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纮秘不发丧,如今帝后大婚,若是传出去怕是会招来非议,只能悄悄派人把老太太送到庄子上,才敢给卿兰递消息。
卿兰收到消息,沉默片刻,还是告诉盛纮该如何办就如何办,她从不在意这些,藏是藏不住的,怎么都会被诟病,还不如光明正大的。
长柏闻言也没说什么,若是卿兰同意自家老爹的做法,他必然会第一个站出来弹劾,忠孝仁义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
昭宸殿
“玥儿,是不是该生个孩子了,咱们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张禛暧昧的靠近卿兰。
“你是想继续封建制度还是改革接近现代?”卿兰也在思考,这一次她打算换一换,她知道只要自己有孕伊哈娜和弘暄八成就来了,这一世她想培养伊哈娜试试。
“嗯?玥儿是有什么打算吗?”张禛一瞬间就领会到卿兰的想法。
卿兰想了想还是说了想要培养伊哈娜的想法,大宋不是大秦,没有始皇大大的开明,她也想着若是改变女子的处境,最好还是女儿继位比较好,超过三代以上社会也基本稳定了。
“当然可以,要是你同意做女皇,不就更好了,这般也算名正言顺。”张禛有些好笑,自家媳妇纯粹就是懒的。
“我不行的,我的思想太过理想化了,就怕适应不了,还得你多把把关才行。”卿兰蹙着眉,她着实没把握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你呀,一切都有我呢,慢慢来我知道你顾虑,但玥儿你是不是太看不起自己了,在我看来玥儿是个很好的领导者,不必妄自菲薄。”张禛揉着卿兰的脑袋不断安抚。
“我还是害怕辜负了天下人的希望,罢了我也会好好跟着你学的。”卿兰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觉得自己欠缺的很多。
“你做什么?”
“青天白日的传出去不好听……”
“谁都不敢多嘴,如今这宫里都是我们自己人,咱们可得快些让伊哈娜和弘暄来……”
殿外的听风和小苏听着殿内的声音,有些面红耳赤的,俩人都尴尬不已。
六月初六祥宁郡主和令国公府世子成婚,这一世墨兰是从宫里出嫁的,婚宴就在郡主府办,令国公府也筹备了宴席。
“阿姐,我舍不得你。”墨兰哭唧唧的拉着卿兰的袖子。
“都是在汴京,左右不过几步路,再说了成婚之后你随时可以进宫啊,是不是高兴傻了?”卿兰抚摸着墨兰乌黑的发丝,有些好笑。
“你这傻孩子,大喜的日子快别哭了。“林檎霜含着眼泪,想起刚出生的两个小团子,一时间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五姐姐要幸福顺遂啊。”明兰看着这气氛也有些难过。
“谢谢小七。”墨兰拉着明兰的手,眼神一直在三人之间徘徊,满眼都是不舍。
紫宸殿,郑文昭叩谢皇恩后才被小苏带着朝昭宸殿赶去。
“恭喜郡马爷。”小苏乐颠颠恭维着。
“苏公公这话爷爱听,给你准备了酒席,晚些送进来。”郑文昭取出一锭金子递给了小苏。
“哎呦,那可真是多谢郡马爷了。”小苏嘴都咧到后脑勺了。
“爷今儿高兴,一会都有喜钱。”郑文昭整个人激动不已,这下他的后半生总算稳了,娇妻在怀日后都是幸福的日子了。
一路的太监宫女都高兴不已,连连谢过。
紫宸殿和昭宸殿不远,不出片刻就到了昭宸殿门口。
“墨儿我来接你了……”
殿内的墨兰听到声音,才缓了缓神色,方才不小心打开了阿娘准备的册子,脸上的红晕还未消散。
郑文昭做了催妆诗,塞了不少喜钱,才得以进入殿内。
“圣后娘娘万岁,文昭前来接祥宁郡主了。”
“本宫就将墨儿交给你了,只愿你二人和和美美的,若是哪日厌烦了墨儿,就差人给本宫传话,本宫自会去接。”
“文昭发誓一生一世爱重郡主,绝不见异思迁,若是有违文昭愿任由圣后娘娘处罚。”郑文昭闻言眼神坚毅,先不说他不敢,就说墨兰是他心心念念的人,他绝不会辜负墨兰的。
“起来吧。本宫记住你今日之言了。”卿兰还算满意。
郑文昭拉着墨兰给林檎霜叩头。
林檎霜笑意盈盈的嘱咐了几句,看着走远的墨兰泪如雨下。
“好啦阿娘,妹妹会幸福的,日后阿娘随时可以去郡主府看妹妹。”卿兰无奈只得赶忙安慰。
“阿娘就是高兴的,有你撑腰,阿娘有什么不放心的。”林檎霜擦了擦泪水,她真是不知修了多少世的福才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就是有些感慨。
炎盛元年九月初,昭宁圣后有孕,天空中出现龙凤呈祥的吉兆,大臣们毫无办法,这几日都在上奏陛下选秀之事,这吉兆一出,再加上陛下态度强硬,也只能偃旗息鼓。
清宁郡主府
“明兰你也该相看相看人家了,若是再拖下去,怕是旁人的闲言碎语都快淹了你。”卫恕意看着一心准备科举的明兰愁得不行。
明兰有郡主府,想着卫恕意在盛家的日子不好过才接了过来,如今是真的有些烦了。
“阿娘,我有自己的理想,阿姐主张科考不论男女,就是给我们女子的机会,您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想法呢?”明兰蹙着眉,不清楚卫恕意到底在担心什么?
“不是不许你科考,但成婚之后也不会耽误你啊。”卫恕意不迂腐,不然也不会教明兰战国策,但现实也不能不顾及啊。
“女儿目前没有这个想法,我知道阿娘的顾虑,您容我想想好吗?”明兰无奈极了。
“行,阿娘不说了,你好好想想。”卫恕意也只得偃旗息鼓,转身离开了沐光院。
炎盛二年五月十一,昭宁圣后诞下龙凤胎,帝大喜取名翊喧、翊锦。
红薯推广反响很好,还成立的科研院,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可通过考核进入,发挥特长。
明兰也是这一年中举了,如今在翰林院,这一年也有五个女子中举,给天下女子做了 很好的榜样。
大炎各县都设立了慈幼院,收纳孤寡老人和孩子,但大多数还是女孩子比较多,新的律法也制定,遗弃女婴杖责三十板,家族三代不可参加科举,若是官宦之家直接剥夺官身,拐卖妇女儿童凌迟处死,举报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