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娘不幸被圆顿教囚禁的这段时间,谭威正率领着圭圣军移驻通州,此时的土字营,在侦查地形并制作军用地图方面已经颇为熟练,他们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军侦察,力求为接下来的大战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谭威策马来到通州城下,却发现城门紧闭,他微微皱眉,心中有些疑惑,便上前对守卫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我乃圭圣军主将谭威,奉令前来通州防驻,还请速速开门!”守城的士兵听到谭威的名号,不敢怠慢,赶忙查验了令牒一番后,才打开城门,让谭威一行顺利入城。
进城之后,谭威直奔通州官衙,知州李达见到谭威,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不顾寒暄的急忙说道:“谭将军,你可算来了,我正为一事着急呢!”说着他将一块布条递给了谭威。谭威接过布条,定睛一看,脸色瞬间大变,露出吃惊的神情,布条上的内容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李达在一旁解释道:“谭将军明鉴,有僧人在寺庙的跪垫下发现了这块布条,他不敢有丝毫怠慢,便赶紧送了过来。”李达顿了顿又问道:“谭将军,布条所说宗室女受圆顿教拘禁,点名通州防御谭威可验证,你可认识这布条上所说的英娘?我已经先派人在城内查找,并且关闭了城门,若是真情实况,我得上报。”
谭威心中一紧,他当然认识英娘,他见过几次英娘笔迹,这布条可信度极高。沉思片刻后说:“李大人莫急,依我看,这写的宗室英娘受圆顿邪教拘,通州防御谭威可证,院有双株,门有燕巢,速救。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围堵有两棵大树的院子,而且门有燕子巢,不可能在人口集中的城里,更有可能在郊外,沿寺庙周边搜寻,我有侦骑可派往。”李达听后,觉得谭威说得有理,便也立刻安排人手按照这个线索去查找。
半日后查探的人员回来禀报,说发现了五处符合条件的院子,但仔细搜寻后却毫无结果,就在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突然有一名军士匆匆跑来报告:“大人,将军,城郊还有一处院子,也有两棵大树、门上有燕巢!”谭威和李达对视一眼,李达果断下令:“走,带人去看看!”
众人迅速赶到城外的那处院子,却发现里面的人似乎刚刚离开。屋内弥漫着一股血腥的气息,地上躺着三具尸体,显然是刚刚被杀不久。谭威皱着眉头,仔细查看屋内的情况。这时一名军士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块与之前一样的布块,赶紧拿过来递给李达和谭威。
李达看着布块说道:“看来英娘很可能在这里住过。”谭威点了点头:“她心思缜密,或许还留下了其他线索。”于是众人开始在屋内仔细搜寻。突然一名军士在床头的墙上发现了“圆顿教廷”四个字。李达看到这四个字,脸色一变,身为知州他清楚那是个什么地方。谭威也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杀意,他决心一定要将英娘救出来,自己的地盘可不能允许有这样牛鼻的组织存在。
谭威望着床头墙上那醒目的“圆顿教廷”四个字,心中满是疑惑,转头看向李达:“李知州,这圆顿教到底是何来历?我竟从未听闻过。”李达神色凝重,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谭将军有所不知,这圆顿教可是个难缠的主儿,他们从嘉靖年间的闻香教衍生而来,这些年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一些说辞,打着休兵罢战、天下太平的旗号蛊惑人心。朝廷也多次派兵围剿,可总是关联太多,始终未能成功将其剿灭,如今转入民间隐蔽,一直是通州的一块心病。他们的教廷设在涯寂山,那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想英娘所留下的这几个字,应该指的就是涯寂山,只是可能还没写完就被那些贼人打断了。”
谭威微微皱眉追问道:“那这涯寂山具体在何处?”李达连忙回答:“位置我已经查清了,之前就奏报剿灭,可似乎那圆顿教势力颇杂,朝廷始终未发兵。那山实在险峻,强攻的话,不仅难以取胜,而且我担心会伤到贵人。”谭威沉思片刻说道:“依我看这圆顿教刚从院子离开,必定十分匆忙,说不定还留下了一些破绽。再加上英娘机敏,我建议李知州按兵不动,我亲自率领圭圣军的精锐前去奔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达听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称赞道:“谭将军此计甚妙!有您亲自出马,我便放心多了。”谭威微微颔首,转身回营调兵遣将。
这圆顿教的通州圣使身份极为复杂,他本是东林党弃子,后来又与满清的宁完我结交相识,于朝中多有利益,为人狡猾多疑,心思缜密。他在通州府也安插了不少亲信,以便随时掌握外界的动向,谭威猜到如此,所以让李达按兵不动。这圆顿教的教廷并非只有一处,除了设在涯寂山的总坛之外,还在通州购买了三个院子,用来观察外界的动静以及负责转移重要人物和物资,谭威打算一网打尽。
当官府四处查找相关院子的时候,圣使通过安插的亲信得知事情已经败露,心中顿时慌乱起来。他索性用迷药迷倒了英娘,又残忍地杀害了几个仆人,随后匆忙挟持英娘返回教廷总坛。英娘在昏迷前听到了一些消息,拼尽全力在墙上写下了“圆顿教廷”这四个字,为外界留下了关键的线索。
谭威回到营地后,迅速调集了金字营、水字营和土字营三营的精锐骑兵,他站在队伍前,宣布出征缘由,这是在刻意培养战士们的军魂,让他们知道为何而战,不然最终会沦为屠戮机器。谭威雄声绕营:“弟兄们,跟我们从静海一起北上的英娘姑娘被圆顿邪教掳走,如今生死未卜。我们身为大明的将士,肩负着保家卫国、救民于水火的重任。这圆顿邪教愚民敛财,糟蹋不少良家妇人,今日我们定要直捣圆顿教的老巢,救回英娘姑娘,让这些邪教贼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将士们听后士气大振,齐声高呼:“拯救黎民,剿灭邪教!”
随后谭威一声令下,三营精骑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涯寂山而去,通州圣使回到教廷总坛不久,谭威就已经率领着人马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涯寂山脚下。望着那陡峭绝壁、地势险峻的涯寂山,谭威紧紧握住缰绳,心中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