎茅草和竹子的细枝条加在泥里,茅草和细竹枝,能够起到加强泥土的连接,增加墙体的强度,干了以后的土墙不会开裂。
把泥放进两排竹片的夹缝中,再用木棍捯实,一层层叠加,树是下粗上细,所以土墙也是下宽上窄,这样土墙会很牢固,稳定性也好。
根据两棵相连的树的粗细,决定墙的厚度,这时的树大多都比较粗壮,五十公分普普通通,加固围墙的工程还是很大的。
中午窑里的陶坯已经呈大红色,达到透红色就可以封窑保温了,接下来不敢再让石烧火,华夏自己来,一刻不离观察着窑内陶器的火候。
由于又加厚了窑壁,外部不再烫手,手感还是挺热,就又加厚了一层窑壁,封窑后,窑内的保温很重要,不能降温太快。
又加厚了一层窑壁,陶器也成红透的亮红色,把窑口和烟囱封严,再敷上泥巴,等着慢慢冷却。
领着三只狗崽子去帮忙取鱼篓,一中午还没取完一遍,明天要减少下捕鱼篓的数量,到中午能起一遍正合适,看现在的速度要减少一半的量。
扑鱼篓没有空的,有的有一条,有的有三四条,这鱼捕的,族人全部下手,一天捕的就够一个季节的食物,一年干个四五天就够。
这时华夏才真正体会到了,棒打袍子瓢舀鱼是真的存在的。
但是不能停,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食物就是这个时代的金钱,谁还能嫌弃钱多。
族群的发展,全靠它呢,换人换物资,等有时间就去周边的族群,告诉他们没吃的可以用人去华族换,换多少都行,只要你有人,你有多少人我就有多少食物。
捕到的鱼,就在河边杀好,回到营地,用盐涂抹揉搓后挂起来晾晒。
晚上减少一半的捕鱼篓投放,一天下来,营地里挂着一排排等着晒干的咸鱼,这就是肉林啊!
窑的外壁能感到有温度,明天可以打开烟囱,释放点温度,为了提高陶器烧制的成功率,准备后天再开窑。
等待了漫长的两天,围墙加固在一段段加长,晾晒的咸鱼也在一排排的增多。
华夏心中忐忑着,小心的从让方打开窑口,一件件,完好的陶器呈现在眼前。
小心一件件的取出,陶器上还有余温,大号的陶盆裂了,其它的都完好,数了一下三十二件,陶盆可能是胎体太厚,没能干透的原因。
又一件件拿在手上,轻敲陶器外边,声音清脆,余音悠长,说明陶器没有暗伤,一个个全部检查了一遍。
大家对陶器的烧制成功很是高兴,这可是原始社会的一大进步,宣告华族群进入了陶器时代。
有了陶器,周边能够到达的族群,没有能够超越华族的了,在交换上将形成碾。
一个捕鱼篓,就能让华族过上丰足的生活,又有了陶器的烧制成功,华族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现在华族只有编织竹器和制弓的工匠,准备再选出制陶的工匠,还有选出造房子的工匠,人还是太少了,不够用啊!
要再加大烧制的窑,达到一次可以烧制上百件陶器,人手是个大问题。
随着各种工匠的诞生,以后留在家里人会越来越多,狩猎的人手肯定不足。
考虑过以后的问题,看着族人等着他讲解,这是什么东西的表情。
就一件件的拿起给族人讲解,“这个是碗,用来盛饭吃的,这个是水杯,喝茶用的,这个是盆,用来洗东西的,这个是锅,用来煮饭的,…”华夏一件一件的讲解着各种陶器的用途。
经过一番讲解,族人基本能明白用途,“等把围墙加固好,大家都要参与制陶,要选出做的最好的两位,以后负责制陶,就像制弓和编制竹器一样。以后还会有造房子的工匠,炼铁的工匠,烧石灰木炭的工匠,都要有做的最好的人负责”。
明天所有男人都去背黏土,要再烧制几批,让每个人有陶碗陶杯,等烧够足够自己族人用的陶器,就带着陶器去其它族群换人。
这可是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其它族群还不得当神器供着,说不定用几只陶碗就能换个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