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与六国联军的战争初期,局势对秦国极为不利。六国联军虽内部矛盾重重,但在苏秦的极力斡旋下,初期协同作战竟也配合得宜,再加上联军人数众多,秦国军队一时难以招架,首战大败。消息如惊雷般传回咸阳,朝野震惊,秦王坐立不安,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白起一脸沉痛地跪在朝堂之上,声音中满是自责:“陛下,此战失利,皆是末将指挥不力,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请陛下降罪。”秦王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抬手摆了摆,语气沉重:“此时非论罪之时,当务之急是如何扭转战局。”
正当众人陷入僵局、苦思冥想之际,一位身姿挺拔、眼神坚毅的年轻将领挺身而出,此人正是蒙恬。他抱拳行礼,声如洪钟:“陛下,末将愿领兵出征,与白起将军一同抗击六国联军。”秦王打量着蒙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蒙恬,你有何良策?”蒙恬朗声道:“六国联军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我们可先避其锋芒,深入分析其内部矛盾,利用各国之间的猜忌,进一步分化瓦解。同时,整顿我军,加强训练,等待时机。”
白起听后,心中一动,看向蒙恬道:“蒙将军所言极是,我愿与你携手,共破敌军。”于是,白起与蒙恬开始着手整顿秦军。他们重新制定训练计划,加强士兵的体能和战术训练。每日天还未亮,士兵们便在刺骨的寒风中开始操练,长跑时,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冷风中,沉重的脚步声整齐有力;负重行军环节,士兵们扛着沉重的沙袋,步伐坚定,汗水湿透了衣衫。兵器对练时,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蒙恬亲自下场指导,他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纠正士兵们的动作,确保每一次攻击都精准有力。
与此同时,白起深入研究六国联军的战术特点,他命人收集联军各部队的情报,从他们的排兵布阵、兵种配合,到将领的指挥风格,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发现,联军中的赵军擅长骑射,但步兵相对薄弱;楚军兵力虽多,但士气不够稳定,指挥体系也较为松散。针对这些弱点,白起与蒙恬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外交战场上,张仪也加大了游说力度。他再次出使魏国,以割让土地为诱饵,成功说服魏王暗中与秦国结盟,不再全力参与联军作战。张仪对魏王说:“大王,秦国对魏国并无恶意,此次若魏国与秦国合作,秦国愿将河西之地归还魏国,助魏国增强国力。而六国联盟不过是一盘散沙,他们自身难保,又如何能顾及魏国?”魏王听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暗中与秦国勾结。消息传到联军阵营,各国人心惶惶,联盟内部的信任彻底崩塌。
见时机成熟,白起与蒙恬决定发动反击。他们兵分两路,白起率领精锐部队正面佯攻,吸引联军主力;蒙恬则带领轻骑兵绕到联军后方,突袭粮草辎重营地。
战场上,战鼓擂动,喊杀声震天。白起骑着一匹矫健的黑色战马,手持长枪,枪尖寒光闪烁。他如同一尊战神,冲锋在秦军的最前列,大声呼喊:“将士们,为了秦国,杀!”秦军士兵们齐声响应,声音响彻云霄,士气瞬间被点燃。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如潮水般冲向六国联军。
六国联军匆忙迎战,双方短兵相接,刀光剑影闪烁。秦军的长枪兵组成密集的方阵,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步步向前推进,将联军的防线一点点撕开;而联军的弓箭手则在后方拼命放箭,箭雨如蝗,遮天蔽日。白起左冲右突,长枪舞动,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鲜血溅满了他的战甲。他的眼神坚定而凶狠,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每一次出枪都带着必杀的气势。
就在双方陷入胶着之时,蒙恬率领的轻骑兵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联军后方。轻骑兵们身着轻便的铠甲,手持长刀,在敌军营地中纵横驰骋。蒙恬一马当先,他的长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起一片血花。士兵们齐声呐喊,迅速突破了联军的防线,冲向粮草辎重堆放处,将火把扔向堆积如山的粮草,瞬间,营地内火光冲天,滚滚浓烟升腾而起。火势迅速蔓延,烤得周围的空气都炽热起来,粮草在烈火中噼啪作响,联军士兵们在火海中四处奔逃,惨叫声不绝于耳。
联军得知后方营地被袭,顿时军心大乱。白起抓住时机,下令全力进攻。秦军奋勇拼杀,喊杀声震耳欲聋。六国联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逃窜,失去了抵抗能力。
苏秦在营帐中得知前线溃败的消息,长叹一声,瘫坐在地。他深知,六国联盟在这场战争中已彻底失败。他虽竭尽全力维系联盟,但各国的私心和秦国的谋略,终究让联盟分崩离析。他回想起自己多年来为合纵奔走的艰辛,心中满是苦涩。
这场战争以秦国的惨胜告终。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秦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年轻的士兵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家人在远方苦苦等待,却再也等不到他们回家的身影。但经此一战,六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彻底被秦国打得服服帖帖。
战后,白起和蒙恬班师回朝。咸阳城张灯结彩,百姓们夹道欢迎。秦王亲自出城迎接,对白起和蒙恬大加赞赏:“二位将军此次立下大功,实乃秦国之栋梁。”白起和蒙恬跪地谢恩:“此乃陛下圣明,将士们奋勇杀敌之功,臣等不敢居功。”
秦国经此一役,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鬼谷子秦轩,一直在后方默默关注着战局。他看着秦国历经波折最终获胜,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战争只是秦国统一大业的一个重要节点,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势,已不可阻挡。他想起自己的两个弟子苏秦和张仪,一个为合纵耗尽心血,一个为连横殚精竭虑,他们的命运也随着这场战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天下局势,也将从此翻开新的篇章,秦国的崛起,正引领着历史朝着大一统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