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便依着孩子前往了昨日的街上,等到了街上之后已经不见那妇人摆摊了,便向人打听,这才知道妇人昨天摔断了腿,已经不能摆摊了。
那人感慨着妇人唏嘘不已:“那妇人虽然行事跋扈,但好在心肠是好的,家中儿子还小,丈夫得了重病已经连炕都下不来了,全家就指着妇人小摊上的生意,如今这妇人摆不了小摊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啊。”
老十听后从口袋里掏出大把银两说道:“这钱你交给那妇人,就说是昨日买东西欠的钱。”
说完之后老十头也不回的带着孩子走了。
一路上见自己的师父都没说话,孩子便主动找起话题:“师父,你给了他那么多钱,就不怕他不交给那妇人吗?”
老十低着头看向自己的徒弟说道:“你是想告诉师父,人性本恶吗?若是这点良知人情味都没有的话,那还当什么人啊,当个畜生好了。”
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接下来一路无话,等回到家的时候,老十便让孩子跪在的地上。
孩子看着师父严肃的神情,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的跪在了地上。
“我问你,那妇人腿摔断了,跟你有没有关系?”
孩子当然不敢隐瞒便点了点头。
老十再次厉声问道:“可曾后悔?”
孩子再次使劲点了点头。
看着孩子心中有了悔恨的想法,老十心中也有了些安慰。
“你要知道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贫穷、富贵、苦难、疾病。你不能因为一个口舌之争害得人家破人亡啊,没有这样的道理啊。你所做的每一件恶事,哪天就会加倍的偿还到你自己身上。哪怕你是不小心的,世上也绝无这样的道理,人不能有侥幸心理。”
孩子听着师父的话哭了起来,豆大的泪滴落在地上碎成几瓣,倒映着孩子委屈后悔的面容。
老十说完了道理,便好奇着孩子是用了何种手段,老十也是闻所未闻啊。
孩子便一五一十的将自己会的鬼盗手段说了出来。
而我也是从那时候才了解江湖上还有这一门。
江辰洛听着十叔讲述的故事,心里暗自感慨,这门手段太过诡异了,而且有伤天和。看来王轩当年禁掉这术法是正确的。
只不过这故事并没有讲完,细心的刘忻月发现了端倪,既然年轻时候的十叔收了徒弟,那现在怎么没有看见过,而且老瞎子可从没提过啊。
刘忻月便问向老十:“十叔,那你收的徒弟后来去了哪里啊?”
老十对少女的称呼感到惊讶,但随即一闪而逝。继续说道:“我那徒弟什么都好,可最后却败给了爱情。”
那小子跟我学艺多年,已经继承了我的衣钵,王轩堂内议事这小子也能够代替我了。而且这小子对我极其孝顺,好的比亲儿子还亲。
就是可惜了。
那年受大哥的命令外出替人家选址风水,督建家宅。那次也是大家对他的考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就该退居幕后,由他顶替的我位置了。那也是寒涯第一次开创先河,由外人继承排名位置。那孩子当初可谓是风光无限。年纪轻轻在江湖上便已经传出名号,人称“小十爷”
也就在那次督建过程中,徒弟认识了一个姑娘。这姑娘是修建家宅木匠家的孩子。
这姑娘那天就来见自己的木匠父亲,就恰巧被我徒弟看见了。他告诉我这姑娘跟平常遇到的都不一样,不那么世俗,单纯清秀。笑起来像有阳光照射着他,暖着他的心。
于是为了再次见到那位姑娘,他故意延缓了工期,为的就是想再看一眼那姑娘。
又过了几天之后,那姑娘果然又来了。于是他便鼓起勇气上前搭话,一开始还不敢主动跟姑娘说话,只是问木匠一些问题,顺便同姑娘聊上几句,显得若隐若无。毫不在意一般。
木匠父亲也不以为意,但是却被女孩看出了一点小心思,女孩看着他飘忽不定的眼神,看向自己总是下意识的躲闪。
女孩总是比男孩先成熟嘛,便也知道了男孩的小心思。
于是便不再来了,直到工期结束女孩也没再来了,徒弟也不敢在延期了。不过他耍了个小聪明。工期结束了,主家给木匠结下结下的尾款被他扣了下来。
他便跟木匠说,主家周转不开,过几日我亲自给您送到家里去。
这种事情很是平常,木匠也有不少没结的尾款,便点头答应下来。
我那徒弟也是心急,过了一晚上就按捺不住了。第二天就把尾款送过去了,主家早就告诉他木匠家住在何处。
于是我这不争气的徒弟,一大早就前往了木匠家里。你说有多早?去的时候人家正吃早饭呢。
木匠见他送钱过来,便客气的邀请他一起吃早饭,哪知我这徒弟一点都不客气,连推脱都没有,生怕客气过了,错过了这次共进早餐的机会。
木匠给他添了一双碗筷,他故意坐到了姑娘的对面,只不过这次他伪装的很好,不再看向姑娘,眼神也不再闪躲。只是有意无意的跟木匠闲聊着。
其实啊眼里的余光都是那位姑娘。要不然怎么说我那小徒弟聪明的很。
从那以后,他便用各种借口出现在木匠家街道,时常路过木匠家。为的就是能遇上那位姑娘说上两句话,所以他一开始便想好了来这里的目的,怕的就是姑娘问起,自己支支吾吾的露出狐狸尾巴。
可十次也有两次遇到就不错了。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只要是附近修建家宅的,他都会向主家推荐木匠。碍于小十爷的面子,就算主家请好了木匠。也得让小十爷的木匠过来分一杯羹。
于是就这样我那不争气的徒弟便和木匠的姑娘越走越近,姑娘也渐渐的被他的率真聪明,还有那张嘴给吸引了,更重要的是,他对姑娘的父母都极好。没有半点嫌弃和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