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
“哦,难怪小斌说你讲的故事他没听说过。”老太君笑呵呵地说道。
“这个我挺喜欢,不介意送我吧?”她拿着那个大西瓜荷包就不撒手了,似乎挺喜欢这种小物件。
“当然!”小晴自然双手奉上。
还好回去的时候将那颗任二少爷打赏的金裸子塞到她床板上的夹缝藏好了,要不然她现在可不敢开口和老太君要回来。
老太君看不上她一颗金裸子是一回事,她开口问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点事情她还是拎得清的。
“老太太您喜欢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晴说罢,又把腰间垂挂着的另一个香囊递过去。
香囊上绣着的不是西瓜,是一串同样q版的红葡萄,距离近了还能闻到香囊里散发出来的淡淡香气。
那是一种带着草药特有的香气。
老太太闻了一下,香味明显却并不呛人。
“这是迷迭香、薄荷、苦丁茶和苍术制作的香料,有安神助眠的效果。”这香囊是她自己用的,刚开始住那大通铺,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的还真有点难以入睡,她就干脆给自己配了一点安神助眠的药。
“你还懂医药?”老太君有些诧异地看着面前的小丫鬟。
小小丫鬟看起来就是一个小豆丁,甚至比同一批进门的小丫鬟还要娇小,但就是这小豆丁,不但绣工了得,还识字,同时还懂医术。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需要很早地学会一些技能,绣工了得老太太可以理解,穷人家不少女孩从小学习针线会帮家里人做绣工赚钱,长辈识字有时候也会教导小孩。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前这小丫鬟不过七岁,被发卖进府的时候也不过六岁,从记事到现在不过几年,怎么可能学会那么多东西?
而且,最重要的是。
“你不是说只喜欢看话本吗,不喜欢看其他书。”
“我说的是四书五经那些科举用书……”
“而且医学不单单是看书,我母亲在的时候,会给村子里的人看病赚点钱补贴家用,她给人看病的时候会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我解释,去药铺配药上山采药也会带着我教我……”
小晴这番话有真有假,她母亲会医术是真话、会给人看病顺便教她也是真话,但那也不可能让一个几岁大孩子记住那么多药那么多病例,她身上的医术纯粹是重生带过来的。
她经历过的人生不少,也有当医生的时候。
“这么看来,你也是个聪慧孩子。”老太君点了点头,也将那个香囊收下了。
“我也不能白拿你东西,芍药。”她招呼身后一直站着的芍药。“给这丫头送两匹布料。”
然后老太君才扭头笑着和小晴打趣。
“你回去重做香囊荷包,有剩的匀我几个。”
她是开玩笑的语气,但小晴有些惶恐。
“老太太能喜欢小晴的绣工,小晴自是高兴的!”
她们主仆间闲聊没多久就有客人登门打断了。
今天也是正月,国公府里各路访客络绎不绝。
朝堂上的交互拜访一般会去前院拜访国公爷,而家眷女眷的拜访则是会来这老太君院子。
现在已经是正月初三,拜访的基本都是小辈。
此刻前来的,是内阁首辅家的大公子。
华夏朝内两大重臣一文一武,分别是武将世家手握兵权的任国公,还有掌管六部文官之首的首辅程秉程大人。
程大公子名为程慕然,是首辅家嫡长子,又是两年前的新科状元,现任翰林院修撰。
虽说这翰林院修撰只是六品官,但这可是皇帝跟前的官员,更多的是在朝中镀金的角色,过两年一下放铁定是跳着升级的。
又有一个首辅爹,任谁都看得懂这程慕然前途不可限量。
除了出身与能力,这程慕然更是长得清秀,又是因为从小闭门苦读考取功名,久未见阳光导致身上皮肤白皙,一身书卷气加身,任谁瞧见了都得感叹一句好一个翩翩公子。
就算这程首辅家和任国公家并不沾亲带故,但京城大官圈子里就那么几个人,表面关系也是要维持的,往年各家小辈都会登门拜访,所以这程公子上面并不奇怪。
但这次,守门的丫鬟禀报首辅家程公子来了,小晴能察觉到,这老太君的屋子里明显气氛沉闷了几分。
她回到自己的位置,恢复眼观鼻鼻观心状。
不用去看,她也知道此时老太君脸色肯定也不好看。
这程家大少爷的事算是摆在明面上的秘密,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事情说到底还要说到小晴现在的位置,那个空了一年的缺子。
老太君前任贴身大丫鬟之一红茴。
这红茴原本是老太君手底下最得面的丫鬟之一,是老太君的心腹,地位仅次于芍药。
红茴长相端庄大气,性子温柔耐心,还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才学还是外貌都是拔尖的。
而这程家大少爷往年也会在过节时候跟随家里长辈到国公府拜访,也勉强算是老太君面前长大的孩子。
他拜访的次数多了,自然和老太君底下这几个丫鬟熟悉。
从小算是一起长大,慢慢长大后互诉情愫,按理说他们见面每年也就那么一两回,但这两人就是搞到一起了。
这程大少爷两年前高中状元,意气风发时更是年少轻狂,不顾家人阻拦就要上门迎娶红茴。
虽说老太君手底下的丫鬟不比寻常人家大小姐差,但也得看对面是谁啊!
堂堂首辅家长子嫡孙,又是状元郎,他取个公主郡主都够格!
他一个首辅家的继承人,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说为家,家族联姻门当户对不单是强强联合,更是各方势力的交互稳定。
说为内,丫鬟出身不比大户培养的小姐,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背景坐稳当家主母的位置,后院一乱肯定也会影响男人仕途。
说为外,他们首辅嫡子迎娶国公府一个丫鬟,说是联姻也不对,说出去更有首辅低人一等,奉承国公府的味道。简单来说就是丢不起那人。
一年多以前,虽然小晴还没入府,但还是听说了那事。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那段时间搞得鸡飞狗跳人尽皆知,消息根本堵不住。
就算国公爷下令府里不许再议论这件事,但那作为年度最大的一件事,吃瓜群众们关起门来还是一样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