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题他根本不知道,他也无所谓,会选择直接跳过去。
可是明明老师才讲了不到二十分钟,他听了一遍,记了一个大概。
那中间空白处的内容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急的他抓耳挠腮。
可是还是于事无补。
他的整个考试都在为这道题而后悔。
其实这题一共也才两分而已。
考完后,学校不再组织统一返回,而是让大家各自回家。
周兴国看时间还早,决定独自一人走路回去。
他不想像其同学那样搭班车。
能省则省,这是农村人长期养成的习惯。
他刚出校门,就被一直到处找他的郭小英发现了。
“你怎么现在才出来,班车已经坐满了”。
“我准备走路回去”。
“你没钱了吗”?
“不是,就是想走走”。
“那我陪你走”。
“你爸不是陪你来了吗”?
“他还有事,让我先回去”。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周兴国又提到了那道政治题,仍然显得十分懊悔。
“没事,我反正是考不起,你怎么也比我好些,你如果考不上准备干什么”。
周兴国原来还真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已经让他不得不认真面对这个问题了。
他认真思考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出一条路来。
“我爸爸让我复习,我不想复习了,感觉复习也没有用”。
“我肯定也不会复习,爸妈也应该不会让我复习”。
“为什么,你复习一年还是有希望的”。
“希望?最多也就考一个高中,我自己也不想复习”。
他们现在似乎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读书这条金光大道,考上师范或大学就是铁饭碗。
不怕天旱天涝,每一个月都有工资,吃穿不愁。
不怕日晒雨淋,可以穿着皮鞋去上班,坐在办公室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
另一条路就是回家种地。
只要勤劳,倒是不会挨饿。
可是注定是辛苦的。
太阳再大,稻谷熟了你得收。
雨再大,为了抢水你得出去筑田埂。
看看自己的父母,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现在他们还并不知道,他们即将多一个人生的选择,那就是外出打工。
这条路很远,很长。
郭小英走得有些脚痛,但她仍然希望一直这样走下去。
只要一直有这个人陪着,她仿佛觉得自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周兴国还真想了以后,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先去学一门手艺。
但他也没有想好去学什么。
那些手艺他都有点看不上。
他现在当然不知道,他就是学了也没有什么用。
那些手艺即将被淘汰。
周兴仁跟着父亲学了三年石匠活,却是一天也没有用上。
成了最早被淘汰的职业。
因为后来人们修房子根本不用石头,而是直接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农业其实一直不仅仅是种地,它包含了各行各业。
两人到了镇上,郭小英决定先去一趟学校,拿一些还没有拿完的东西。
周兴国也跟了过去。
在郭小英翻找东西时,周兴国发现了她床垫下面的手抄本。
他拿起来扫了几行,发现基本上都是描写男女感情的句子。
于是道:“你喜欢看这些,还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