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的一天,周兴国牵着牛出去吃草,在路上遇到了去菜地干活的刘爱国。
“你是国娃儿,听说你在读高中了,厉害啊,你可是我们院里这么多年第一个高中生”。
刘爱国见到周兴国笑着道,现在似乎是比原来也开朗了很多。
见面主动打起招呼来。
挣到了钱,又娶了老婆,人当然会开朗很多,也显得自信很多。
“厉害啥呦,你挣到大钱才厉害”。
“别听他们瞎说,还是要多读书,大哥我没有文化,只能下力挣点辛苦钱。我是在一家家具厂帮别人刷油漆,每天醺得眼都睁不开”。
“挣的挺多了”。
“一天二十五元,只是包吃包住,我用的节约才存了点钱,如果是自己在外面租房住,自己煮饭吃,那点工资根本存不下钱来”。
“你是什么地方打工”。
“江苏,那里工厂挺多的,打工的人也多”。
“过年后你还会去吗”?
“过一年吧再去,准备换一个地方,刷油漆不能干久了,听说干久了对眼睛不好。过年后我也准备修新房子,现在家里还是太窄了”。
后面刘爱国又聊起他没有找到工作前,天天啃馒头的经历。
这让周兴国也明白了,外面并不是到处都是钱,挣钱也并不容易。
后面他又遇上了郭小英,终于找到机会说了几句话。
平时倒也是经常见,但都只是远远的用眼神交流。
可是有的事,眼神交流不了。
“我过几天就会去丝厂上班”,郭小英低着头继续割猪草,并没有看周兴国。
周围没有别人,周兴国当然知道她在和自己说话。
“那我以后可以去丝厂吃饭了”。
“就知道吃,除了吃就不知道说点别的”。
“对了,我给你买了一条裙子”。
“大冬天你买裙子,想的出来。对了,你哪来的钱,你不会把给你吃饭的钱拿来买裙子了吧”。
“不是,一句两句说不清,开学后给你,还在越江镇”。
“拿我寻开心吧,在镇上商店里?”
“不是,真买好了,我没有敢拿回来”。
“呵呵,还有你怕的事,你都敢趴别人家南瓜地里”。
两人这样各望着一边交流了几句,像是两个精神病人在自言自语。
但他们就像精神病人一样纯粹而开心。离开很远了,两人的脸上还保留着抑制不住的微笑。
有时快乐也很简单,与喜欢的人交流一个眼神,说上几句话,就会开心好几天。
这个假期,命运发生重大变化的是秦香香。
她已经不在丝厂上班,调到了县接待办。
她在接待办领工资,却不需要去上班。
她独自一人住在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里。
每天就是逛一逛街,弄点饭自己吃,有时饭也懒得弄,就在外面吃点。
她的穿着打扮完全变了,原来的人见了很多应该完全认不出来。
开始她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甚至有些害怕。
害怕那些陌生的平时总是板着脸的面孔。
可是渐渐地她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特别是那些自己原来见都见不到的大人物,现在见到她都变得客客气气。
受人尊重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满足,更何况还是那种大人物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