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堂争论持续升温,秦轩将锐志营的训练强度再度提升。每天清晨,天还未亮,军营里便响起了激昂的号角声,士兵们迅速起身,开始了一天的训练。长跑、格斗、兵器演练,一项接着一项,每个人都全情投入,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斗志。
在一次长矛对练中,士兵陈峰不小心被对手刺中手臂,鲜血直流。军医林悦赶忙上前处理伤口,一边包扎一边心疼地说:“都这么拼命,这要是在战场上可怎么得了。”陈峰却满不在乎地咧嘴一笑:“林军医,没事儿!这点小伤算啥,战场上我可不能掉链子。”看着陈峰坚毅的神情,秦轩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正是有这样一群无畏的士兵,锐志营才战无不胜,可想到未来残酷的战斗,担忧也悄然爬上心头。
秦轩在训练场上不断穿梭,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士兵的动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他还组织了多次模拟战斗,设置了各种复杂的场景,让士兵们在实战中提升应对能力。在一次模拟攻城战中,士兵们按照他的指挥,迅速搭建攻城器械,攀爬城墙。然而,“敌方”的抵抗十分激烈,一时间战局陷入僵持。
这时,一直跟在秦轩身边学习指挥的年轻将领苏然,紧张地问道:“秦大人,现在怎么办?”秦轩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局势,可内心也在飞速权衡利弊,他深知此刻的决策关乎模拟战的成败,更影响着士兵们的信心。突然,他果断下令:“分出一队人马,从侧翼佯攻,吸引敌方注意力,主力继续攻城!”士兵们迅速行动,战局瞬间扭转,成功突破了“敌方”防线。
训练之余,秦轩也在积极谋划应对邻国的战略。他与军中谋士们日夜商议,绘制了详细的军事地图,标注出邻国可能的进攻路线和秦国的防御要点。谋士许攸提出:“我们可以在边境险要之地设置烽火台,一旦发现敌军动向,便能迅速传递消息,调兵遣将。”秦轩觉得此计甚妙,立刻安排人手着手建设。他想着,这些烽火台将是秦国的耳目,提前预警才能抢占先机,保家卫国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肩头。
同时,为了提升军队的机动性,秦轩还对骑兵部队进行了改革。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配备上等战马,加强骑射训练。骑兵将领王勇干劲十足:“秦大人,您就瞧好吧!咱们这骑兵,以后定能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朝堂那边,使者已经出发前往邻国,谈判结果尚未可知。主和派和主战派依旧争论不休,不过在秦轩的积极推动下,双方达成共识,在等待谈判结果期间,全力做好战争准备。丞相李安国全力调配物资,保障军营的粮草和兵器供应;御史大夫陈宇则负责监督各地的防御工事建设,确保万无一失。
在一次朝堂会议上,秦王再次询问各方准备情况。秦轩上前汇报:“陛下,锐志营已做好充分准备,边境防御工事也在不断完善。若邻国来犯,我们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秦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好,有你在,朕放心。无论谈判结果如何,秦国都不能丢了威严。”
回到军营,秦轩召集全体将士,进行了一次动员讲话:“弟兄们,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挑战,谈判的结果未知,但我们的实力就是我们的底气。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为秦国而战,为百姓而战!”士兵们齐声高呼:“为秦国而战!为百姓而战!”声音响彻云霄,士气达到了顶点。
日子在紧张的备战中一天天过去,边境的局势愈发紧张,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秦轩和他的锐志营,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守护秦国的安宁 。