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语脸上挂着温和笑意,伸出手,优雅地做了一个 “请” 的手势,两人并肩前往前院的饮子铺。
陈掌柜一跨进店门,便被店里热闹的景象牢牢吸引,全然忘了原本要去找六曲的事。
刚开业的小铺子面积不大,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店内三三两两的客人围坐在桌旁,有的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有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一片欢乐祥和。
柜台前也簇拥着不少人,宋若璇在柜台里忙得不可开交,手脚麻利地为顾客们准备着饮品。
陈掌柜眯起眼睛,目光落在柜台旁的水牌上,上面写满了各种饮子的名目,每一种都让他心动极了,恨不得一一尝遍。
可刚喝了太多药茶,这肚子啊,委实是装不下了。
他面露难色,带着几分求助的意味看向沈语。
沈语像是早就料到他的困扰,笑着开口:“陈掌柜,您放心,我们这儿有打包服务。”
“诺...”她朝柜台后罗列整齐的竹筒示意了一下。
沈语之前花了些日子,走访了各个饮子店,发现大多数店铺只提供店内饮用服务,客人若想打包,得自己带器皿。
于是,她灵机一动,想出了准备竹筒的办法。
客人要是想带几杯饮子回去,用竹筒装既方便又合适。
而这些竹筒,由于宋家筹备开业忙不开,所以雇佣了几个村民。
人选也是现成的。之前收菜的时候,沈语就留意到有些人十分配合,便把他们列入邀请名单,马氏便是其中之一。
砍竹子的活儿交给了马氏的当家的,砍一根竹子沈语能给到1文钱,做工的村民们来宋家领竹子,拿回家加工成竹筒。
加工费是一文钱三个竹筒,一根竹子能出不少竹筒呢。
而若是在沈语的店里用做好的竹筒打包,这竹筒的卖价则是一文钱一个。
不过啊,要是客人把竹筒洗干净退回来,下次买饮子就能便宜一文钱。
听完沈语的一番解释,陈掌柜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他还是头一回听说有这样的打包服务。
“沈夫人,您考虑得可真是面面俱到啊!” 陈掌柜赞叹道,话锋一转,又问道,“只是,为何不在旁边写明这些规矩呢?”
他环顾店内,再次确认了,除了柜台上方挂着的水牌,没有其他的文字说明。
沈语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我们的本意也不是靠打包赚钱。客人在店里,除了品尝饮子,还能再点些小点心、酱菜之类的,花销的地方就多了。”
“所以我们没有明确说明,不过只要客人有打包需求,我们都会详细解释清楚。大家口口相传,慢慢地也就都知道咱们这儿的规矩了。”
陈掌柜若有所思,缓缓点了点头,由衷感慨:“沈夫人想得如此周到,如此一来,这饮子店的收益肯定不容小觑。”
说着,他上下打量沈语,眼中满是好奇,“沈夫人,你如此聪慧过人,为何还要分给我一成利,请我照看这铺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